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開打,病毒也準備襲捲而來,小大人準備好了?《哈啾!我感冒了》《咳咳!我感冒了! :認識細菌及如何預防感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小大人大小事Podcast 『繪本我先讀』|EP003

《哈啾!我感冒了》&《咳咳!我感冒了! :認識細菌及如何預防感冒》
  不知道大家家中的小大人感冒過了嗎?我們家小大人一直到上學前都還沒感冒過,連各種疫苗打了也是沒有副作用的那種,還在天真的以為她是天選之人時,結果一開學才知道我們是如此的像井底之蛙,瞭解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病毒外還是病毒。
  開學沒多久,小大人就開始跟上流行得到了一點小感冒,開學兩週後就感冒請假一週,好不容易病毒碼更新完成,趁著中秋節返鄉,順便帶了伴手禮病毒回家,而且還惠澤全家人。現在只剩下快痊癒的小大人活繃亂跳,老枕頭和媽馬已經原地躺平。
  自從上次感冒以後,我們決定加強讓小大人對這方面的知識瞭解,雖然平常我們在家裡衛生都是做到滴水不漏,但是到了家以外的地方小大人也只能自己防範了,於是我們挑選了這兩本繪本讓所有小大人們一起提早做好認知準備:
1.了解感冒會出現什麼症狀,遇到了才不會緊張害怕。
2.了解打針這件事情,但是打針的目的是什麼呢!
3.了解細菌病毒傳播途徑。
4.了解如何預防感冒。
  回診的時候聽護理師說最近流行『腸胃型感冒』很多小大人都中獎了,剛好可惜的是這次介紹的兩本繪本沒描述到這類型感冒的知識,再麻煩各位大人們自行科普一下瞜!

《哈啾!我感冒了》

文/ 千美真 圖/ 李芝殷 翻譯/ 魏嘉儀 出版社/ 大穎文化
  阿雄感冒了,鼻子癢癢的,一直打噴嚏,鼻水一直流,鼻子馬上質疑手,是不是髒髒的就亂摸,手馬上反駁自己都有保持乾淨,這時候喉嚨又說話了.........,阿雄身體的各個部位一邊聊著自己的症狀,一邊找出感冒的主因。聊著聊著輪到屁股很激動的說話了,原來是因為屁股被狠狠的打了一支大大的針,但是身體裡面的感冒也開始叫喊著離開了阿雄的身體囉。
  這本繪本透過身體各部位的對話講述感冒這件事情,有聊到感冒症狀,有聊到各部位被病毒入侵後表現的情況,更重要的是有提到打針是為了把身體裡面的病毒趕走喔。
  書中身體各部位以擬人的方式對話,講述感冒症狀、成因以及治療,將預防和治療的知識融入在繪本劇情中,隨著劇情發展慢慢介紹到預防,成因,症狀,治療一整個流程,對於親子共讀來說是本容易展開對話式共讀的書,免除掉大人自己將生硬的醫學常識轉化成問答對話才能與小大人講解的麻煩。另外,大人們可在共讀的過程中扮演身體的各個部位,生動地唸好台詞,相信很快地就能將小大人帶入情境順利讀完繪本喔。
  可能是因為這本書帶著有趣的對話及生動的圖面,我們家小大人不斷的要我陪他看這本書,之後也是常主動自己去翻閱。這本書呈現圖面線條簡單,並用誇張比例展現出各部位的病徵,加上圖面生動的表情強調出症狀的感受,這些都是能將小大人迅速帶入情境並理解的繪圖,相信共讀幾次之後,就算小大人自己再翻閱也是可以抓出書中講述的重點,獲取裡面傳達的知識。
文字編排上集中並且在圖面處留白,大概佔了跨頁版面的四分之一,所以放眼過去文字一目瞭然,加上每頁只有一幅圖對照一段文字,前後頁並沒有連貫性的發展,所以不需要來回的翻頁去對照劇情,這樣共讀起來只需要不斷的翻頁推進,就能行雲流水般的唸完囉。

《咳咳!我感冒了! :認識細菌及如何預防感冒》

文/ 張壽珉 圖/ 趙恩熙 翻譯/ 蔡鍾昔 出版社/ 荷葉堂書坊
嗅嗅,鼻子聞不到味道,喉嚨也痛痛的,還會熱熱的,額頭發燒了,還有好多好多不舒服的症狀....,小明和媽媽一起去了醫院,醫生仔細檢查了以後說:「原來是感冒了!」。病菌怎麼進到身體裡面的呢?他們到了身體裡面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最後病菌怎麼漂流到其他人身上呢?接下來就是看看怎麼預防感冒吧!
  與《哈啾!我感冒了》的敘述手法不同,本書以一小段劇情,帶入到明確的說明篇章,用獨立的方式說明症狀、病菌的運作和預防方式,最後用互動的方式帶領小大人作畫,畫出冷的東西、熱的東西還有感冒時候的表情,這般繪畫的互動也能讓小大人促進感覺統合。藉由小大人觀察和體會感冒的感覺,再轉為用自己雙手刻畫表達出來,如此可以明確知道小大人是不是有吸收,算是一種高明又趣味的驗收方式。
  繪本展現類似麥克筆筆觸的畫風,構圖簡單。雖然在主人翁小明臉上表情沒有誇張的表現,但在人物旁有點綴小動物加入增加互動性,藉以加強對感冒的感受跟學到緩和症狀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封面用採用開洞方式展現,讓原本封面中飄散在小明身旁的病菌,經過翻頁後變成飄散在環境中,利用這樣的方式加深小大人對病菌傳播途徑的理解。
  文字編排無固定,主角的對話文字就安排環繞在主角身邊,如果是環境或畫面描述則是文字編排在畫面的留白處,或是隨著病菌傳播路徑編寫。文字採用發散式的編排,有部分是拉出對話框做文字的強調。整體來說,整本書邏輯採用多種文字編排,但可惜沒有做粗體或其他字體變化來區別,對於在共讀的時候難免會遇到需要瀏覽全頁畫面時,需要找字找到天荒地老的窘境,多少會影響到親子共讀的流暢度。加上本書除了劇情之外,還有一些科普常識的補充和互動的單元,雖然整體豐富但卻容易造成閱讀節奏的不一致,所以建議大人們要先讀過整本書,再好好地規劃怎麼帶領小大人閱讀吧。

最後

  今天推薦的兩本繪本《哈啾!我感冒了》以及《咳咳!我感冒了! :認識細菌及如何預防感冒》,共同處都是有介紹到感冒如何預防、成因以及症狀的展現,想必這些基礎知識都是傳達給小大人的必要重點喔!尤其感冒發生後,症狀的感覺描述都有利用表情做特別的刻畫,讓小大人更能同理感受感冒時的痛苦。這些繪本內容能預先建立小大人心理建設,就算日後真的不幸遇到流感就不會對於未知發生的症狀感到害怕或惶恐了。
  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預防勝於治療,10/1流感疫苗開打,開打後大家可先透過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頁、疾管署流感防治一網通、疾管家或1922防疫諮詢專線,先查詢鄰近合約院所,或電話預約,以確保可施打到疫苗並且節省排隊等候時間。前往接種時,要記得攜帶健保卡及相關證明文件,如兒童健康手冊、孕婦健康手冊。另外,衛生福利部也表示,流感疫苗可與新冠肺炎疫苗可同時接種,但建議接種在不同部位。各位大人們還不趕快手刀預約,趕快幫家裡的小大人做足準備吧!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nOpQOe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4plkXv
更多的小大人大小事👉https://solink.soundon.fm/littlebigcheesething
avatar-img
10會員
27內容數
『小大人大小事』是一個Podcast節目 其中的『小大人大小事』單元 陪伴大人討論育兒時事、教養議題,還有最重要的吃喝玩樂資訊 例如:親子共讀、面對霸凌、幼兒美術、小大人食譜以及第一次上學 還有好多好多我們家小大人正在經歷的課題 希望我們的介紹能讓您節省寶貴的時光,好好陪伴家裡的小大人 『讓我們一起陪伴小大人長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枕頭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小大人大小事Podcast 『繪本我先讀』|EP002 我們家小大人今年兩歲,在他還沒意識到人生有『上學』這件事之前,他是一個很渴望跟其他小大人互動的孩子,每次到了公園總是拉著媽馬陪她去破冰,看看有哪個哥哥姐姐可以跟他一起玩。
小大人大小事 『繪本我先讀』|EP001   1~2歲的小大人開始探索興趣階段,可以很多元的閱讀,但是如果利用有遊戲和互動性的繪本做引導,在共讀的路上更能進入狀況,但是怎麼挑選繪本才會有遊戲性和互動性呢?   一開始挑選有人物互動而且人物關係是小大人孰悉的,這樣會更有帶入感喔,例如關於爸爸媽媽的故事
小大人大小事Podcast 『繪本我先讀』|EP002 我們家小大人今年兩歲,在他還沒意識到人生有『上學』這件事之前,他是一個很渴望跟其他小大人互動的孩子,每次到了公園總是拉著媽馬陪她去破冰,看看有哪個哥哥姐姐可以跟他一起玩。
小大人大小事 『繪本我先讀』|EP001   1~2歲的小大人開始探索興趣階段,可以很多元的閱讀,但是如果利用有遊戲和互動性的繪本做引導,在共讀的路上更能進入狀況,但是怎麼挑選繪本才會有遊戲性和互動性呢?   一開始挑選有人物互動而且人物關係是小大人孰悉的,這樣會更有帶入感喔,例如關於爸爸媽媽的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初春的一個門診,歐醫師遇到一對姐弟,阿嬤說連假出遊回來之後,發現身上長了一些會癢的疹子。本來以為是蚊蟲叮咬,所以在家有先擦藥了,殊不知越長越多、越來越癢、來診前一晚整整抓了一夜。
Thumbnail
「還在發燒耶」「已經感冒一個月了」「咳了三週了都沒有好」「他上幼幼班才第三天就開始流鼻水」最近歐醫師的門診常常聽到爸爸媽媽有類似上述的聲音,甚至有爸爸媽媽問我該不該讓孩子繼續上學的。 其實全世界的孩子都會經過以上這些描述,只有極少數人擁有令人羨慕的那種『不容易感冒』的體質。幼兒園開始,孩子就會接觸到
Thumbnail
作者 : B.Brett.Finlay;Marie-Claire Arrieta 譯者 : 游懿萱 內容 :第一部,與其說我們是人,不如說我們是微生物 第一章 : 兒童:微生物的磁鐵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我們體驗了科學進步的優點,減少從小到大發生感染的風險。這些進步包括抗生素、抗病毒素
Thumbnail
大葉子欖仁聽到都笑了:「小臭蟲你別擔心,這兒的兄弟姊妹們多,我們一定會接住你的…」。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在下是健康寶貝,已經超久沒感冒的那種,沒想到這來勢洶洶的邪惡病毒或細菌,直接把我打趴下...,究竟是這次的敵人太強大,還是我真的老了...
Thumbnail
施打疫苗是大家遠離疾病的方法之一,從小到大我們接種了B型肝炎、小兒麻痹與日本腦炎等等多種疫苗,都是為了提升國民健康生活的狀況。        但是當我們還是小小孩的時候,有的人會非常害怕打針,即使是長大了,還是有人被注射時會有暈針現象,其實打針的確也是身體被攻擊的一種狀態,當你越害怕時,肌肉就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初春的一個門診,歐醫師遇到一對姐弟,阿嬤說連假出遊回來之後,發現身上長了一些會癢的疹子。本來以為是蚊蟲叮咬,所以在家有先擦藥了,殊不知越長越多、越來越癢、來診前一晚整整抓了一夜。
Thumbnail
「還在發燒耶」「已經感冒一個月了」「咳了三週了都沒有好」「他上幼幼班才第三天就開始流鼻水」最近歐醫師的門診常常聽到爸爸媽媽有類似上述的聲音,甚至有爸爸媽媽問我該不該讓孩子繼續上學的。 其實全世界的孩子都會經過以上這些描述,只有極少數人擁有令人羨慕的那種『不容易感冒』的體質。幼兒園開始,孩子就會接觸到
Thumbnail
作者 : B.Brett.Finlay;Marie-Claire Arrieta 譯者 : 游懿萱 內容 :第一部,與其說我們是人,不如說我們是微生物 第一章 : 兒童:微生物的磁鐵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我們體驗了科學進步的優點,減少從小到大發生感染的風險。這些進步包括抗生素、抗病毒素
Thumbnail
大葉子欖仁聽到都笑了:「小臭蟲你別擔心,這兒的兄弟姊妹們多,我們一定會接住你的…」。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在下是健康寶貝,已經超久沒感冒的那種,沒想到這來勢洶洶的邪惡病毒或細菌,直接把我打趴下...,究竟是這次的敵人太強大,還是我真的老了...
Thumbnail
施打疫苗是大家遠離疾病的方法之一,從小到大我們接種了B型肝炎、小兒麻痹與日本腦炎等等多種疫苗,都是為了提升國民健康生活的狀況。        但是當我們還是小小孩的時候,有的人會非常害怕打針,即使是長大了,還是有人被注射時會有暈針現象,其實打針的確也是身體被攻擊的一種狀態,當你越害怕時,肌肉就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