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Icepak中的風扇網格特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Icepak中,提供了許多的物件方便使用,有PCB模組,有Block,有隔板...等等。其中風扇模組,算是一個比較特別的東西。他模組化的不只是設定,還包含了上下游的網格。
在模型上我們可以描述的有:
1. 外殼的尺寸
2. 風扇內外徑
   3. 中央Hub Size
   4. PQ Curve

沿著風向切剖面,網格看起來會是長這樣,著色部分代表是固體的部分。
可以看出除了風扇本體之外,上下游一定距離的網格也被以符合風扇特性的方式切割並且過渡到Global mesh setting
在風扇模型中因為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曲面過渡,一般Icepak都是透過O-grid來實現。
這是使用風扇模組時一個無法避免的狀況,為了符合幾何外型以及流場特性,在切網格時他就有固定的切法。但是當有障礙物出現在風扇下游的時候就會導致一些問題,網格變形(mesh distortion)。
當障礙物跨進了風扇下風處網格的保留區域的時候,他會盡可能地保持原有的結構,但是去壓縮距離。在這種結構下,很遺憾的,加密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從上到下三張圖分別是障礙物越靠越近的狀況,直到最後太靠近而無法保持預設的切分方式。在壓縮的過程當中,網格的歪曲度(skewness)會一路提高,直到最後無法保持原有的O-grid結構。此時,網格數量會急遽的增加。
上下兩張圖分別是O-grid結構下的風扇,與破壞後的網格。在無法使用O-grid下又要保持曲面的完整性下,付出的代價就是更多的網格。
所以在使用風扇模組的時候,能夠使用O-grid又能保持歪曲度不過大是最終的目標,要達到這個目標有幾個建議:
1. 障礙物離下游處至少有 0.5R以上,R是風扇外徑,此時最為理想
2. 當障礙物跨進 0.285R時,將無法O-grid,但是歪曲度會大幅減小
3. 障礙物落在 0.285R~0.5R 的區間時,將會陷入歪曲度過大而無法求解的胡同
有時候如果些微的調整位置不影響特性太多,放膽調一下,會讓人生更輕鬆。
但是如果就算是只差1mm也有重大影響,那關掉O-grid可能是你唯一的選擇。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5會員
43內容數
和工作相關的筆記整理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熱流資訊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分類準則參照這篇 網格是CFD永遠的痛,痛到連老闆都略知一二。東西畫得出來解不出來87%是網格的鍋,畫的差解不了,畫的多解不動,動不動就憑經驗靠感覺,氣氣氣氣氣。(由於個人還是用Icepak居多,雖然概念上大同小異,但說明上就難以兼顧了。)
建模 (Modeling) 畫細不難,難在用最經濟的方式達成 "雖不中亦不遠矣"。 網格 (Meshing) 任憑你列式再怎麼漂亮,解不出來就是白搭。 求解 (iterating) 能收斂都好說,不能收斂就是痛苦的開始
分類準則參照這篇 網格是CFD永遠的痛,痛到連老闆都略知一二。東西畫得出來解不出來87%是網格的鍋,畫的差解不了,畫的多解不動,動不動就憑經驗靠感覺,氣氣氣氣氣。(由於個人還是用Icepak居多,雖然概念上大同小異,但說明上就難以兼顧了。)
建模 (Modeling) 畫細不難,難在用最經濟的方式達成 "雖不中亦不遠矣"。 網格 (Meshing) 任憑你列式再怎麼漂亮,解不出來就是白搭。 求解 (iterating) 能收斂都好說,不能收斂就是痛苦的開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 3C機構設計爸版權所有 ©️ ** 產品開發設計流程通常是由PM訂出一個產品的規格、機構設計人員(mechanical architect)把每個零件的placement擺置完成、ID engineer 完成造型設計、測試部門訂定出測試的規範、Thermal engineer同時做出初步
Thumbnail
多邊形空心線圈十分類似方形線圈,同樣會有個線圈外膨的現象,使得完成線型可能不如預期。在方形空心線圈的討論文章中,著重討論的是兩彎角之間的距離及漆包線徑的剛性強度影響,這些要素在多邊形線圈當中依然存在。簡單的描述,就是兩彎角越近,則彎角中間的直線段外擴越嚴重;漆包線越粗,代表線材越不容易彎折,也會增加
Thumbnail
本處的方形空心線圈泛指四邊形,包括正方形、長方形及梯形等;方形空心線圈的型態與馬達繞線較為相似,主要是馬達矽鋼片留給線圈的走線空間皆為四邊形,故兩者往往會有相同的問題,在直線區段的線圈會有種向外膨起的現象。 理想的方形空心線圈應當是等距的層疊,最終完成的形狀應如下圖當中最左側的範例。然而在實務執行
Thumbnail
圓形為空心線圈中最常出現的形狀,但很多設計者在規劃時,常常漏了一點,導致實際生產的尺寸有落差,那就是爬層空間。 如下圖所示,過往在空心線圈排列規劃時免不了兩種形式,左側的方形排列以及右側的緊實排列兩種,生產上是右側較為接近現實。但無論是左右兩種規劃,設計者往往都忽略了從線圈從第一層往上爬至第二層時
Thumbnail
當你受不了室內高溫準備而開啟冷氣機之前,你還能夠有些什麼比較正向的做為?
Thumbnail
本文是針對馬達繞線時,想要依本身的生產能力調整漆包線徑粗度時,會使用到的轉換計算進行介紹及說明。 實際量產時往往將多條細線並繞的馬達,改由單條粗線採用機台繞線,較為省時;但開發階段,並無設備協助,僅能採用人工繞線打樣時,則會調整為多條細線並聯的模式才能順利工作,這類不同情境下的線徑變化,三不五時就
Thumbnail
夏天一到,高溫炎熱令人難以忍受,出門沒多久就滿身大汗,這時候就需要一台小風扇來降溫解暑~ Funy冰鎮渦輪手持風扇有高速渦輪電機和超導冰磁瞬間製冷技術,可以快速製冷,並且提供強勁的風力,吹起來就是更舒服、更涼爽、更有感!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 3C機構設計爸版權所有 ©️ ** 產品開發設計流程通常是由PM訂出一個產品的規格、機構設計人員(mechanical architect)把每個零件的placement擺置完成、ID engineer 完成造型設計、測試部門訂定出測試的規範、Thermal engineer同時做出初步
Thumbnail
多邊形空心線圈十分類似方形線圈,同樣會有個線圈外膨的現象,使得完成線型可能不如預期。在方形空心線圈的討論文章中,著重討論的是兩彎角之間的距離及漆包線徑的剛性強度影響,這些要素在多邊形線圈當中依然存在。簡單的描述,就是兩彎角越近,則彎角中間的直線段外擴越嚴重;漆包線越粗,代表線材越不容易彎折,也會增加
Thumbnail
本處的方形空心線圈泛指四邊形,包括正方形、長方形及梯形等;方形空心線圈的型態與馬達繞線較為相似,主要是馬達矽鋼片留給線圈的走線空間皆為四邊形,故兩者往往會有相同的問題,在直線區段的線圈會有種向外膨起的現象。 理想的方形空心線圈應當是等距的層疊,最終完成的形狀應如下圖當中最左側的範例。然而在實務執行
Thumbnail
圓形為空心線圈中最常出現的形狀,但很多設計者在規劃時,常常漏了一點,導致實際生產的尺寸有落差,那就是爬層空間。 如下圖所示,過往在空心線圈排列規劃時免不了兩種形式,左側的方形排列以及右側的緊實排列兩種,生產上是右側較為接近現實。但無論是左右兩種規劃,設計者往往都忽略了從線圈從第一層往上爬至第二層時
Thumbnail
當你受不了室內高溫準備而開啟冷氣機之前,你還能夠有些什麼比較正向的做為?
Thumbnail
本文是針對馬達繞線時,想要依本身的生產能力調整漆包線徑粗度時,會使用到的轉換計算進行介紹及說明。 實際量產時往往將多條細線並繞的馬達,改由單條粗線採用機台繞線,較為省時;但開發階段,並無設備協助,僅能採用人工繞線打樣時,則會調整為多條細線並聯的模式才能順利工作,這類不同情境下的線徑變化,三不五時就
Thumbnail
夏天一到,高溫炎熱令人難以忍受,出門沒多久就滿身大汗,這時候就需要一台小風扇來降溫解暑~ Funy冰鎮渦輪手持風扇有高速渦輪電機和超導冰磁瞬間製冷技術,可以快速製冷,並且提供強勁的風力,吹起來就是更舒服、更涼爽、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