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班課程心得】Philip 教授談:學術研究能力的建立不同國家學習、研究經驗分享
▌
1. 邏輯,概念化的演變,決定科學研究的概念。是以,進行科學研究時,應該先行強化邏輯概念的正確性,以及相關推導的邏輯順序性。然而邏輯概念的推廣性,可能可在思索。特別是在人文以及社會科學領域,作為主體的價值以及道德價值判斷,往往無法使用邏輯式推演進行論證。
2. 英語只是一種溝通工具,建立溝通的基礎。並非學術研究的全部,但是掌握了英語的使用權,某種程度上也掌握了學術的話語權,所以在學習以及應用的同時,所應該考慮的是使用英語的溝通性,而非正確性,先讓自己可以被理解,爾後強調正確性。
3. 文獻探討以及研究方法對於研究成果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在進行研究方法的討論時,應先討論文獻研究的現況,了解到目前的研究現況之後,才能夠對於目前的研究現況有所掌握,掌握到現有的研究方法才能夠有所突破。
▌
4. 科學研究者於研究時應盡量沒有偏見,特別是針對研究成果,而應針對現象或者實驗結果做出相對應解釋。
5. 運動科學研究者應著重在創造知識,以及如何利用創造性知識來進而影響政策,影響民眾,最後再循環回創造知識,創造知識的正向循環論證。
6. 預先設定化的結果假設,將會某種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的正確性以及應用性。也就是所謂的先射箭再畫靶的研究方式,如何創造出先畫靶再射箭的研究方式,將可以緩解若干目前運動科學研究的困境。
▌
7. 研究成果以及相關資料不應該只是用來符合個人對於研究的設定,而應該是基於相對客觀的研究成果展現。
8. 「真實」或者「錯誤」,以及「較強」以及「較弱」的結果呈現,應該就研究的脈絡性來決定。
9. 研究假設以及有效性應該嚴格進行定義,方可進行後續研究,以強化後續結果以及結論的正確性。
▌陳映竹 ▌ (Chen, Ying-Chu), Ph.D. Student, M.S., M.A., CSCS*D, ACSM-EP-C.
▌聯絡資訊 ▌
E-mail : isame4@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