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險業防疫險慘賠千億 明年火險車險傷害險通通漲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防疫險保單就像一場豪賭

這兩年的新冠疫情,不僅讓人感到恐懼,也讓保險公司嗅到商機而推出防疫保單,去年就大賣數百萬張,產險業者在評估防疫政策預設的框架是認為疫情傳播程度及醫療量能有限,會感染確診、隔離甚至住院的也不會太多,所以推出各式防疫保單想大賺一筆。後來本土疫情升溫後,民眾開始搶購防疫保單,搶購熱潮比起「中華電信499吃到飽之亂」更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隨著政府防疫政策的調整,傾向與病毒共存,確診與居家療護的標準越來越寬鬆,讓產險業者反而賠率大增,停售也來不及,每個月都是超過百億的理賠支出,虧到可能過去10年的保費收入,全都打了水漂。

回到最初 產險公司打什麼算盤

在去年甚至前年,台灣防疫管控嚴格,小心的將病毒阻絕於境外,但是須付出經濟停頓的代價,除了受影響的產業及造成民眾生活不便,想要不受病毒侵擾,也是當時政府與人民的共識。因為政府滴水不漏式的管控,保險公司依照當時的風險程度設計出防疫保單,就算是去年5月的三級警戒,確診比例也仍低,主管產險的金管會也贊同及暗示產險業者要推出符合民眾需求的保單,給民眾保障,雖然後來新收的保單,其保額也下降,但是後來又發生前一年的保單保證續保問題,禍不單行,雖然保費收了不少,還發生需好幾個月才能消化保單收件量,後來防疫政策的放寬,卻變成產險業者從一開始想大賺一筆,最後變成須賠到脫褲的慘況。

政府防疫政策調整牽動理賠條件

政府鑑於嚴格封鎖太久,經濟無法承受,且新變種病毒取代原始病毒,而傳播力大增難以徹底防堵,在衡量大部分病例都輕症的考量下,後來政策轉為與病毒共存,並放寬認定及照護標準,感染人數自此飆升,加上居家隔離也等同住院須賠付,寬鬆的條件讓許多投保防疫險的民眾在隔離與確診後爽領理賠,而主導防疫政策調整的政府態度是「該理賠就理賠」,也就是等於理賠條件是跟著防疫政策走,產險業者通常推出產品都會依理賠率精算費率與理賠條件,隨著理賠條件跟政策走且越來越寬鬆的狀況下,也難怪產險業者很難止血,而最近新的「隔離0+7」的全自主健康管理政策,才讓原本掉入黑暗深淵的產險業者看到一線曙光。

產險業者大失血 後遺症也浮現

產險業者從一開始想趁著疫情推出相關保單可以大賺一票,後來因為政策改變,賠付條件變得寬鬆,反倒變成大量失血慘賠,累計至今,所有業者相關保理賠金額已經逼近千億,達保費收入10多倍,也讓好幾間產險公司必須辦理現金資增,向投資人借錢,目前整體看起來,應該不至於有保險公司倒閉的狀況發生,最差狀況就是增資不順的話被收購併購,但此次的防疫保單之亂除了讓產險公司慘賠之外,後續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賠光了過去10多年的保費收入,雖然讓許多拿到理賠金的保戶覺得賺到了,但是對大多數的保戶來說,可不是件好事,保險公司賠錢,保險公司的保險公司,也就是再保公司一樣也慘賠,有消息指出,明年開始,許多保險公司將會把多種保險費率往上提升,也就是保費會變貴。

保費全面上漲 民眾荷包變更瘦

每當有廣泛理賠大事件發生後,例如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2001年納莉颱風等重大災害後,產險業都會有一波漲價潮,再保公司的費率調漲,保險公司成本上升,加上產險業自有資本大幅下降,未來風險偏高,所以現有商品可能會調整到適足費率再賣,尤其是過往讓保戶覺得便宜佛心,損率較差的商品,可能就乾脆停賣,另外像一些理賠風險較高的火險、傷害險、車險等,明年恐都將出現漲費潮,保戶的荷包將會變更瘦了。
----------------------------------------------------
※目前僅顯示部分內容,想看完整文章嗎?
請轉至主站加入會員閱讀 https://maotalkin.co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會員
64內容數
一起用聰明理財又省時的方法來避免走錯冤枉路,理財永遠不嫌晚,難在踏出第一步,持續走在正向道路,財富自由的生活就會在前方招手。 此處是貓頭鷹理財筆記的副站,若要觀看完整內容,請移駕到主站並加入免費會員即可。網址 :https://maotalkin.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貓頭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理財商品很多種,國人愛存錢,最喜歡的其中之一就是「儲蓄險」,最吸引人的優點就是穩,能在如20年約定期滿後拿回本金還有利息賺,也有保險保障,看似一兼二顧,對於不想或不知道找其他投資方式來讓資金成長的人的確很有吸引力,但儲蓄險看似穩,但仍然「有風險」,而且只適合少數族群,並非適合大部分的人理財方式。
一般人買東西可能都會貨比三家,看哪邊便宜、超值或功能比較好,因為這些東西還算容易理解,也容易用生活經驗去判斷,但是在面對投資的陌生領域,通常又採取超保守或是相信親友、相信「專家」的建議,尤其是投資型保單理財產品,常常踩雷而不自知,等到大虧後才驚醒,後悔莫及,這樣的事件也在新聞版面層出不窮。
50-60歲的退休族在面臨晚年的退休生活時,希望財富能夠增長,又能月月領錢,創造現金流的產品,股票風險大,有些人會轉而考慮買購買保險商品,而投資型保單就是「理想」的標的之一,也有業者推出身故保本、月月撥回現金的保單,甚至還出現「雙撥回」的產品,但容易造成「誤會」,金管會之後會嚴審此類商品,問題出在哪
由於台灣教育中除了大學財經相關系所外,從小到大都沒有理財教育課程,在理財知識及行為上常常會走錯路或掉入陷阱,理財及投資方法很多種,不見得一種方法適合所有人,或是不能混和運用,多吸收相關正確的理財知識,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法很重要,常見的理財投資工具有哪些?自己又適合哪幾種呢?
這陣關於疫情的新聞,最具爭議的恐怕就是「防疫保單之亂了」,保險業者面對之前疫情不嚴重時立下的寬鬆賠付條件,雖然剛開始樂收蜂擁的而來的保單與保費,現在卻因確診數飆升,面臨每天賠付5000萬以上的壓力,有人說這是場賭局,當莊家的保險業者輸到脫褲,但虧最大的卻可能一般保戶與全民。
保險種類多,哪些該保?哪些該把錢花在刀口上?一般人除非自己有興趣研究,否則大多是聽親戚朋友當保險業務的推薦,有良心的會真的依照保險原則給建議,有的卻只是想賺取高額佣金,尤其是終身險與定期險兩種保障與保費落差很大的險種,保錯不是保障不足,不然就是未來繳不起保費,不可不慎。
理財商品很多種,國人愛存錢,最喜歡的其中之一就是「儲蓄險」,最吸引人的優點就是穩,能在如20年約定期滿後拿回本金還有利息賺,也有保險保障,看似一兼二顧,對於不想或不知道找其他投資方式來讓資金成長的人的確很有吸引力,但儲蓄險看似穩,但仍然「有風險」,而且只適合少數族群,並非適合大部分的人理財方式。
一般人買東西可能都會貨比三家,看哪邊便宜、超值或功能比較好,因為這些東西還算容易理解,也容易用生活經驗去判斷,但是在面對投資的陌生領域,通常又採取超保守或是相信親友、相信「專家」的建議,尤其是投資型保單理財產品,常常踩雷而不自知,等到大虧後才驚醒,後悔莫及,這樣的事件也在新聞版面層出不窮。
50-60歲的退休族在面臨晚年的退休生活時,希望財富能夠增長,又能月月領錢,創造現金流的產品,股票風險大,有些人會轉而考慮買購買保險商品,而投資型保單就是「理想」的標的之一,也有業者推出身故保本、月月撥回現金的保單,甚至還出現「雙撥回」的產品,但容易造成「誤會」,金管會之後會嚴審此類商品,問題出在哪
由於台灣教育中除了大學財經相關系所外,從小到大都沒有理財教育課程,在理財知識及行為上常常會走錯路或掉入陷阱,理財及投資方法很多種,不見得一種方法適合所有人,或是不能混和運用,多吸收相關正確的理財知識,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法很重要,常見的理財投資工具有哪些?自己又適合哪幾種呢?
這陣關於疫情的新聞,最具爭議的恐怕就是「防疫保單之亂了」,保險業者面對之前疫情不嚴重時立下的寬鬆賠付條件,雖然剛開始樂收蜂擁的而來的保單與保費,現在卻因確診數飆升,面臨每天賠付5000萬以上的壓力,有人說這是場賭局,當莊家的保險業者輸到脫褲,但虧最大的卻可能一般保戶與全民。
保險種類多,哪些該保?哪些該把錢花在刀口上?一般人除非自己有興趣研究,否則大多是聽親戚朋友當保險業務的推薦,有良心的會真的依照保險原則給建議,有的卻只是想賺取高額佣金,尤其是終身險與定期險兩種保障與保費落差很大的險種,保錯不是保障不足,不然就是未來繳不起保費,不可不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規避風險是必要的,不只是投資上的風險,還有身體健康狀況也是一種風險,任何一種嚴重的疾病都很可能會造成你的收入中斷,或減少你每年可以投資的金額。 而在所有保險類別中,最容易第一個被想到的就是死亡理賠型的保險,有分為意外險與壽險,所謂的意外險指的是,當死亡的原因是因為意外所
台灣人壽開了第一槍,將規則改為,一年一約,且不保證續保,至於其它公司是否會跟進,還需觀望, 但若走向是如此,不但保險業務更難生存了,對保戶也是相當不利。 在事故發生之後,更需保險的時候,保險公司有絕對權力拒保。 例如罹癌後,也許就不續保,之後可能的癌症復發、移轉,就沒了保險保障 (這邊指的是實
Thumbnail
7月1日起,多項保險改革將啟動,有包含分紅保單、失能險、電動車專屬保險等保險將進行改革。疾病失能險將停售!
這幾天看到的新聞, 覺得這個新聞最離譜了, 坦白講我是一個很有保險觀念的人, 我18歲就幫自己保了一個保險, 後來不夠又多多少少增加了1點, 我覺得這個政府的想法真的很奇怪, 大家投保就是要分散風險, 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面, 就像投資一樣不要把全部的錢壓在一個股票或者是一個基金身
Thumbnail
在人生中面臨各種未知風險時,保險是一種重要的退路。然而,保險的選擇需要仔細考慮,不要因一時衝動而買下貴重的保單。文章提醒了人們不要花太多錢在保險上,保障、保費、理財的個別重要性需要分清楚,選擇低保費高保障的保險。這樣的選擇能夠真正轉嫁人生中的各種未知風險。
Thumbnail
幾乎所有買保險的人都會規劃醫療險,醫療險不外乎理賠病房、手術、雜費等,保單上額度都寫得很漂亮,但實際理賠真的是這樣嗎? 看懂條款!到底雜費是什麼?   「住院醫療費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雜費,在一般認知中,醫療雜費就是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像是藥物、耗材或是手術特殊材料,但是有些我們認為應該要賠
Thumbnail
台灣人愛買保險,有人喜歡買保險來存錢,也有人喜歡買保險當投資,新聞就報導2021年我國保險滲透率達14.8%,是全球第三名。因此,許多人是把保險當作財產來看,在晚年時就希望保險先給子女,其中一個方法是就是變更要保人。但是,許多人忽略變更要保人有贈與稅的問題。
Thumbnail
隨著保險市場的不斷演進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2024年的保險產品呈現出顯著的趨勢和變化。本報告基於最新數據,對台灣保險市場的熱門品牌和產品進行深入分析,探討消費者偏好的轉變和市場趨勢。
Thumbnail
前幾天收到國防部國家級警報簡訊通知,引起許多人關注與討論。 假設真的發生戰爭、要打仗的話,保險會理賠嗎?【InsKeeper 保險管家】告訴你,答案就在你買的保單條款裡!不少人認為戰爭保險不會理賠,實際上,針對戰爭造成的事故,部分險種仍會理賠。
Thumbnail
保險是幾乎每個人都會規畫購買的商品,長年累積下來的保額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大約每人一年2~3萬元,都可以快閃日本一趟了,但大家往往對於保障內容不甚了解,甚至要申請理賠時,才知道不在保單範圍之內。只有你才會最在意自己的錢,讓家庭的收入發揮最大的價值,下面列舉了九項保險概念,讓你不再被動接收保險業務員
Thumbnail
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規避風險是必要的,不只是投資上的風險,還有身體健康狀況也是一種風險,任何一種嚴重的疾病都很可能會造成你的收入中斷,或減少你每年可以投資的金額。 而在所有保險類別中,最容易第一個被想到的就是死亡理賠型的保險,有分為意外險與壽險,所謂的意外險指的是,當死亡的原因是因為意外所
台灣人壽開了第一槍,將規則改為,一年一約,且不保證續保,至於其它公司是否會跟進,還需觀望, 但若走向是如此,不但保險業務更難生存了,對保戶也是相當不利。 在事故發生之後,更需保險的時候,保險公司有絕對權力拒保。 例如罹癌後,也許就不續保,之後可能的癌症復發、移轉,就沒了保險保障 (這邊指的是實
Thumbnail
7月1日起,多項保險改革將啟動,有包含分紅保單、失能險、電動車專屬保險等保險將進行改革。疾病失能險將停售!
這幾天看到的新聞, 覺得這個新聞最離譜了, 坦白講我是一個很有保險觀念的人, 我18歲就幫自己保了一個保險, 後來不夠又多多少少增加了1點, 我覺得這個政府的想法真的很奇怪, 大家投保就是要分散風險, 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面, 就像投資一樣不要把全部的錢壓在一個股票或者是一個基金身
Thumbnail
在人生中面臨各種未知風險時,保險是一種重要的退路。然而,保險的選擇需要仔細考慮,不要因一時衝動而買下貴重的保單。文章提醒了人們不要花太多錢在保險上,保障、保費、理財的個別重要性需要分清楚,選擇低保費高保障的保險。這樣的選擇能夠真正轉嫁人生中的各種未知風險。
Thumbnail
幾乎所有買保險的人都會規劃醫療險,醫療險不外乎理賠病房、手術、雜費等,保單上額度都寫得很漂亮,但實際理賠真的是這樣嗎? 看懂條款!到底雜費是什麼?   「住院醫療費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雜費,在一般認知中,醫療雜費就是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像是藥物、耗材或是手術特殊材料,但是有些我們認為應該要賠
Thumbnail
台灣人愛買保險,有人喜歡買保險來存錢,也有人喜歡買保險當投資,新聞就報導2021年我國保險滲透率達14.8%,是全球第三名。因此,許多人是把保險當作財產來看,在晚年時就希望保險先給子女,其中一個方法是就是變更要保人。但是,許多人忽略變更要保人有贈與稅的問題。
Thumbnail
隨著保險市場的不斷演進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2024年的保險產品呈現出顯著的趨勢和變化。本報告基於最新數據,對台灣保險市場的熱門品牌和產品進行深入分析,探討消費者偏好的轉變和市場趨勢。
Thumbnail
前幾天收到國防部國家級警報簡訊通知,引起許多人關注與討論。 假設真的發生戰爭、要打仗的話,保險會理賠嗎?【InsKeeper 保險管家】告訴你,答案就在你買的保單條款裡!不少人認為戰爭保險不會理賠,實際上,針對戰爭造成的事故,部分險種仍會理賠。
Thumbnail
保險是幾乎每個人都會規畫購買的商品,長年累積下來的保額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大約每人一年2~3萬元,都可以快閃日本一趟了,但大家往往對於保障內容不甚了解,甚至要申請理賠時,才知道不在保單範圍之內。只有你才會最在意自己的錢,讓家庭的收入發揮最大的價值,下面列舉了九項保險概念,讓你不再被動接收保險業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