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当前A股表现低迷的内外部因素

这是九月下旬A股连续阴跌时做的一个小结,大部分因素一个月后来看依然适用,略作整理后发出。
当前市场低迷由外部内部因素共同造成。其中外部因素可以约等于美国因素:
1.20年以来的疫情冲击让美联储重启了宽松货币政策,同时政府提供了相对优渥的对民/对企福利政策,失业率维持低位。以上两者导致需求旺盛。
2.中美关系恶化为代表的全球化倒退和碳中和的推进这两大因素导致全球性的供给不足,这种供给不足主要由中国制造产品外销受阻为表现形式。当然各种针对中国的行业政策也是中美关系恶化的结果。
3.上述1+2=供不应求,这造成了21年以来的美国通胀走高。21年全年,联储没有采取什么行动抑制通胀,鲍威尔一直强调通胀是暂时的。即使到了22年不得不开始通过加息和缩表抑制通胀,联储加息的力度和持续性依旧多次受到市场质疑, “23年开启降息周期”这样的市场预期出现了不止一次。
4.直到今年八月底的JH会议联储才坚定了强力控制通胀的决心,鲍威尔直言可以接受加息带来的经济衰退,打消了市场对加息周期会很快结束的幻想。以上外部因素最终落到了联储会坚定加息抑制通胀上。这导致对美元资金而言,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吸引力下降(人民币计价资产相对贬值),尤其是新兴市场的科技类高估值成长股。具体到中国,因为北向资金也偏爱配置一些龙头价值股,所以茅台平安这些难以被归类为成长股的股票表现也不好。
那么科技股估值下杀,国内资金是不是会切换到业绩更稳定,估值被低估的价值股呢?这是年初以来相当一部分市场参与者的预期。这就要提到和前面外部因素对应的内部因素了:
1.21年末政府提出的5%GDP增长目标直到二季度末才不再坚持,这导致整个上半年市场都在预期金融、地产、基建是否会享受更强力的政策刺激,以补全消费和出口在今年的缺口,这一预期最终在上半年GDP数据发布后落空。一方面是预期中的强劲刺激政策没有出现,另一方面截至三季度3.0%的增长率和冬季可能的疫情反复已经让市场对今年的经济数据不会抱有反弹心态。
2.地产非但没迎来再一次的托底政策,反而迎来了断贷潮。虽然断贷本身的影响或许能够被控制,但它对市场信心的冲击很强,导致三季度在成长股明显持续性不足的情况下资金依然不愿意配置地产及稳增长概念。九月底出台了一揽子针对地产的所谓利好政策,但基本被解读为托底式的,在居民对自身未来收入增长和国家经济增速(房价上涨的核心因子)预期未提升的情况下,托底式政策难以刺激地产交易。
3.市场对重要会议后政治局面的估计。连任以后会不会继续强化现有政策?对外会不会尝试复制俄的风格?和美的对抗(主要集中在台湾)会演化到哪种激烈程度?市场对地缘政治冲突是高度厌恶的,俄乌开战时的市场表现以及中美审计底稿问题出现时的市场表现都是佐证。
在以上内外因素影响下,A股表现低迷看似合理。但仍需要留意的是,目前无论交易量还是两融余额均已在九月末十月初的低点开启缓慢回升,市场隐隐出现了回暖的苗头。在重要会议闭幕后,市场也积极在寻找可能的新主线方向,包括医疗、计算机、高端制造、军工等领域。出于悲观的角度,下一个“A股摆脱不了3000点”的预测然后坐而看戏是简单的,但A股市场确实聚集了一批脚踏实地,每天看盘交易参与市场的乐观者,在市场普遍悲观的环境下,可能的转变极有可能被这些乐观者发现并把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