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花4萬, 只要有800萬做投資, 一年有6%報酬率就好?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請訂閱Youtube頻道: Life & Money理財與人生)

退休規畫也許部分人不會把它當成緊急的事來做,畢竟如果你25歲、30歲,退休對你來講還是幾十年後的事情,幹嘛要急著現在做,每個月存5, 000元當退休金? 這麼久以後的事情,倒不如把錢用來去日本看櫻花還實在點! 退休規畫這件事是25歲做,還是到45歲才開始做就好? 我們實際算給你看,如果你每個月存5, 000元做投資,假設年報酬6%,從不同年齡開始一直做到65歲。你可看到下圖:25歲存到65歲可以有1,000萬 但是45歲才開始做,只能存到232萬。

raw-image

假設同樣在65歲退休都需要有1,000萬,如果年報酬一樣是6%,那就必須增加投資金額。本來25歲每月只要5,000元,到45歲才開始一個月就必須要存21,600元,才能達到同樣1,000萬的金額,所以做退休規劃時間跟紀律是二個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raw-image

為什麼紀律與時間在退休規畫來講很重要? 因為很多人做退休規劃的投資都用錯策略,他們常常把這種需要長期做投資規劃的事情,把它當短期投資在做。因此很在意短期的獲利,尤其很喜歡留意市場資訊,如果市場狀況不佳,就趕緊把投資標的賣掉,一直要等到市場好轉再重新進場。美國J.P. Morgan資產管理在最近的一份退休指引中就指出:預測市場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市場低檔時投資人的情緒反應、非理性的投資決策常帶來的是不佳的投資回報。碰到市場波動的時候你應該怎麼做? 是把投資部位贖回、還是放著不動? J.P. Morgan這份報告指出:從1999年1月4日到2018年12月31日止,如果你用10,000元,投資標普500絕對報酬指數相關標的一直放著不動,1萬元會變成29,845元、年報酬率5.62%。如果錯過市場表現最佳的10天,1萬元變成14,895元、年報酬率:2.01%;如果錯過最佳的30天,1萬變6213元,年報酬率是-2.35%。

raw-image

什麼叫長期投資,跟短期投資有何不同? 如果是退休規畫一般是10年、15年,甚至是更久時間後要完成的。短期投資是你可能3年後,需要一筆錢做購屋的頭期款,這二種的投資的策略是不同的。如果是短期投資,你可能是一次單筆去做投資,因此進場時間點、買進的價格多少很重要,中間如果有虧損,你也要盡量避免,因為三年後你一定需要用到這筆錢。

但是如果你是15年、20年後才退休,你是定期定額在做投資,短期的波動你不用太在意,因為市場會反彈、會修正。如果你還是像短期投資這樣的進進出出,你可能就會錯過是常表現最佳的時間,而降低你的投資報酬率。

所以是買了就不要賣,投資績效就會很好? 那倒也不見得,如果你在2007年7月11日用淨值:80.81元買了貝萊德世界礦業A2美元基金,一直到現在你還虧損51%。截至2019年4月16日,它的淨值是:39.3元。所以問題在那裡? 要持續投資不要任意進出市場、長期擺著也不一定會賺,那到底應該怎麼做?

答案就是你要為投資做好資產配置,什麼是資產配置? 它是因應投資人個別的需求和投資目標,把資金分配在不同項目的資產類別上。它的特點是能夠降低整體資產波動度、提高總體資產報酬率。降低波動度為何重要? 因為你投資虧損了30%,你要再賺到43%才能回到原始的本金,虧損50%就要賺2倍才能回到原點。資產配置就是把投資標的分散在不同的資產類別來分散風險,風險不要太集中。

例如與其只買單一支台股,如果買對了也許賺更多,但是風險也會比較大。另一種方式是你可以買入元大台灣50的ETF 0050,它裡面的成分股就包含了台灣的傳統產業、金融、科技類等股份,它的風險絕對比你單買一支股票要少很多,你的資金藉由0050,可分散投資在不同產業類別上、風險就比單獨買個股要小。

要做退休規劃你的投資要如何做資產配置? 我在我出的無痛退休書籍中,提到一個三桶水的觀念。因為退休後的時間可能長達幾十年,把錢分不同的用途、分散投資在不同類別,可以讓你兼顧到現金流需求及資產的增值。

第一個水桶是1,2年內就要用到的錢,它幾乎都是約當現金的標的:活儲、短期債券、貨幣基金等。

第二桶在3~10年內需要用的錢,主要以可以固定配息的標的:投資等級的債券、基金、ETF等,如果是股票是配息固定的傳產股、金融股等。11年以上的長期投資:穩健型的配置為主,例如全球型股
票、新興國家等類型的標的

raw-image

J.P. Morgan資產管理在退休指引中也提到類似的觀點,它的建議是:1~3年:現金及約當現金, 3~10年:股票45%、債券:45%、替代性投資: 10%,11年以上: 股票70%、債券:20%、替代性投資:10%。

這裡所說的替代性投資是什麼? 正好加拿大國家退休金計畫投資委員會CEO Mark Machin在CNBC的報導可以提供參考,該委員會現在掌管的投資金額是3,700億美金(約11兆台幣,台灣勞動基金規模是4兆321億) 。

他說他們會投資長期趨勢有潛力的產業等,包括了零售4.0、自動駕駛、人口老化商機、中產家庭崛起等。因此他們的基金會長期投資阿里巴巴,美團點評,基金看好無人車及電車的前景,投資研發無人的計程車公司Zoox。看好人口老化會帶動遊輪旅遊商機,因此投資了河船旅遊的私人公司Viking Cruises等。

不過單獨投資個股風險比較高,你也可以選擇用ETF指數型股票基金的標的,來投資以分散風險。例如iShares美國健康照護ETF : IYH是投資於醫藥、醫療、生技等;ALPS顛覆性科技ETF: DTEC則投資於乾淨能源、AI人工智能及機器人、大數據物聯網(IoT)等;SPDR Kensho智能移動ETF: XKST投資於自駕車等。這些類別的標的可做為你替代性投資的參考,他們也許可帶來比一般的ETF更高的報酬率,只是這些ETF成立時間短,多數都只有幾年的時間,持有的資產都只有數百萬美金的規模,管理費也比一般ETF為高,投資上建議還是先仔細評估。

加拿大國家退休金的十年平均年回報率是10%,反觀我們的勞動基金的投資績效:10年之平均報酬率3.28%。我在無痛退休這本書也指出,從民國94年到106年的13個年度內,新制勞工退休基金的投資績效,有6個年度是連最低保證收益率都達不到的。在2018年新制勞工退休基金更是虧損了423.8億元,收益率為負2.07%,是勞退新制開辦以來虧損最多的一年。如果2018年最低收益率以1.0541%(勞動基金運用局數據)來計算的話,光2018年國庫為此就必須要補足約640億。

因此上次有媒體採訪我對此事的看法,我才說新制退休應該比照香港強積金、新加坡退休金等,開放讓勞工自選標的、否則應該像某立委所提議的:設立專責機構,聘請專業人士做投資,而不是像現在每年招標委外做投資。如果有專責機構,你就可以像加拿大國家退休金這樣,看好某些長期趨勢做長期投資、創造更好的績效。而不是像現在只能做短期的投資,碰到市場行情不好就會大虧損。不過不管是勞保、公保這些社會保險年金,退休金等,它佔你退休後生活費來源,應該把它預估只占1/3左右,大部分的退休金來源還是你要自己做準備比較妥當。

明智理財網 https://ifacfp.com

預約免費財務規劃諮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aylor Liao的沙龍
22會員
57內容數
疫情帶來全球的災情,金融業也面臨轉型壓力,網銀蠶食傳統銀行大餅,數位經濟興起,金融從業人員只能走老路,只會銷售商品,無法去了解客戶更多需求? 如此一來可能終究會碰到職涯發展的瓶頸,怎麼做讓自己持續持盈保泰?本專題提供相關的探討。
Taylor Lia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20
有時碰到一些金融從業人員,跟他們提起財務規劃,他們會説:老師 您講的財務規劃我們都已經在做了,我就請問他們是怎麼做的:請問你有收費嗎?答:沒有,我都免費服務客戶。  如果你剛接觸財務規劃這領域, 你不一定要立即做收費諮詢。不過財務規劃跟一般的銷售是不一樣的, 有些公司在推廣財務規劃,不過他們的目的
Thumbnail
2023/09/20
有時碰到一些金融從業人員,跟他們提起財務規劃,他們會説:老師 您講的財務規劃我們都已經在做了,我就請問他們是怎麼做的:請問你有收費嗎?答:沒有,我都免費服務客戶。  如果你剛接觸財務規劃這領域, 你不一定要立即做收費諮詢。不過財務規劃跟一般的銷售是不一樣的, 有些公司在推廣財務規劃,不過他們的目的
Thumbnail
2023/09/10
有人寫信來問,什麼叫提供解決方案,它真的跟銷售不會有衝突? 首先要說的是:你不一定要跟我一樣跟客戶收諮詢顧問費,但是你可以財務規劃的方式,來運用在你的銷售流程中,這一定能夠讓你可以跟客戶建力信任感,也會增加你的銷售業績。因為這二個不會有衝突。以往業績導向的方式做銷售時,你可能背話術、盡量強調產品優點
Thumbnail
2023/09/10
有人寫信來問,什麼叫提供解決方案,它真的跟銷售不會有衝突? 首先要說的是:你不一定要跟我一樣跟客戶收諮詢顧問費,但是你可以財務規劃的方式,來運用在你的銷售流程中,這一定能夠讓你可以跟客戶建力信任感,也會增加你的銷售業績。因為這二個不會有衝突。以往業績導向的方式做銷售時,你可能背話術、盡量強調產品優點
Thumbnail
2023/09/04
不知道你工作做久了,會不會覺得有種無力感,這種無力感不是來自於公司待遇不佳,或是薪水太低等,而是來自於工作上無法施展的無奈。  工作上常覺得有種無力感? 例如説公司、單位一直要求業績,給的訓練都是過於簡化的資訊、話術等,只為了快速成交交;而你是希望跟客戶建立一種長期信任的關係,你比較喜歡依照客戶
Thumbnail
2023/09/04
不知道你工作做久了,會不會覺得有種無力感,這種無力感不是來自於公司待遇不佳,或是薪水太低等,而是來自於工作上無法施展的無奈。  工作上常覺得有種無力感? 例如説公司、單位一直要求業績,給的訓練都是過於簡化的資訊、話術等,只為了快速成交交;而你是希望跟客戶建立一種長期信任的關係,你比較喜歡依照客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時常在提醒,計算任何未來金額的時候,千萬不要忽略了通貨膨脹。3000萬這金額看起來很高,但考慮平均3%的通貨膨脹後,20年後的3000萬價值(購買力)約等於目前的1661萬,40年後的價值約等於目前的920萬,如果你的退休金目標是3000萬,換算下來,你還會覺得很多嗎? 我每每提到2000萬、30
Thumbnail
我時常在提醒,計算任何未來金額的時候,千萬不要忽略了通貨膨脹。3000萬這金額看起來很高,但考慮平均3%的通貨膨脹後,20年後的3000萬價值(購買力)約等於目前的1661萬,40年後的價值約等於目前的920萬,如果你的退休金目標是3000萬,換算下來,你還會覺得很多嗎? 我每每提到2000萬、30
Thumbnail
這是我在2018年寫的一些規劃紀錄,現在回過頭來看5年前的自己,想起當時我在醫院,以及整理退休前的財務規劃及焦慮的情景,還是記憶猶新。而當時設定的方案目標,也都逐步達成了,甚至超前很多。隨著時光飛逝,回顧這五年來自己的想法改變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對財務自由的認知也有很大的轉變,而在財務規劃配置上,
Thumbnail
這是我在2018年寫的一些規劃紀錄,現在回過頭來看5年前的自己,想起當時我在醫院,以及整理退休前的財務規劃及焦慮的情景,還是記憶猶新。而當時設定的方案目標,也都逐步達成了,甚至超前很多。隨著時光飛逝,回顧這五年來自己的想法改變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對財務自由的認知也有很大的轉變,而在財務規劃配置上,
Thumbnail
人生的路途上,許多人在職場、家庭、社會中傾注心血,卻沒有為自己的退休生活提早準備,鄰近退休時才開始尋找退休規劃師,或去上退休規畫課程,其實不必如此辛苦,快跟著Zoe了解退休規劃該怎麼做吧!
Thumbnail
人生的路途上,許多人在職場、家庭、社會中傾注心血,卻沒有為自己的退休生活提早準備,鄰近退休時才開始尋找退休規劃師,或去上退休規畫課程,其實不必如此辛苦,快跟著Zoe了解退休規劃該怎麼做吧!
Thumbnail
退休規畫也許部分人不會把它當成緊急的事來做,畢竟如果你25歲、30歲,退休對你來講還是幾十年後的事情,幹嘛要急著現在做,每個月存5, 000元當退休金? 這麼久以後的事情,倒不如把錢用來去日本看櫻花還實在點!
Thumbnail
退休規畫也許部分人不會把它當成緊急的事來做,畢竟如果你25歲、30歲,退休對你來講還是幾十年後的事情,幹嘛要急著現在做,每個月存5, 000元當退休金? 這麼久以後的事情,倒不如把錢用來去日本看櫻花還實在點!
Thumbnail
每個月只要存6000塊,成為千萬富翁不是夢? 直到我發現原來實踐財富自由其實沒這麼困難 所以想分享一下財務規劃的重要性 試著找出做事動機,簡化目標,設定數字, 也能「持之以恆」地實踐你一直想做卻未完成的事
Thumbnail
每個月只要存6000塊,成為千萬富翁不是夢? 直到我發現原來實踐財富自由其實沒這麼困難 所以想分享一下財務規劃的重要性 試著找出做事動機,簡化目標,設定數字, 也能「持之以恆」地實踐你一直想做卻未完成的事
Thumbnail
指數型基金的合理年化報酬並不高 投資人應該要有基本的認識,才不會被過高的報酬欺騙
Thumbnail
指數型基金的合理年化報酬並不高 投資人應該要有基本的認識,才不會被過高的報酬欺騙
Thumbnail
做對5件事,到死之前不必為錢煩惱!:買屋、基金、保險一次搞懂!運用10%薪水,幫自己存千萬退休金! 作者: 清水學 一本輕鬆易讀的理財書,投資理財的重點從來都不是去創造更高的報酬,或是研究更好更棒的投資方法。有時候注意一些小地方,雖說不能致富,但是肯定可以老有所終不必為錢煩惱! 作者提出以下五點建
Thumbnail
做對5件事,到死之前不必為錢煩惱!:買屋、基金、保險一次搞懂!運用10%薪水,幫自己存千萬退休金! 作者: 清水學 一本輕鬆易讀的理財書,投資理財的重點從來都不是去創造更高的報酬,或是研究更好更棒的投資方法。有時候注意一些小地方,雖說不能致富,但是肯定可以老有所終不必為錢煩惱! 作者提出以下五點建
Thumbnail
好多錢,引用自pexels  大綱: 1.第四章,讓人混淆的複利 (1)50歲開始每月存1萬的投資策略 2.第五章,致富與守財 (1)守財只有一種方法節儉跟偏執結合起來 (2)那當個守財奴好嗎? (3)傑西李佛摩的傳奇 本篇語音網誌收聽: https://sndn.link/willyf
Thumbnail
好多錢,引用自pexels  大綱: 1.第四章,讓人混淆的複利 (1)50歲開始每月存1萬的投資策略 2.第五章,致富與守財 (1)守財只有一種方法節儉跟偏執結合起來 (2)那當個守財奴好嗎? (3)傑西李佛摩的傳奇 本篇語音網誌收聽: https://sndn.link/willyf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