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猶不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稽核風險評估時, 稽核抽樣合理比率是大家很常討論的議題 。在集團裡原則上係由總公司依照集團前年度執行結果跟預估風險, 訂出一個全部分公司一樣的比例, 例如1-5%樣本對大型組織是能適度反映營運執行狀況, 也是有些份量的稽核工作; 但對小型組織如台灣, 抽樣數明顯太少, 常不具代表性, 稽核恐淪為形式 。

Audit preparation

Audit preparation

在INSEAD 上稽核課時,一群專家也沒能定出一個大家都滿意的標準,難度可見一斑!不過我對某公司法規遵循長的建議倒是有不同的看法,他提到增加稽核抽樣比例到15-20%可以有效制止員工犯錯,乍聽之下好像合理,對呀, 如果員工知道做錯很高比率會被抓到, 應該就不敢了吧!但稽核畢竟是內控6環之一,我相信它的目的是改善而不是威嚇,那麼高強度的稽核豈不是會對執行捉襟見肘,員工違反規定原因不一定是故意, 有可能是不了解規定或規定不合時宜等, 而且這無疑是對員工表現是投下不信任彈,更遑論需要這樣異常手段, 通常代表公司內控出問題,應該刨地挖根去了解背後原因,而不是丟給稽核「共業保證」!

我在某間公司擔任商業道德跟法規遵循時,總經理提出要將業務合作夥伴的業務推廣案件稽核抽樣比例放大到25%, 剛接任的我雖然不解(新就任不好一開始跟管理階層"談大道理"),還是安排了,然後發現,25%的抽樣下,稽核結果是25%的25%錯誤(違規), 我們馬上進一步了解,發現對規範不了解是主因,雙邊沒有很好溝通管道,少數才是市場因素跟人員道德問題!在我們嘗試了固定訓練,雙方定期會議(不只有業務行銷參加),狀況有了改善,我們再慢慢把抽樣比例拉低。

所以多少才合理? 我相信還是沒人能清楚界定楚河漢界, 應該以個別公司的過往紀錄跟風險來全面考量, 而不是一昧增強抽樣,耗損資源更傷了員工的信任,得不償失!

stretched thin 捉襟見肘

如果老闆在你工作時, 老是指指點點, 甚至拉著你的衣袖, 你要如何有效達成使命?

https://youtu.be/zokwFVnIFok

avatar-img
奧荷小姐的修練花園的沙龍
9會員
3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當你找工作時,你會仔細看公司的願景跟策略嗎?你會了解管理階層風格嗎?你會調查公司在同業的風評嗎?甚至觀察公司目標設定嗎? 本文想跟大家分享當時遇到的一些案例,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雪山崩塌, 每片雪花都有責任嗎? 當公司ˊ反規定, 你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是不為五斗米折腰? 這是我的親身經歷跟大家分享!
除了違反規定的員工, 主管的不作為是否也有責任? 分享一個活動跟應酬費用申請案例來檢討"商業道德責任"!
今天來談個我最常遇到的檢舉之一, "感情忠誠度"問題! 商業道德部也要管這個? 當然不是呀 , 不過你看過有人能公私德兩面分明, 私下又偷又貪, 公事清廉無暇? 我們來省視一下"商業道德"原由跟界線吧!
你ˋ相信性善或性惡, 還是性有善有惡? Netflix 的食人麼達默針對到底他是天生惡魔還是後天造成的連續殺人犯? 不過這裡不是推薦追劇的啦, 而我也不是精神科或腦科學專家, 只是想透過分享在職場遇到公司違規案例, 來思考公司員工違反規定的背後可能因素跟影響!
這不是一篇仇富文, 也不是貶低富家後輩文, 我想要思考的工作熱忱, 甚至是選錯職場的代價!
當你找工作時,你會仔細看公司的願景跟策略嗎?你會了解管理階層風格嗎?你會調查公司在同業的風評嗎?甚至觀察公司目標設定嗎? 本文想跟大家分享當時遇到的一些案例,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雪山崩塌, 每片雪花都有責任嗎? 當公司ˊ反規定, 你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是不為五斗米折腰? 這是我的親身經歷跟大家分享!
除了違反規定的員工, 主管的不作為是否也有責任? 分享一個活動跟應酬費用申請案例來檢討"商業道德責任"!
今天來談個我最常遇到的檢舉之一, "感情忠誠度"問題! 商業道德部也要管這個? 當然不是呀 , 不過你看過有人能公私德兩面分明, 私下又偷又貪, 公事清廉無暇? 我們來省視一下"商業道德"原由跟界線吧!
你ˋ相信性善或性惡, 還是性有善有惡? Netflix 的食人麼達默針對到底他是天生惡魔還是後天造成的連續殺人犯? 不過這裡不是推薦追劇的啦, 而我也不是精神科或腦科學專家, 只是想透過分享在職場遇到公司違規案例, 來思考公司員工違反規定的背後可能因素跟影響!
這不是一篇仇富文, 也不是貶低富家後輩文, 我想要思考的工作熱忱, 甚至是選錯職場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