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渡維港的天星小輪,疫情與新MRT夾擊,百年渡輪即將終結歷史任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船泊岸,鐘聲響起,沿著防滑加工過的紅橋,落船倉,扳動雙向椅背。強風之時,小輪的煤油味特別明顯,若從碼頭上房俯瞰,能看到頂上煙囪冒出自19世紀以來未曾休止的裊裊烏煙。
「篤篤篤篤」的引撆聲是電車以外,維城的聲音記憶。最近人流稀落,平常那些斥喝孩子的家長、英文人普通話人靜了音,才忽然發覺引撆聲這麼令人安心。

渡海輪

天星小輪創辦人米泰華拉(Dorabjee Naorojee Mithaiwala)是拜火教徒,印度巴斯人。
米泰華拉最初以廚師身份來到香港,後來創辦「九龍渡海小輪公司」,營運往來尖沙咀與中環的輪渡航班。因為天星小輪第一艘船「曉星號」之故,渡輪都以「星」字命名。
1898年5月,吉席.保羅.遮打(Sir Catchick Paul Chater)收購並改名為天星小輪,一直延續至今。
白色代表天,綠代海,上天下海,將天與海融合。|Photo by Houses Cheung ω Z6 II+ Z 24–70mm f/4
1980年代以前,航運是香港巿民過海的主要交通模式。回到19世紀米泰華拉身處的香港,其時港島道路尚未開通,陸上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車、橋,香港又是個山多平地少的島嶼,可想而知,速度不會很快。
人們習慣從中上環(維多利亞城)藉海路來往香港仔、筲箕灣等島嶼各處。天星小輪便順理成章包攬中環到尖沙咀的航運業務。
海運優勢一直到1980年代地下鐵路通車才大幅度扭轉。此前,人車往來港島均要靠渡輪服務。現今九龍佐敦的「渡船角」從前便是其中一條航道及碼頭。陳浩基《1367》也描寫過汽車在渡船角上岸一段(我懷疑是,也可能是黃埔一帶)。

填充的海岸線

尖沙咀 -> 灣仔碼頭內壁畫|Photo by Houses Cheung ω Z6 II+ Z 24–70mm f/4
1972年海底隧道通車,直接打擊汽車渡海的航運服務。真正改變港人過海方式,要到1980年代,地下鐵路通車,人們的過港島的方式才陸續轉變。好幾條航線如荃青快線停辦。佐敦道碼頭和大角咀碼頭也結束了。
天星小輪還撐得住喔!畢竟地下鐵路的費用比起小輪相差太遠。記得中學時過港島,火車+地鐵到灣仔,一程經已是25元,來回50元。當時兼職四小時的薪水是200元(現在也是200元),一程來回加一頓午飯,就沒了。小輪從尖沙咀到灣仔只是2.2元。多走一點路而已。
沉重打擊出現在2006年。特區政府啟動至今意義不明的中區填海第三期工程,中環碼頭由舊址愛丁堡廣場遷往現在IFC對出空地。
天星小輪與碼頭|Photo by Houses Cheung ω Z6 II+ Z 24–70mm f/4
對於遊客和前往離島觀光的人們,2006年的搬遷無異是方便許多。只要在中環落船,便可以前往長洲、梅窩等地。然而對於港島上班族而言,無端增添了十分鐘腳程,非常不方便。
中環這邊以外,灣仔碼頭同樣一直遷移。記得學生時期去書展,灣仔碼頭距離會展只需5分鐘,落船直上鷹君中心的7–11買票,直接排隊。某年再訪,非但入口只限灣仔地鐵站一個,離場時繞着金紫荊,竟然走極都走唔到,中間佈滿水碼,尤如颶風後待重建的災區。一圍便是十幾年,直到今日。

見證時代轉變

繁忙時間往灣仔|Photo by Houses Cheung ω Z6 II+ Z 24–70mm f/4
記憶是很迷離的東西,它只會在你接觸之時留下印記。假若對象一直變化,每次變化幅度不算太大,我們會疑惑是否從來如此,抑或記憶有誤。灣仔碼頭的遷移我拿捏不準,IFC外的中環瑪頭對於我來講卻是第一代。
查看文獻資料,政府對渡輪服務從來沒有太在乎。可能天星小輪並非親生仔吧!
與港鐵的公私合營不同,天星小輪是私人公司,營運收益完全獨立。第三期填海工程展的2000年初期,立即傳出特區政府企圖清拆天星碼頭。
填海工程自香港開埠以來從未停止,填海內容、目的甚麼的可以不管(也管不着)。拆掉天星碼頭那就不能不管了!民間反對聲浪連同當時清拆的皇后碼頭、利東街等等混亂帳目一併抗爭。
2000年初的維護保護運動從天星碼頭開始,促使本土主義為人熟知。67暴動也是由於天星小輪加價展開,此後香港步入長治。香港百年歷史,其中重要兩頁均與天星小輪關係密切,歷史冗長,這裡只講教訓。
歷史教訓我們加價不能一下子加太猛,容易激發民憤。逐年逐年,一點一點加,就沒事了,你看港鐵。
兩頁歷史除了小輪是共通點,更重要是小輪在香港人日常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方能一石激起千重浪。如今尚有多少人以天星小輪作為日常主要交通工具?
|Photo by Houses Cheung ω Z6 II+ Z 24–70mm f/4
天星小輪已預計到鐵路交通和填海工程帶來的影響,2003年開設天星維港遊,把渡輪業務觀光化。渡海小輪可是名列《國家地理雜誌》人生五十個必到景點之一的航線喔!仰望全球最昂貴的天際線,繞航一周,對遊客而言別有一番親驗吧。幾位台灣同學每次來香港都要去看幻彩詠香江,是同樣道理。
2022年東鐵過海線通車,車站剛好就在鷹君中心和灣仔碼頭中間。通車之前,有多條過海巴士線宣告中止營運,巴士公司判斷業務將大受地鐵打擊,主動腰斬業務。業績更形疲弱的天星小輪,80年代已經歷過一次通楚。今次新路線通車,會否成為壓倒小輪的最後一個齒輪?
然而,隨時時代變遷和海岸線遷移,加上近年甚少年輕人加入天星小輪,種種因素使得天星小輪逐漸在我們日常生活裡退場。
對於消逝的事物,這裡的人們時常婉惜,不會留戀;偶爾掙扎,轉眼Let Go。
把不願失去的事物納入生活裡,培養習慣。縱使有一點點不方便,時間成本增加。或許是守護重要物事的最佳方法。

喜歡原地遊的內容,請接續以下方關注更多動向:
FacebookInstagramPatreon500PX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229內容數
在點與線之間建立幸福的平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et'Off 的其他內容
行文時恰巧遇上「陶大才子」評論香港人氣男團Mirror,並與蕭大燈神網上交鋒,鬧得江湖上滿滿笑話,人人抽水為樂。各中年KOL爭相引用二才子觀點,嘲弄有之、解話有之、以示體諒的、引為自嘲的⋯⋯卻,甚少認真評論,甚至連Fans的反感也沒怎麼讀到(可能因為演算法關係吧)。 然而,整件事情好笑嗎?幽默嗎?值
「唓,等如多了一個蘭桂芳,只不過下班不用上山囉。」音音送我到香港站,住西環的她第一次到復化重啟的中環街巿,一副與我無關,無法左右的態度,斷言下了評語。 PMQ:創意藝術放蚊中心 大館:藝文蘭桂芳 事實證明中高檔藝術展有價有巿,只要引爆話題,門票輕易賣清光。 新聞館:少做少錯博物館
我沒去過,所以不想它倒閉。去過的話,覺得不怎麼樣,就可能無所謂。 廣州朋友脆魚很老實。海洋公園倒閉,她發現不論地區,不論政見,大家好像都挺開心的。藍方說,即使那隻海馬是藍色,但海洋公園老闆是黃,倒了不可惜;港人說公園長年只做大陸人生意,欠中銀錢,與港人無關,倒了不可惜。 脆魚說微博上面,不希望海洋
「過去兩個月我不斷向國內朋友解釋香港的事情,跟香港人站在一起。可是昨天晚上的事情,讓我兩個月的努力白廢了!」 813機場一夜過後,港漂同事擦了胭脂的臉,從一顆可愛的水蜜桃轉成像一隻爛橘子。她重提727機場阿伯被圍,回顧813付國豪及公安被襲。兩次暴力事件令她覺得自己被背叛了!六月以來,徹夜與內地同
行文時恰巧遇上「陶大才子」評論香港人氣男團Mirror,並與蕭大燈神網上交鋒,鬧得江湖上滿滿笑話,人人抽水為樂。各中年KOL爭相引用二才子觀點,嘲弄有之、解話有之、以示體諒的、引為自嘲的⋯⋯卻,甚少認真評論,甚至連Fans的反感也沒怎麼讀到(可能因為演算法關係吧)。 然而,整件事情好笑嗎?幽默嗎?值
「唓,等如多了一個蘭桂芳,只不過下班不用上山囉。」音音送我到香港站,住西環的她第一次到復化重啟的中環街巿,一副與我無關,無法左右的態度,斷言下了評語。 PMQ:創意藝術放蚊中心 大館:藝文蘭桂芳 事實證明中高檔藝術展有價有巿,只要引爆話題,門票輕易賣清光。 新聞館:少做少錯博物館
我沒去過,所以不想它倒閉。去過的話,覺得不怎麼樣,就可能無所謂。 廣州朋友脆魚很老實。海洋公園倒閉,她發現不論地區,不論政見,大家好像都挺開心的。藍方說,即使那隻海馬是藍色,但海洋公園老闆是黃,倒了不可惜;港人說公園長年只做大陸人生意,欠中銀錢,與港人無關,倒了不可惜。 脆魚說微博上面,不希望海洋
「過去兩個月我不斷向國內朋友解釋香港的事情,跟香港人站在一起。可是昨天晚上的事情,讓我兩個月的努力白廢了!」 813機場一夜過後,港漂同事擦了胭脂的臉,從一顆可愛的水蜜桃轉成像一隻爛橘子。她重提727機場阿伯被圍,回顧813付國豪及公安被襲。兩次暴力事件令她覺得自己被背叛了!六月以來,徹夜與內地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去年為了替好友慶生,我特意安排了一趟香港旅遊。每次去到香港,都會看見不同的風情,所以雖然去了很多次,但還是覺得能看到新景色。這座城市的多樣性與變化,總是能讓人發現不一樣的驚喜,無論是新開的餐廳、翻新的街道,還是變化中的城市景觀,都讓每次的旅程充滿了新鮮感。香港這座被譽為「東方之珠」的城市,自開埠以來
Thumbnail
台灣縱貫鐵路於日據時期明治42年(1909年)通車;因路線(山線:竹南→彰化)受地形影響,曲線小、坡度大、隧道長且多、列車牽引噸數與行車率大受影響;大正8年(1919年)爆發「滯貨事件」,因而決定興建海岸線鐵路來疏運
Thumbnail
新莊曾有一條後街,後街上的家屋想也想不到,竟有一天會被大河吞沒。後來,大河旁蓋起了堤防,阻擋了天災,也阻擋了河與人之間的千絲萬縷。從那時起,滾滾大河水,成了夢中才見得到的景色。而河水帶走的事與物、街與人,亦成了在光陰中不斷被遺忘的,殘篇舊夢。
Thumbnail
迥異的文化饗宴,上午在充滿懷舊氛圍的漁村大澳,坐上地鐵,下午就到了摩登的熱鬧街區,現代的高樓點綴著老舊的建築,坐著遊艇幾小時就能遊遍海灣,ㄧ部幻燈片機,是母親去香港時帶給我的禮物。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次香港旅遊的美食與景點遊記,從港鐵太子站用步行的方式到尖沙咀,一路吃各種美食,並至港邊的星光大道看港星手印,晚上再欣賞維多利亞港夜景,讓讀者可以感受到豐富的旅遊經驗。
Thumbnail
夜深了,小貨輪悄悄地向香港駛去。忽然間,遙遠的前方出現了香港的巡邏艇,小貨輪只得又調頭向公海急駛而去。 隔日晚上,船老大在難民請求之下,把貨輪轉向澳門駛去。也許澳門沒有香港那麼注意海上偷渡的船隻。不幸的是這個希望也落空了。 就當快接近澳門水域的時候,就看見好幾艘澳門水師的巡邏艇正在守株待兔。大家
Thumbnail
新莊有一個港口,曾經一度繁華,在那段繁華的時間裡,他是北臺灣最熱鬧的商港。 新莊是臺北盆地的第一個內港,說那時有成千上百的船隻停泊在新莊港,一度被稱作「一府二鹿三新莊」。 這些往來新莊的人們,在港口附近居住、貿易,逐漸形成一條長長的街道,那是距今三百年前的事情。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從臺灣東引到南竿的航班資訊,包括船班時間、費用和航程時間。同時提到需事先預訂船票並在前一天拿取,以及船上採自由入座,建議旅客要提前計劃好時間。
Thumbnail
塔門古稱「佛塔」, 是惠潮與廣州府海路交通的一個中途補給站。明朝.萬曆年間所編的《粵大記》就有相關記錄。塔門居民多以捕魚為業,但隨著近 海漁業式微,年輕人大半到市區另找工作,兒童亦往市區就讀,以致島上學校最終也停辦。
Thumbnail
話說亞洲市場的重整,得從原來瑞士派駐新加坡的總經理被解僱說起。 這位駐外的洋人,事實上是早期銜命來亞洲開拓這遙遠的東方市場。四小龍騰飛的初期,能見度最夠的要算香港和新加坡。由於早期歐系公司開拓亞洲市場都會仿效日商模式,跟隨大商社財團揪團前往各國開疆闢地。而這些大財團都會考慮較理想的金融和海空運輸便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去年為了替好友慶生,我特意安排了一趟香港旅遊。每次去到香港,都會看見不同的風情,所以雖然去了很多次,但還是覺得能看到新景色。這座城市的多樣性與變化,總是能讓人發現不一樣的驚喜,無論是新開的餐廳、翻新的街道,還是變化中的城市景觀,都讓每次的旅程充滿了新鮮感。香港這座被譽為「東方之珠」的城市,自開埠以來
Thumbnail
台灣縱貫鐵路於日據時期明治42年(1909年)通車;因路線(山線:竹南→彰化)受地形影響,曲線小、坡度大、隧道長且多、列車牽引噸數與行車率大受影響;大正8年(1919年)爆發「滯貨事件」,因而決定興建海岸線鐵路來疏運
Thumbnail
新莊曾有一條後街,後街上的家屋想也想不到,竟有一天會被大河吞沒。後來,大河旁蓋起了堤防,阻擋了天災,也阻擋了河與人之間的千絲萬縷。從那時起,滾滾大河水,成了夢中才見得到的景色。而河水帶走的事與物、街與人,亦成了在光陰中不斷被遺忘的,殘篇舊夢。
Thumbnail
迥異的文化饗宴,上午在充滿懷舊氛圍的漁村大澳,坐上地鐵,下午就到了摩登的熱鬧街區,現代的高樓點綴著老舊的建築,坐著遊艇幾小時就能遊遍海灣,ㄧ部幻燈片機,是母親去香港時帶給我的禮物。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次香港旅遊的美食與景點遊記,從港鐵太子站用步行的方式到尖沙咀,一路吃各種美食,並至港邊的星光大道看港星手印,晚上再欣賞維多利亞港夜景,讓讀者可以感受到豐富的旅遊經驗。
Thumbnail
夜深了,小貨輪悄悄地向香港駛去。忽然間,遙遠的前方出現了香港的巡邏艇,小貨輪只得又調頭向公海急駛而去。 隔日晚上,船老大在難民請求之下,把貨輪轉向澳門駛去。也許澳門沒有香港那麼注意海上偷渡的船隻。不幸的是這個希望也落空了。 就當快接近澳門水域的時候,就看見好幾艘澳門水師的巡邏艇正在守株待兔。大家
Thumbnail
新莊有一個港口,曾經一度繁華,在那段繁華的時間裡,他是北臺灣最熱鬧的商港。 新莊是臺北盆地的第一個內港,說那時有成千上百的船隻停泊在新莊港,一度被稱作「一府二鹿三新莊」。 這些往來新莊的人們,在港口附近居住、貿易,逐漸形成一條長長的街道,那是距今三百年前的事情。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從臺灣東引到南竿的航班資訊,包括船班時間、費用和航程時間。同時提到需事先預訂船票並在前一天拿取,以及船上採自由入座,建議旅客要提前計劃好時間。
Thumbnail
塔門古稱「佛塔」, 是惠潮與廣州府海路交通的一個中途補給站。明朝.萬曆年間所編的《粵大記》就有相關記錄。塔門居民多以捕魚為業,但隨著近 海漁業式微,年輕人大半到市區另找工作,兒童亦往市區就讀,以致島上學校最終也停辦。
Thumbnail
話說亞洲市場的重整,得從原來瑞士派駐新加坡的總經理被解僱說起。 這位駐外的洋人,事實上是早期銜命來亞洲開拓這遙遠的東方市場。四小龍騰飛的初期,能見度最夠的要算香港和新加坡。由於早期歐系公司開拓亞洲市場都會仿效日商模式,跟隨大商社財團揪團前往各國開疆闢地。而這些大財團都會考慮較理想的金融和海空運輸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