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險後期保費很貴,老了沒有工作了繳不起怎麼辦?
這個問題大概是我在行銷上最常遇見的問題
我們受的教育很自然而然的都會叫我們用選擇題做抉擇,而不是訓練我們一個獨立思考的模式,分析哪個方法比較好/比較差,進而做出對自己更有利的選擇
在規劃保險也是,例如:
買終身險vs買定期險
意外險買保證續保vs意外險買不保證續保
醫療實支實付有227條款vs醫療實支實付沒有227條款
以下就我個人的經驗與大家做個分享
本篇文章會涉及許多表格、計算,貼圖出來只是驗證,表格後也都會有文字解說可以輔助閱讀
撰文日期是111.09.27,上圖是某公司的終身癌症與定期癌症的費率
以30歲男性購買100萬的癌症險保額為例
抓出幾個重點數字就好
終身險20年總繳保費約58.2萬,此時為49歲
定期險20年總繳保費約10.8萬,此時為49歲
定期險30年總繳保費約29.1萬,此時為59歲
定期險40年總繳保費約64.2萬,此時為69歲,定期險總繳保費已超過終身險總繳保費
定期險50年總繳保費約122.9萬,此時為79歲,定期險總繳保費已遠超過終身險總繳保費
一般人大概就是看到這邊而已
覺得終身險的總繳保費比較少,所以應該要買終身險
但很多人忽略了一點,就是終身險的保費很貴
100萬的終身癌症就要2.9萬,如果訴求的是理賠金額足夠+保障終身,你一年有多少預算呢?
很貴對吧!?
應該是沒有多少人有這個能力可以年繳33萬的保費在保障型商品上
一般人的年繳保費大概就是落在2000~3000/月
所以很多業務就會開出終身癌症30萬、終身醫療500、終身手術1000這樣的單
這樣大概就年繳2.5萬以上了
業務員會跟你說:我們先求有再求好
但你有想過這樣的規劃在風險來臨時可以給自己多少幫助呢?
如果都已經有體況了,怎能再來求好?
買保險應該是要時時刻刻考慮保額足不足夠轉嫁風險
明天就有可能會發生的風險規劃,重要性可是遠大於20年後可能會發生的風險規劃
如果客戶有能力全買終身,我相信業務員也不會說NO才是
但...這樣的人是多還少呢?
在看文章的你是有這樣財力的人嗎?
如果是,趕快聯絡我
差額理財的基本概念
我常常跟客戶說
你要先能夠接受保險費是每個月固定轉嫁風險的成本,買保險才不會吃虧
保費如何訂價,精算師都幫保險公司算過了
之前在
這篇文章末端也有提過,每個人在每段時期遭遇到風險,對自己與家人的影響度都不同,真的是不需要每個險種都買到終身,或是一直都維持在很高保額的狀態
我們都知道,保險公司的賺錢方法其中之一就是把保戶繳出來的保費集結,然後拿去轉投資,進而賺取投資效益
如果把買終身險的保費拿去買定期險,中間的差額拿去投資會有什麼結果呢?
在3%的投資環境,20年會有約67萬的本利和,30年會有約90萬的本利和
在4%的投資環境,20年會有約75萬的本利和,30年會有約111萬的本利和
如果你都有100萬以上的資產了,你還會需要100萬的保額嗎?
如果是你,你選擇的是100萬的資產在身邊?還是100萬的保額在保險公司?
業務員會說:你能確定投資都不虧錢嗎?能確定每年都有這樣的報酬率嗎?
但業務員能保證客戶真的能夠順利繳好繳滿20年,中間都不會遇到任何問題導致保費沒辦法繳嗎?
別忘了,終身險要能保障終身的前提是可以順利繳好繳滿20年,如果中間遇到問題的話,代表你也只是用終身險的費率買到定期險的保障而已
那何不一開始就買定期險就好?
投資報酬率的部分,短線當然是沒辦法保證,但長期是真的很可以期待的,保險規劃本來就是長期規劃
網路上有很多關於0050的回測的文章 (不知道什麼是0050的可以去google一下)
這樣的ETF也不是風險很高的投資商品
從2008.08.01~2022.08.05期間的年化報酬率為11.4%
這樣的報酬率遠高於上面假設的3%、4%
如果你都能假設終身險繳好繳滿不中斷,那你也一定可以20年長期做到這樣有紀律的投資,並得到合理的回報
終身險的保費可是得放在保險公司一輩子的,如果你選擇的是投資,至少錢是可以在身邊可以動用的
如果遇到風險,錢就拿出來面對風險
如果沒遇到風險,錢就可以在身邊使用或是傳承給下一代
結語
我其實很不喜歡保險公司的教育訓練一直都只有給客戶保險這個選項
保險雖然在金融商品內算是獨一無二,但是他絕對不會是唯一一種選擇
如果要投資,有其他更好的工具可以選擇
但很多業務員往往只給客戶一種選項,就是保險
利益衝突是造成資訊不對稱的最主要原因
這篇文章也並非要貶低終身險的功能,純粹就是讓大家知道其實還有這樣的規劃理念
也許有人是完全的風險規避者,連長期投資ETF都無法接受
那可能終身險就會適合這樣的族群
但也別把預算都規劃在終身險,至少挪一點預算到定期險來拉高保額
例如:30萬終身癌症+70萬定期癌症,至少真的遇到風險的時候還有辦法面對風險
而老了的時候也至少有個30萬的終身癌症保障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可以點個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