更新於 2024/09/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好活動分享|用卡片盒筆記法,讓筆記想法真正發揮價值

這是上週日參加朱騏的「卡片盒筆記讀書會」的心得記錄,一開始以為讀書會內容會跟書本內容有所重複,但相對的,比起照本宣科的分享,更多的是朱騏本人實作上的應用方式,並將作法拆分成細小的框架,透過拆解成小單位的學習,再自行組裝成自己可以應用的方法!收穫良多!
這次也想試著用讀書會說明的概念,記錄這次的心得文章!有興趣的話就看下去吧!

如何寫出有用的卡片?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很常寫了筆記之後,在當下覺得很有成就感,但就再也沒有翻開自己寫完的筆記呢?那是因為,這個筆記只記錄了「他人的內容」,而非「自己的觀點」,自然無法產生連結。
花時間寫卡片,不要落入浪費時間將一字一句都輸入成筆記的慣性習慣裡,因為這樣的筆記方式,只是勞力活,並不會幫助思考。相對的,要寫下真正讓自己有所共鳴的事,有啟發的學習,才能真正對生活造成影響。
這的確說中了我過去的習慣,儘管做了很多課程筆記內容,但因為都是直接抄寫筆記講者的內容,事後回頭看,往往不記得寫下這段內容的重點與我有什麼相關,甚至在做完筆記之後,就只是放著,等待未來有一天會用到,卻沒有在一開始就去思考如何應用在生活。
所以朱麒建議,透過 HQ&A 的提問,再加上萬能寫作法,運用這組固定框架撰寫卡片的方式,可以更快的確認自己是否理解書本概念。從書本或是參考來源的知識,延伸出自己的觀點,再連結自己的親身經驗、數據,或是旁人的故事,加以增加說服力,最後為卡片下一個總結,並加上確切的參考來源資訊,以供未來的自己查找。
這個方法並不容易,需要刻意練習,但是經由刻意的動腦思考,才能真正理解知識對我的影響是什麼,並真正產生行動。

用「卡片編碼」產生連結

卡片筆記的管理原則,就是每張卡片都是一則筆記檔案,並透過編碼的方式,讓卡片與卡片之間產生連結。
卡片編碼的重要原則:
  • 如果新卡片跟舊卡片無關,新增編號/英文
  • 如果新卡片跟舊卡片有關,繼續編號/英文
  • 數字跟英文交替使用
在這樣的原則下,卡片之間的先後順序,就只是你得到這個知識卡片的先後順序,並不代表概念本身的階層關係。相反的,是由你自己在串連這些卡片序列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並形塑上層的具體概念,可以被精煉成什麼內容。
這種幫卡片分群的概念,其實在 UX 的實作方法中相當常見,就是卡片分類法。透過將每個人的想法具體視覺化,並且共同分類群聚出某些概念後,再為這個概念定義對應的名詞,以此概念延伸發展新的解法,或甚至是用來重新定義問題。
只是 UX 卡片分類法的群聚方式,比較像是廣義的聚合,盡可能找到大家想法的重疊交集;而這個卡片盒的編碼收攏方式,更像是去深入延伸探究一個觀念,為卡片「編碼」,就是在為卡片產生「過去與現在的連結」。

讓筆記想法發揮價值的方式

為什麼建立連結就能產生價值呢?可以想像成寫卡片就像存錢,透過這種框架寫卡片筆記,一旦寫的越多,就有越多創作材料可以在未來使用。
寫筆記卡片就像存錢
有意識地寫筆記,就是有意識的存錢,不能只是一股腦的把想法往腦袋裡面丟,如何好好的將想法轉換應用,就好比如何應用這筆存款,讓這些錢(想法)發揮最大的價值。

總結

這篇文章就是透過卡片筆記的方式,重新組裝當時的筆記內容,透過和過去的筆記合作,可以讓產出這篇文章的時間縮減到 30 分鐘以內,大家閱讀的體驗如何呢?歡迎留言讓我知道。
因為讀書會說明的是方法,而非工具介紹,所以可以應用在不同類型的工具,我目前是使用 Notion 來紀錄卡片,也還在思考如何讓筆記的紀錄方式可以更加隨手輕便。
而且朱騏準備讀書會的形式非常精實有趣,整場聽下來一點也不累,而是場收穫良多的正向體驗,也因為體驗太過良好,讓我在活動隔天立刻寫了心得文!
如果對於之後的其他讀書會系列有興趣的話,很推薦朱騏的讀書會活動唷! 前往活動連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