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笈譯玄譯二版本比對 (17)

金剛經笈譯玄譯二版本比對 (1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笈譯》

爾時,命者善實世尊邊如是言:「云何,世尊!菩薩乘發行,住應?云何修行應?云何心降伏?」

世尊言:「此,善實!菩薩乘發行,如是心發生應:一切眾生、無我受餘涅槃界滅度應;如是一切眾生滅度,無有一眾生滅度有。

彼何所因?若,善實!菩薩『眾生』想轉,不,彼,菩薩摩訶薩名說應,乃至『人』想轉,不,彼,菩薩摩訶薩名說應。

彼何所由?無有,善實!一法,菩薩乘發行名。

《玄譯》

爾時,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攝伏其心?」

佛告善現:「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當發起如是之心:我當皆令一切有情、於無餘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雖度如是一切有情、令滅度已,而無有情得滅度者。

何以故?善現!若諸菩薩摩訶薩『有情』想轉,不應說名菩薩摩訶薩,所以者何?若諸菩薩摩訶薩、不應說言『有情』想轉,如是『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轉,當知亦爾。

何以故?善現!無有少法,名為發趣菩薩乘者。」

《笈譯》

「彼何意念?善實!有一法,若如來,燈作如來、應、正遍知邊,無上正遍知證覺?」

如是語已,命者善實世尊邊如是言:「無有,彼,世尊!一法,若如來,燈作如來、應、正遍知邊,無上正遍知證覺。」

如是語已,世尊命者善實如是言:「如是!如是!善實!如是!如是!無有,彼,一法,若如來,燈作如來、應、正遍知邊,無上正遍知證覺。

若復,善實!一法,如來證覺有,不我,燈作如來、應、正遍知記說有當:『汝行者,未來世,釋迦牟尼名,如來、應、正遍知者。 』

是故,此,善實!如來、應、正遍知,無有一法、若無上正遍知證覺;彼故,燈作如來、應、正遍知記說有當:『汝行者,未來世,釋迦牟尼名,如來、應、正遍知。』

《玄譯〉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如來昔於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所,頗有少法、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作是語已,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如來昔於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所,無有少法、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說是語已,佛告具壽善現言:「如是!如是!善現!如來昔於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所,無有少法、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善現!如來昔於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所,若有少法、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如來、應、正等覺不應授我記言:『汝摩納婆,於當來世,名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

善現!以如來無有少法、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授我記言:『汝摩納婆,於當來世,名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

《笈譯》

「彼何所因?
如來者,善實!真如故,此即是;
如來者,善實!不生法故,此即是;
世尊者,善實!道斷,此即是;
如來者,善實!畢竟不生故,此即是。

彼何所因?如是,彼實、不生,若最勝義。

《玄譯》

「所以者何?善現!
言如來者,即是真實真如增語;
言如來者,即是無生法性增語;
言如來者,即是永斷道路增語;
言如來者,即是畢竟不生增語。

何以故?善現!若實、無生,即最勝義。

《笈譯》

「若有,善實!如是語:『如來、應、正遍知,無上正遍知證覺。』彼不如語,誹謗我。

彼,善實!不實取;彼何所因?無有,彼,善實!一法,若如來、應、正遍知,無上正遍知證覺。

若,善實!如來法證覺、說若,不,彼中,實,不妄。

彼故,如來說:『一切法,佛法』者。

彼何所因?一切法、一切法者;善實!一切,彼,非法,如來說;彼故說名一切法者。

《玄譯》:

「善現!若如是,說:『如來、應、正等覺,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知此言,為不真實。

所以者何?善現!由彼謗我,起不實執;何以故?善現!無有少法,如來、應、正等覺,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現!如來現前等所證法、或所說法、或所思法,即於其中,非諦、非妄。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善現!一切法、一切法者;如來說非一切法;是故如來說名一切法、一切法。」

《笈譯》

「譬如,善實!丈夫有,具足身、大身。」

命者善實言:「若彼,世尊!如來,丈夫說,具足身、大身;非身,彼,世尊!如來說;彼故說具足身、大身者。」

世尊言:「如是!如是!善實!如是!如是!若菩薩如是語:『我,眾生般涅槃滅度。』我,不彼菩薩名說應。

彼何所因?有,善實!有一法、若菩薩名?」

善實言:「不如此,世尊!」

世尊言:「眾生、眾生者;善實!非眾生,彼,如來說;彼故說名眾生者。

彼故,如來說:無『我』,一切法;無『眾生』、無『壽者』、無『長養者』、無『人』,一切法者。

《玄譯》

佛告善現:「譬如士夫,具身、大身。」

具壽善現即白佛言:「世尊!如來所說士夫,具身、大身;如來說為非身;是故說名具身、大身。」

佛言:「善現!如是!如是!若諸菩薩作如是言:『我當滅度無量有情。』是則不應說名菩薩。

何以故?善現!頗有少法、名菩薩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無有少法、名為菩薩。」

佛告善現:「有情、有情者;如來說非有情;故名有情。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無有『有情』、無有『命者』、無有『士夫』、無有『補特伽羅』等。

《笈譯》

「若,善實!菩薩如是語:『我佛土莊嚴成就。』彼亦如是,不名說應。

彼何所因?國土莊嚴、國土莊嚴者;善實!非莊嚴,彼,如來說;彼故說名國土莊嚴者。

若,善實!菩薩摩訶薩,無我法、無我法者信解,彼,如來、應、正遍知,菩薩摩訶薩名說。

《玄譯》:

「善現!若諸菩薩作如是言:『我當成辦佛土功德莊嚴。』亦如是說。

何以故?善現!佛土功德莊嚴、佛土功德莊嚴者;如來說非莊嚴;是故如來說名佛土功德莊嚴、佛土功德莊嚴。

善現!若諸菩薩,於無我法、無我法深信解者,如來、應、正等覺說為菩薩。」

avatar-img
森愛耦諧的沙龍
11會員
174內容數
禪宗法式,由信心銘開始,始有具體之文字描述。其後石頭參同契、洞山五位、臨濟四料簡等,雖以道家語言外貌,或援引「取坎填離」之理論,然本文指出,其文字背後所欲闡示之內容,實是金剛經三句之變體,與「拈花微笑」之意旨無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森愛耦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若復,時,善實!菩薩摩訶薩,無量無數世界七寶、滿中作已,如來等、應等、正遍知等施與;
「彼何所因?若此有,善實!如是說:『我見,如來說,眾生見、壽見、人見,如來說。』雖然,彼,善實!正說語?」
「若復,善實!善家子若、善家女若,所有三千大千世界地塵,彼如是色類、墨作已,乃至如是不可數,譬如最小聚。
「若復,時,善實!菩薩摩訶薩,無量無數世界七寶、滿中作已,如來等、應等、正遍知等施與;
「彼何所因?若此有,善實!如是說:『我見,如來說,眾生見、壽見、人見,如來說。』雖然,彼,善實!正說語?」
「若復,善實!善家子若、善家女若,所有三千大千世界地塵,彼如是色類、墨作已,乃至如是不可數,譬如最小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