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變更要保人時的贈與稅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灣人愛買保險,有人喜歡買保險來存錢,也有人喜歡買保險當投資,新聞就報導2021年我國保險滲透率達14.8%,是全球第三名。因此,許多人是把保險當作財產來看,在晚年時希望保險先給子女,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變更要保人。

但是,許多人忽略變更要保人有贈與稅的問題,也因此新聞常報導民眾變更要保人被課贈與稅的案例。這篇文章是談變更要保人的贈與稅問題: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284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趨吉避凶的法律思維課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4K會員
184內容數
將繁雜難懂的法律專業知識,透過淺顯易讀的文章讓你了解問題並應用觀念,讓大家都能逐步建立正確生活法律的觀念,自然能夠選擇「趨吉避凶」的行為模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篇很實用,謝謝P律師~
P律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隨著年紀增長,身邊越來越多親朋好友有繼承問題,因此有遺產稅問題。關於遺產稅問題,其中一個麻煩問題,就是:碰到其他繼承人不繳遺產稅。本篇文章來談談在法律上,碰到其他繼承人不繳遺產稅怎麼辦?
一月在《法官的日常》簽書會時,有讀者現場問我怎麼預防詐騙?第一,我說現在詐騙集團真的很會蒐集個資,我前陣子接到詐騙電話,詐騙集團連我用什麼電信與刷哪張信用卡都知道。在這樣情況下,平常就是保護好自己的個資,甚至有必要對沒有保護好個資的企業要求賠償....
最近遇到二個民眾不知道的民事訴訟法問題,對民眾權益影響很大但許多人不知道,分享如文。
這二週身邊許多朋友都領到年終獎金了,有朋友領了快一年的年終獎金,也有朋友沒有領到年終獎金。有朋友問我:老闆可以不給年終獎金嗎?老闆不給年終獎金,可以告他嗎?
一位朋友被公司通知調職,公司要他不用交接隔天調動職位,他問我:公司調職有所謂預告期間嗎?
服務業要做生意,除非自有店面,否則大多租店面開店。在多數情況下,房東和承租業者都是簽定期租約。如果業者生意不好,就會面臨一個問題:生意不如預期,可以提早終止租約嗎?當遇到業者問終止店面租約的問題,我第一個建議是請業者拿出租約來確認條款。看租約有沒有約定承租業者於期限屆滿前可以終止契約。
隨著年紀增長,身邊越來越多親朋好友有繼承問題,因此有遺產稅問題。關於遺產稅問題,其中一個麻煩問題,就是:碰到其他繼承人不繳遺產稅。本篇文章來談談在法律上,碰到其他繼承人不繳遺產稅怎麼辦?
一月在《法官的日常》簽書會時,有讀者現場問我怎麼預防詐騙?第一,我說現在詐騙集團真的很會蒐集個資,我前陣子接到詐騙電話,詐騙集團連我用什麼電信與刷哪張信用卡都知道。在這樣情況下,平常就是保護好自己的個資,甚至有必要對沒有保護好個資的企業要求賠償....
最近遇到二個民眾不知道的民事訴訟法問題,對民眾權益影響很大但許多人不知道,分享如文。
這二週身邊許多朋友都領到年終獎金了,有朋友領了快一年的年終獎金,也有朋友沒有領到年終獎金。有朋友問我:老闆可以不給年終獎金嗎?老闆不給年終獎金,可以告他嗎?
一位朋友被公司通知調職,公司要他不用交接隔天調動職位,他問我:公司調職有所謂預告期間嗎?
服務業要做生意,除非自有店面,否則大多租店面開店。在多數情況下,房東和承租業者都是簽定期租約。如果業者生意不好,就會面臨一個問題:生意不如預期,可以提早終止租約嗎?當遇到業者問終止店面租約的問題,我第一個建議是請業者拿出租約來確認條款。看租約有沒有約定承租業者於期限屆滿前可以終止契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每個人的生活狀態都不相通,即便是同住家中的血緣至親也不一樣,唯一相同的就是每個人都公平的擁有一天24小時,我們在相同的時間巡迴裡過著不同的人生。但無論是實際作為或是心理狀態,只要一點點的改變都能夠讓這一天往不同的方向前進,這就是改變的力量!
許多高資產家,為了在財富傳承上降低遺產或贈與稅,多會在保單以變更要保人的方式轉移給下一代,但這行為己被視為一種財產移轉行為。
Thumbnail
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若被繼承人在死亡前兩年內變更保單的要保人,則該保單的價值需要計入遺產總額,從而課遺產稅。
Thumbnail
撤銷詐害債權及債權人之代位權,應該算是民法債編保全章節中,最重要的兩個法條了。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統一見解認為「執行法院於必要時,得核發執行命令終止債務人為要保人之人壽保險契約,命第三人保險公司償付解約金」,於上述大法庭裁定統一見解後,在保險專業學習上,更不能忽略上開兩個法條之運用。
摘要 在使用保單時,須注意三種稅、三欄位、和三個時間點,才不會到時候才知道要繳一堆稅 三種稅: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 所得稅,例如投資型保單中,若有海外基金收益,應列為海外所得 贈與稅,當保單中的要保人和受益人不同,或是變更要保人時,會被課贈與稅 遺產稅,死亡保險給付不計入遺產總額,但
不少父母基於儲蓄或理財規劃,會幫子女買儲蓄險,或是幫子女買壽險,之後要把要保人改為子女時,一定要留意贈與稅的問題。
因現在利變型保單,壽險比大幅增加,所以滿期即保本,還有不輸定存利率的時代已不復存,當儲蓄險回歸到保險本質上,這商品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存在的意義是肯定有的,可用來當作壽險規劃、稅源預留、資產分配等等..... 這邊只提壽險規劃,其餘稅務議題,未免我一向的用字不精確,而造成誤導社會大眾的
Thumbnail
台灣人愛買保險,有人喜歡買保險來存錢,也有人喜歡買保險當投資,新聞就報導2021年我國保險滲透率達14.8%,是全球第三名。因此,許多人是把保險當作財產來看,在晚年時就希望保險先給子女,其中一個方法是就是變更要保人。但是,許多人忽略變更要保人有贈與稅的問題。
傳統社會總是覺得買保險就像是招惹厄運,或者只是因為人情才被迫去購買。雖然現在大家對風險的警覺性逐漸提高,也漸漸明白保險的道理和必要性,但對於具體的保障內容和數字依然感到有些模糊。 不過在深入了解保障內容和數字之前,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保險到底是什麼? 保險的本質對我們來說就像是財務的後盾,當風險發生
理財工具沒有好不好,只有適不適合 股票、債券、不動產、貴金屬、虛擬貨幣 ETF、期貨、選擇權、REITS、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每個人的生活狀態都不相通,即便是同住家中的血緣至親也不一樣,唯一相同的就是每個人都公平的擁有一天24小時,我們在相同的時間巡迴裡過著不同的人生。但無論是實際作為或是心理狀態,只要一點點的改變都能夠讓這一天往不同的方向前進,這就是改變的力量!
許多高資產家,為了在財富傳承上降低遺產或贈與稅,多會在保單以變更要保人的方式轉移給下一代,但這行為己被視為一種財產移轉行為。
Thumbnail
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若被繼承人在死亡前兩年內變更保單的要保人,則該保單的價值需要計入遺產總額,從而課遺產稅。
Thumbnail
撤銷詐害債權及債權人之代位權,應該算是民法債編保全章節中,最重要的兩個法條了。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統一見解認為「執行法院於必要時,得核發執行命令終止債務人為要保人之人壽保險契約,命第三人保險公司償付解約金」,於上述大法庭裁定統一見解後,在保險專業學習上,更不能忽略上開兩個法條之運用。
摘要 在使用保單時,須注意三種稅、三欄位、和三個時間點,才不會到時候才知道要繳一堆稅 三種稅: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 所得稅,例如投資型保單中,若有海外基金收益,應列為海外所得 贈與稅,當保單中的要保人和受益人不同,或是變更要保人時,會被課贈與稅 遺產稅,死亡保險給付不計入遺產總額,但
不少父母基於儲蓄或理財規劃,會幫子女買儲蓄險,或是幫子女買壽險,之後要把要保人改為子女時,一定要留意贈與稅的問題。
因現在利變型保單,壽險比大幅增加,所以滿期即保本,還有不輸定存利率的時代已不復存,當儲蓄險回歸到保險本質上,這商品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存在的意義是肯定有的,可用來當作壽險規劃、稅源預留、資產分配等等..... 這邊只提壽險規劃,其餘稅務議題,未免我一向的用字不精確,而造成誤導社會大眾的
Thumbnail
台灣人愛買保險,有人喜歡買保險來存錢,也有人喜歡買保險當投資,新聞就報導2021年我國保險滲透率達14.8%,是全球第三名。因此,許多人是把保險當作財產來看,在晚年時就希望保險先給子女,其中一個方法是就是變更要保人。但是,許多人忽略變更要保人有贈與稅的問題。
傳統社會總是覺得買保險就像是招惹厄運,或者只是因為人情才被迫去購買。雖然現在大家對風險的警覺性逐漸提高,也漸漸明白保險的道理和必要性,但對於具體的保障內容和數字依然感到有些模糊。 不過在深入了解保障內容和數字之前,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保險到底是什麼? 保險的本質對我們來說就像是財務的後盾,當風險發生
理財工具沒有好不好,只有適不適合 股票、債券、不動產、貴金屬、虛擬貨幣 ETF、期貨、選擇權、REITS、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