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生命的詩意,觀影吳晟紀錄片《他還年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自然、農田、鄉土寫作、社會關懷、國文課本裡的回憶中的負荷,是初步認識吳晟詩人的關鍵語。近期上映的《他還年輕》紀錄片,觀影人則像是與作家吳晟相伴,貼近最初的創作靈感,那些都是認真生活的體悟。
紀錄片從2017開始拍攝,雖只節錄生命裡的兩三年,卻仍蘊含七十幾歲的生命歷煉。拍攝間恰逢北農吳音寧事件紛擾,事件佔據那時吳晟創作的大段心思,不怎麼使用手機的吳晟,為了瞭解網路評論,甚至開始學習手機,越看心裡卻越多煩憂。不論幾歲,孩子永遠是父親心中甜蜜的負荷。
樹影在書房外的窗邊搖晃,吳晟訴說,將音寧的北農風雲的控訴用文字表達完後,想讓自己靜下來,好好的寫,把自己對人生的體悟,生命的熱情,在有限的生命裡繼續完成。
鄉下的夜裡,即是將情感編織成文字的時間,田裏公墓的風景如暮黃昏,還有多少詩文的抱負仍需平復,還有多少時間可以書寫訴說?
後段在異國拜訪恩師聶華苓與瘂弦的片段,是久別重逢,也是告別。
吳晟與聶華苓坐著讀詩,並聊著過去至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的回憶。想回家的詩人,在窗邊寫下思念的家書:
踱過無數年輕的夜晚
記不得甚麼時候
才驚覺到
你久已不再彈琴撫弦的雙手
已不再纖柔

《愛荷華家書》—〈洗衣的心情〉
此刻吳晟與妻子共坐於窗邊,妻子莊芳華有點淘氣的回覆:「手依然纖細』,夫妻間情感令人動容。
向北方飛行,吳晟拜訪旅居加拿大的瘂弦,在樹木圍繞的庭院吳晟朗讀〈春寒特別沁冷——致瘂弦〉:
我在自家小樹園
你在異國寬闊的森林
相繼老去的歲月中
相隔如此迢遠
請你和橋橋多多珍重
待天氣回暖
期望再來鄉間走走
啞弦聽畢只回覆了:「真好」。
捨棄更多辭藻華麗的評論,「真好」到盡了一切情深,再一句「有機會再來玩」的寒暄擁抱,不知能否實踐,關上車窗後吳晟無聲的拭淚,怎知這可能是最後的見面。
如同心愛的樹木罹患褐根病必須捨棄,年過中年後,就是不斷地告別,詩人前輩的逝去,時間的長河無法停留,一直仍推著你前進。
仍在前進,對於寫作的熱情也亦是如此。吳晟的書房擺著世界各國的詩人的著作,當有一天,雙腳再也無法前行,心靈的自由仍可以相依相伴前往遠方。
導演巧妙運用許多自然景觀,乾枯的河床、黃昏的樹葉、日暮的公墓、風穿越樹林的寂寥,心境上的暗喻萬物終將衰敗,但此刻的詩人仍使勁燃燒生命。
他還年輕,他仍有許多想要訴說的熱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土地的關懷,對氣候變遷的後代子孫的牽掛,他還年輕,無懼於肉體的衰弱,仍在在閱讀筆耕裡致力,他還年輕,他還年輕,他還年輕.......
搭配閱讀音樂: 吳志寧 《他還年輕》
小楨的 沿海一公里,關於詩人對於環境變化的無奈。
當生命陷落,詩是唯一的救贖。

Peiwen.k 攝影,插畫,文字創作者。
在家隔離的日子,又深感生命必要的東西又更少了。

謝謝男友陪我去看吳晟
『當生命陷落,文學是唯一的救贖。』
IG : peidonothing 看到很愛書本的語句都會分享在限時動態,比較常用。
藝文創作生存實屬不易,如果喜歡我的內容,歡迎追蹤我的專題或是FB及IG,或是表達你的喜歡,也都是讓我能持續下去的動力
每月用心編寫2~3篇文章,追蹤作者,不錯過文章上線第一時間通知^^
avatar-img
849會員
101內容數
無所事事盡情,讀書、寫字、畫畫、攝影、聽音樂 看似無用的興趣,卻能填補心中的缺口。過度理想浪漫主義的靈魂,無從抒發的情感。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用影像書寫情感,勾勒出一則一則的故事。主角可能是我,也是你,或是那個你也想著的那個人。喜歡的、討厭的、乖張的、壓抑的,放在這裡等待風乾。 #用影像書寫情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eiwen K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玩沙的孩子背對坐著,在無憂慮的背影下, 若大的黑影襲來, 是拉開人生序幕的啟示。 童年釀成的黑夜,索求的期待與落空。 想衝破天際的飛機卻始終墜落。 水邊廢棄的空屋, 內心空洞迴盪的聲音, 隨著波紋擴散。 深處掙扎的火焰,被擋在關閉的門內。 漸漸那縫隙也消失,封閉之後, 再也沒有門。
當你出生的那刻起,死亡的陰影就朝著你逐步接近。亞洲文化避諱著談論死亡,不過,一旦感知人將有一死,對於生的渴望,與生命意義的追求會更為清晰。
『從海這邊一直走過去就是台灣了。』 最後洪瑞麟對於海的那一方回望,仍有期盼,怎知後生再也沒有回到最愛的台灣。展覽停留在此,不圓滿徒留傷感,更增添餘韻。
入場時影廳裡四個步閥襤褸的老人家,互相攙扶走入片場,大概在繁華嘈雜西門的電影院實為少見。 是否電影裡的葉石濤與那群老人家是否是同時代的呢? 是否當年曾深受葉石濤為台灣文學的付出,而深受鼓勵創作文學呢?
初次看到洪瑞麟的畫作是在北師美術館的《不朽的青春》展覽,在生活紀實的畫面中,洪瑞麟選擇紀錄較少關注的礦工生活,紀錄台灣勞工當時生活樣貌。從此洪瑞麟在我的印象裡就標籤成礦工的紀實畫家,但畫家為何選擇描繪勞動著的樣貌作為發展的主軸,也許是更值得深究之處。
此為《已結束的展覽紀錄還會有意義嗎?》系列文最終篇! 常問自己,拍這些展覽的意義為何,而對他人的意義又是如何? 除了在展期分享推廣藝文活動以外,又有什麼幫助? 世上藝術作品極多,當展覽結束後,也許再也沒機會看到這些作品,那這些展覽紀錄該何去何從? 《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
玩沙的孩子背對坐著,在無憂慮的背影下, 若大的黑影襲來, 是拉開人生序幕的啟示。 童年釀成的黑夜,索求的期待與落空。 想衝破天際的飛機卻始終墜落。 水邊廢棄的空屋, 內心空洞迴盪的聲音, 隨著波紋擴散。 深處掙扎的火焰,被擋在關閉的門內。 漸漸那縫隙也消失,封閉之後, 再也沒有門。
當你出生的那刻起,死亡的陰影就朝著你逐步接近。亞洲文化避諱著談論死亡,不過,一旦感知人將有一死,對於生的渴望,與生命意義的追求會更為清晰。
『從海這邊一直走過去就是台灣了。』 最後洪瑞麟對於海的那一方回望,仍有期盼,怎知後生再也沒有回到最愛的台灣。展覽停留在此,不圓滿徒留傷感,更增添餘韻。
入場時影廳裡四個步閥襤褸的老人家,互相攙扶走入片場,大概在繁華嘈雜西門的電影院實為少見。 是否電影裡的葉石濤與那群老人家是否是同時代的呢? 是否當年曾深受葉石濤為台灣文學的付出,而深受鼓勵創作文學呢?
初次看到洪瑞麟的畫作是在北師美術館的《不朽的青春》展覽,在生活紀實的畫面中,洪瑞麟選擇紀錄較少關注的礦工生活,紀錄台灣勞工當時生活樣貌。從此洪瑞麟在我的印象裡就標籤成礦工的紀實畫家,但畫家為何選擇描繪勞動著的樣貌作為發展的主軸,也許是更值得深究之處。
此為《已結束的展覽紀錄還會有意義嗎?》系列文最終篇! 常問自己,拍這些展覽的意義為何,而對他人的意義又是如何? 除了在展期分享推廣藝文活動以外,又有什麼幫助? 世上藝術作品極多,當展覽結束後,也許再也沒機會看到這些作品,那這些展覽紀錄該何去何從? 《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廣場的這棵大樹, 從青翠走向枯黃, 再由凋零回歸茂盛, 就這麼輪迴著, 我總會想起白先勇的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Thumbnail
百年人生多感傷 悲歡離合總無常 萬丈紅塵頻回首 長留倩影慢思量 不平則鳴2006.10.13/16:53 走過的人生 笑過的紅塵 想思過的夢 了悟的心情 感謝你來讀我的故事 最後一段愛情已走過 學庸2006.10.13/17:01 作品號03-0331-03 縱然記憶
Thumbnail
詩人忘了寫詩 是被俗世的塵 塵封了思緒嗎   詩人忘了寫詩 萬象燈紅酒綠 迷惑了心靈嗎   走著走著 詩人就這樣漫無目的地走著   走著走著 直到詩人想起他還是詩人時   他的思緒他的心靈終將復甦 詩人終於開始再寫詩   學庸1996.08.17/01:00 作品號
Thumbnail
放開手 纏住紙鳶的線繩從手中滑去 不挽留 不知怎地我就是不想挽留 然後 遠逿吧紙鳶 去妳該去的所在 償還的是妳心的自由還是我心的自由 也許是偶然吧 來了去了留了痕就這樣淺淺地一彎 可是就這一彎我捨不得好的疤痕 褶皺成一朵玫瑰 留痕在心中   學庸95.02.07
Thumbnail
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遊 宋代吳文英 門隔花深夢舊遊,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香動小簾鉤。落絮無聲春墮淚,行雲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於秋。 描述了夢者漸漸入睡時的心境。深邃的花朵暗示著一種隱居和孤立的感覺,做夢者的思緒回到了他們能夠自由探索世界的時代。象徵時間的流逝,無聲地落下,暗示著一種必然感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朋友問我為何不寫詩 我沒有特別理由 想寫就寫 沒有實在的感動 不如回枕頭山 順便讓枯澀之筆休眠   我的朋友是個異端 他寫詩動機淺顯易懂 如他與樟樹上的黑蟬 僅只一面之緣 樹蟬不幸死於去年盛夏 他就此愛上了蟬鳴 戀上了克制的喧囂   三不五時就探問 詩意的黃昏是否如期
Thumbnail
◇舊寶物◇ (心得內容提及情節,請斟酌閱讀) 《他還年輕》在上映前我就陸陸續續看到非常多次廣告,還因此關注了目宿媒體,吳晟老師是從國一認識,一直到如今常常聽見名字的文壇前輩,但其實台灣文學史上他已經算是新秀了。
Thumbnail
✨終局✨ 現在什麼都不剩了,只能繼續跳舞。 今天讀了一本書《像樹那樣生活》,作者禹鍾英是韓國的樹醫生,他在人生走投無路準備尋短時,看見一旁屹立於山頂的松樹無畏環境險惡,在岩石縫隙中依然展現強韌的生命力。仿佛在對他說:「 我也還活著呀,你為什麼想要放棄寶貴的生命?」
Thumbnail
#讀詩 <不讓世界崩然睡去> 陳雋弘 我們還有一場電影沒看 一條街還沒走完 忽然就什麼都老了 每天風和日麗 志意衰敗不堪 天那麼容易黑 日子卻無止盡蔓延 鴿子來回不斷飛翔 忘記了最初的信 要交到彼此手中 銀河崩潰 懷擁的文字都墜成流星 上一個世紀極度乾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廣場的這棵大樹, 從青翠走向枯黃, 再由凋零回歸茂盛, 就這麼輪迴著, 我總會想起白先勇的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Thumbnail
百年人生多感傷 悲歡離合總無常 萬丈紅塵頻回首 長留倩影慢思量 不平則鳴2006.10.13/16:53 走過的人生 笑過的紅塵 想思過的夢 了悟的心情 感謝你來讀我的故事 最後一段愛情已走過 學庸2006.10.13/17:01 作品號03-0331-03 縱然記憶
Thumbnail
詩人忘了寫詩 是被俗世的塵 塵封了思緒嗎   詩人忘了寫詩 萬象燈紅酒綠 迷惑了心靈嗎   走著走著 詩人就這樣漫無目的地走著   走著走著 直到詩人想起他還是詩人時   他的思緒他的心靈終將復甦 詩人終於開始再寫詩   學庸1996.08.17/01:00 作品號
Thumbnail
放開手 纏住紙鳶的線繩從手中滑去 不挽留 不知怎地我就是不想挽留 然後 遠逿吧紙鳶 去妳該去的所在 償還的是妳心的自由還是我心的自由 也許是偶然吧 來了去了留了痕就這樣淺淺地一彎 可是就這一彎我捨不得好的疤痕 褶皺成一朵玫瑰 留痕在心中   學庸95.02.07
Thumbnail
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遊 宋代吳文英 門隔花深夢舊遊,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香動小簾鉤。落絮無聲春墮淚,行雲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於秋。 描述了夢者漸漸入睡時的心境。深邃的花朵暗示著一種隱居和孤立的感覺,做夢者的思緒回到了他們能夠自由探索世界的時代。象徵時間的流逝,無聲地落下,暗示著一種必然感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朋友問我為何不寫詩 我沒有特別理由 想寫就寫 沒有實在的感動 不如回枕頭山 順便讓枯澀之筆休眠   我的朋友是個異端 他寫詩動機淺顯易懂 如他與樟樹上的黑蟬 僅只一面之緣 樹蟬不幸死於去年盛夏 他就此愛上了蟬鳴 戀上了克制的喧囂   三不五時就探問 詩意的黃昏是否如期
Thumbnail
◇舊寶物◇ (心得內容提及情節,請斟酌閱讀) 《他還年輕》在上映前我就陸陸續續看到非常多次廣告,還因此關注了目宿媒體,吳晟老師是從國一認識,一直到如今常常聽見名字的文壇前輩,但其實台灣文學史上他已經算是新秀了。
Thumbnail
✨終局✨ 現在什麼都不剩了,只能繼續跳舞。 今天讀了一本書《像樹那樣生活》,作者禹鍾英是韓國的樹醫生,他在人生走投無路準備尋短時,看見一旁屹立於山頂的松樹無畏環境險惡,在岩石縫隙中依然展現強韌的生命力。仿佛在對他說:「 我也還活著呀,你為什麼想要放棄寶貴的生命?」
Thumbnail
#讀詩 <不讓世界崩然睡去> 陳雋弘 我們還有一場電影沒看 一條街還沒走完 忽然就什麼都老了 每天風和日麗 志意衰敗不堪 天那麼容易黑 日子卻無止盡蔓延 鴿子來回不斷飛翔 忘記了最初的信 要交到彼此手中 銀河崩潰 懷擁的文字都墜成流星 上一個世紀極度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