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言
此版本為選指導老師所交出去的版本,但經過私下與某位老師討論後,議題的方向與基地選擇則稍微有所變動,但因為變動還需要花時間去修正,故先把原完整版送上。
前言
對我來說畢業設計是可以更加貼近日常生活的事情,我希望我的設計是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因此這次題目的出發點是居民。
也因為我所就讀的學校位於離島–金門,這是與其他建築系或是大學生較不同的經驗,於是我把基地範圍限縮在金門島上,其一是我在這裡確確實實的生活了四年,有別於常住居民與遊客,能夠跳脫兩者的身分去觀察不同性質的人在島上的日常生活;其二是金門是離島,生活型態或多或少與台灣或其他離島有不同之處,這樣的差異希望可以透過「我」去展現他們的不同,除了讓旅客可以真正的了解島上生活,同時也讓在地居民更能接受外地來的短暫停留者。希望透過這次的設計能夠展現出兩個身分互相理解的過程及深度了解居民的日常生活。
動機&目的
為什麼會說「希望兩者的身分能互相理解」是因為在我的認知裡,島上的人還是會有一些比較排外的現象,這與長期下來的風俗民情有關,所以只要是外來客,不論是大學生、遊客、外地人,或多或少都會被誤解,好像來這個地方就是要破壞當地生態(包含人文、自然、生活習性等),但真正在破壞環境到底是誰,我想另有其人。而最近國內旅遊興起,常常會被問到說金門有哪裡好玩?或是可以看到網路上有愈來愈多人分享金門旅遊,但會發現大家去的景點或觀光地有許多都是刻意塑造的場景,平常可能杳無人煙,都要等到觀光客來才會開張,或是金門人自己也不太去的地方。使得大部分來旅遊的人只看見刻意塑造的表象,而非金門原本的樣貌(但某部分是因原始樣貌整修後被破壞所致,這部分過於複雜先不討論),導致金門變成一個較無記憶點的地方,除非有許多時間可以留在島上慢慢感受或是對某個領域有很大的興趣才會印象深刻。
可能會有一些擁護者認為他一來到金門就愛上了這裡,我不否認有這些人的存在,因為我也是其中一個,但就周遭來過金門旅遊的人們,大部分的人是沒有特別留念的地方,甚至不一定會二訪,原因可能是許多景點去過一次就好,比較沒有吸引他們一去再去的記憶點。這並非金門真的不夠吸引人,也不是旅客真的不懂得欣賞,我認為觀光政策也佔很重要的一部分,但這不算是建築能解決的問題,所以觀光策略不是這次要探討的事情。
這次我想做到的就是能讓這樣的誤會解開,讓在地居民不要排斥或認為外來者就是來破壞這裡的,有些旅客是真的想深度旅遊或了解這裡的歷史文化甚至是體驗生活,這些理解當地的過程都能夠打破對短暫停留者的既定意象,同時也能夠讓真正想了解金門的人能夠不被表象的旅遊資訊給綁住,使更多人能夠看見有別於旅行社提出的當地特色,讓彼此能夠互相交流、理解。
議題分析
議題思考
當初想題目的出發點是比較經濟層面的,希望改善一個空間能夠帶動當地人的經濟效益,所以出發點才會是居民。因為金門經濟失敗的例子算是不少,最明顯的就是最近快要倒掉的風獅爺商店街。為了避免類似的事情再度發生,所以我想做的是自給自足的循環經濟,在地人經營、在地人買賣,不需要透過觀光客維持營運,旅客只是輔助效益的商業行為空間。
另外除了希望改善當地的經營模式外,也希望都過這樣的方式讓旅客能夠自然地融入當地,達到友善交流的目的。
最後關於居民還有一個出發點是希望能夠模擬在地的自營家庭生活模式,了解這樣的家庭會遇到甚麼生活問題並進一步去改善營運模式或家人之間的互動關係。
議題提問
關於問題方向,可分為三點:
1. 透過深入了解當地生活改善居民與旅客的關係
2. 自給自足的經濟活動帶動觀光(之後會修正)
3. 模擬自營家庭的生活模式與改善
前兩個問題是有機會結合在一起的,但是題目的主軸就要明確一點,範圍也必須界定好,不然有可能會很難收,因為不確定第二個方向是否能透過建築手法去解決。
第三點則是希望可以更細化自己的設計,而不是大範圍的輪廓,以此更深入當地人的生活模式。
案例分析
《北投的名字》The Name of Beitou/成功大學建築系/陳映澄
公園/市場/磺港溪開蓋
基地/北投市場及磺港溪周邊公園
會選擇這個案子是因為我覺得他的出發點與我有些相似,他的基地在北投,北投在外人眼裡我們經常聯想到溫泉、日式風情等等,但作者希望除了這些外人熟知的既定印象,他想讓人們看見我們平常所不知道的北投,於是他選了北投的市場及周邊公園作為他的基地。
基地原本有一條被覆蓋的河,因市場需求,而被埋沒,作者希望可以重新打開河道並串聯市場與公園結合,變成一個具有流動感的公園市場,他同時可以是在地居民的交易場所,也是周圍住宅的遊憩空間,這樣的特殊體驗也有機會帶動觀光,讓外人看見有別於北投的北投。
空き家再生データバンク(空屋再生資料庫)/Takashi Yonezawa Architects
老屋再利用/愛知縣對馬市
對馬市原本是一個快要沒有常駐居民的地方,透過這個計畫,事務所分析了許多木屋改造的案例,透過自己設計一些單元並與居民分享產生出新的空間,接著再針對特定需求修改,生出了一些單元後排列組合再一起,最後變成一個社區。
他們的手法總共分為四步驟,目前還在不斷的累積資料庫,因此可以製造出更多的空間,也能夠因使用者作部分的改動,讓這些老屋能夠不段的循環運作。
步驟一:思想之源
蒐集以往的木屋案例,針對構造、材料、工法等作個別研究,了解其特性後就能針對使用方式選擇建構方式。
步驟二:想法的種子
以思想之源為基礎為模型單元做調整,創造出多元的設計模型。
步驟三:單元模型
針對經營者設計出屬於他們的空間,並設計11個單元模型作為基礎。
步驟四:總體規劃
11 棟建築是根據居民的特定生活方式設計的,對隔著一條小巷相互面對的 6 棟單層和 5 棟兩層聯排房屋進行改造,並創建了一個設想社區的總體規劃。
淺井精米店/ Luis Mendo& Yuka Martín Mendo
老屋改造/畫廊/旅館/工作室/東京都台東區
這是一間百年米店,樓下賣米,樓上養一家人。因為戰後未受到波級保存良好,被藝術家發現並加以改造,目前一樓為畫廊級咖啡廳,裡頭也陳設一些米店以前的機具及藝術家自己的愛好。二樓改造為駐地藝術家的客房及工作室,可以到他們的網站申請使用,三樓則是原藝術家的房間,目前也可以申請使用。
基地選擇
基地的條件一開始設定就是要在金門,因為我希望從哪裡開始,就要從那裡結束。於是我去思考有甚麼地方是最貼近居民的日常生活但同時也方便旅客置入。
貼近日常生活最直觀的地方就是市場,而目前遊客最多的地方則是金城鎮,金城的東門市場是當地人日常出沒的場所,同時離金城車站也不遠,附近景點繁多,是旅客經常促足的點。而東門市場與許多市場都有相同的現象是,即便有規劃一區市場提供攤販買賣的空間,但大部分都被當成倉儲空間,反而是沿街的攤販絡繹不絕,尖峰時段人來人往。這樣的現象其實很好理解,大家買東西都是圖個方便,所以能夠延著一條路一路往下逛,確實就大大降低了轉彎的可能。
所以目前我的假設是如果原本計畫的市場空間並不會真正的被用來當作交易的場所,那能透過甚麼方法讓空間不會被閒置,不影響原本路上生意的同時能夠引入人潮至這個平常比較少人踏入的地點,包括休息的居民、旅客、吃東西的人等等的。目前的想像是類似一個休息站,裡頭可能有買菜買累了的老人、太陽太毒來避暑的人、觀光到一半休息的旅人、單純來吃早點的居民、被人潮吸引而來的流動攤販等。
空間需求
總和上述所需還有一些自己希望可以做的東西,以下分為兩類,一個是我認為針對此題目需要的空間;二是我希望可以做到的空間,但基地條件不一定允許。會有第二類產生是因為本質上,我還是希望我的設計可以針對當地人,或是長居於此的外地人,所以某部份的設計期望可以對這部分著手。
針對市場附近所需之空間(包含增加與既有空間)
1. 蔬果販賣
2. 肉類販賣
3. 五金及其他類別販賣
4. 飲食店(早餐店、素食店、便當店、小吃店等)
5. 特產店(紀念品酒類特產店、製麵線店、包子店、中式食品製作店)
6. 漁會(既有的)
7. 東門里辦公處(既有的)
8. 停車空間(機車為大宗)
9. 卸貨空間(供小貨車載運及卸貨用)
10. 倉儲空間
11. 飲食空間(非店家所有,供所有人可飲食的地方)
12. 休息空間(可戶外或室內,非飲食區)
13. 公共廁所
14. 流動攤販駐紮點
針對市場附近可能可以出現的空間
1. 公園
2. 表演場所
3. 50人以上集會所(東門里活動中心)
4. 導覽空間(提供此地歷史或當前活動資訊)
5. 自助洗衣(既有的)
6. 服飾店
7. 餐廳、甜點店(價位較高、適合久坐的店)
8. 親子活動空間(餐廳、遊樂場所、下午茶店等等)
希望注入的空間
1. 民宿或旅館(供遊客深度旅遊的休息場所)
2. 商用透天厝(像是清香飯店一樣,想試著去感受在市場附近一家好幾口生活的可能)
目前把基地既有的空間及我認為可加入的空間都列上,方便日後規畫及刪減區域。
預期成果
如同前面一直提到的,希望能夠以改善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間為主,旅客的深度旅遊為輔,去達到兩者能夠不刻意的互相交流為目的。
理想狀態是希望可以規畫一個屬於在地人的日常生活空間,可能模擬一個小家庭或三代同堂的日常生活,以零售業(食物、生活用品等等)為主要家業,他們的生活空間可以如何改善。改善之餘希望因為地點本身能夠匯集許多當地人活動進而吸引到來此觀光的遊客感受當地人的日常。就類似台灣可能會有在地夜市或是在地市場的概念,本質上是服務當地居民,卻同時能夠吸引一些觀光人潮,而非本身就是觀光景點。
參考資料
陳映澄/《北投的名字》The Name of Beitou
Takashi Yonezawa Architects-空き家再生データバンク
淺井精米店
案例照片皆為學術用途,如原作者要求撤下將比照辦理。
2022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