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渡維港的天星小輪,疫情與新MRT夾擊,百年渡輪即將終結歷史任務?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船泊岸,鐘聲響起,沿著防滑加工過的紅橋,落船倉,扳動雙向椅背。強風之時,小輪的煤油味特別明顯,若從碼頭上房俯瞰,能看到頂上煙囪冒出自19世紀以來未曾休止的裊裊烏煙。

「篤篤篤篤」的引撆聲是電車以外,維城的聲音記憶。最近人流稀落,平常那些斥喝孩子的家長、英文人普通話人靜了音,才忽然發覺引撆聲這麼令人安心。

渡海輪

天星小輪創辦人米泰華拉(Dorabjee Naorojee Mithaiwala)是拜火教徒,印度巴斯人。

米泰華拉最初以廚師身份來到香港,後來創辦「九龍渡海小輪公司」,營運往來尖沙咀與中環的輪渡航班。因為天星小輪第一艘船「曉星號」之故,渡輪都以「星」字命名。

1898年5月,吉席.保羅.遮打(Sir Catchick Paul Chater)收購並改名為天星小輪,一直延續至今。

raw-image

1980年代以前,航運是香港巿民過海的主要交通模式。回到19世紀米泰華拉身處的香港,其時港島道路尚未開通,陸上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車、橋,香港又是個山多平地少的島嶼,可想而知,速度不會很快。

人們習慣從中上環(維多利亞城)藉海路來往香港仔、筲箕灣等島嶼各處。天星小輪便順理成章包攬中環到尖沙咀的航運業務。

海運優勢一直到1980年代地下鐵路通車才大幅度扭轉。此前,人車往來港島均要靠渡輪服務。現今九龍佐敦的「渡船角」從前便是其中一條航道及碼頭。陳浩基《1367》也描寫過汽車在渡船角上岸一段(我懷疑是,也可能是黃埔一帶)。

填充的海岸線

raw-image

1972年海底隧道通車,直接打擊汽車渡海的航運服務。真正改變港人過海方式,要到1980年代,地下鐵路通車,人們的過港島的方式才陸續轉變。好幾條航線如荃青快線停辦。佐敦道碼頭和大角咀碼頭也結束了。

天星小輪還撐得住喔!畢竟地下鐵路的費用比起小輪相差太遠。記得中學時過港島,火車+地鐵到灣仔,一程經已是25元,來回50元。當時兼職四小時的薪水是200元(現在也是200元),一程來回加一頓午飯,就沒了。小輪從尖沙咀到灣仔只是2.2元。多走一點路而已。

沉重打擊出現在2006年。特區政府啟動至今意義不明的中區填海第三期工程,中環碼頭由舊址愛丁堡廣場遷往現在IFC對出空地。

raw-image


對於遊客和前往離島觀光的人們,2006年的搬遷無異是方便許多。只要在中環落船,便可以前往長洲、梅窩等地。然而對於港島上班族而言,無端增添了十分鐘腳程,非常不方便。

中環這邊以外,灣仔碼頭同樣一直遷移。記得學生時期去書展,灣仔碼頭距離會展只需5分鐘,落船直上鷹君中心的7–11買票,直接排隊。某年再訪,非但入口只限灣仔地鐵站一個,離場時繞着金紫荊,竟然走極都走唔到,中間佈滿水碼,尤如颶風後待重建的災區。一圍便是十幾年,直到今日。



見證時代轉變

raw-image

記憶是很迷離的東西,它只會在你接觸之時留下印記。假若對象一直變化,每次變化幅度不算太大,我們會疑惑是否從來如此,抑或記憶有誤。灣仔碼頭的遷移我拿捏不準,IFC外的中環瑪頭對於我來講卻是第一代。

查看文獻資料,政府對渡輪服務從來沒有太在乎。可能天星小輪並非親生仔吧!

與港鐵的公私合營不同,天星小輪是私人公司,營運收益完全獨立。第三期填海工程展的2000年初期,立即傳出特區政府企圖清拆天星碼頭。

填海工程自香港開埠以來從未停止,填海內容、目的甚麼的可以不管(也管不着)。拆掉天星碼頭那就不能不管了!民間反對聲浪連同當時清拆的皇后碼頭、利東街等等混亂帳目一併抗爭。

2000年初的維護保護運動從天星碼頭開始,促使本土主義為人熟知。67暴動也是由於天星小輪加價展開,此後香港步入長治。香港百年歷史,其中重要兩頁均與天星小輪關係密切,歷史冗長,這裡只講教訓。

歷史教訓我們加價不能一下子加太猛,容易激發民憤。逐年逐年,一點一點加,就沒事了,你看港鐵。

兩頁歷史除了小輪是共通點,更重要是小輪在香港人日常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方能一石激起千重浪。如今尚有多少人以天星小輪作為日常主要交通工具?

raw-image

天星小輪已預計到鐵路交通和填海工程帶來的影響,2003年開設天星維港遊,把渡輪業務觀光化。渡海小輪可是名列《國家地理雜誌》人生五十個必到景點之一的航線喔!仰望全球最昂貴的天際線,繞航一周,對遊客而言別有一番親驗吧。幾位台灣同學每次來香港都要去看幻彩詠香江,是同樣道理。

2022年東鐵過海線通車,車站剛好就在鷹君中心和灣仔碼頭中間。通車之前,有多條過海巴士線宣告中止營運,巴士公司判斷業務將大受地鐵打擊,主動腰斬業務。業績更形疲弱的天星小輪,80年代已經歷過一次通楚。今次新路線通車,會否成為壓倒小輪的最後一個齒輪?

然而,隨時時代變遷和海岸線遷移,加上近年甚少年輕人加入天星小輪,種種因素使得天星小輪逐漸在我們日常生活裡退場。

對於消逝的事物,這裡的人們時常婉惜,不會留戀;偶爾掙扎,轉眼Let Go。

把不願失去的事物納入生活裡,培養習慣。縱使有一點點不方便,時間成本增加。或許是守護重要物事的最佳方法。


喜歡原地遊的內容,請接續以下方關注更多動向:
FacebookInstagramPatreon500PX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et'Off
22會員
256內容數
在點與線之間建立幸福的平面
Let'Off的其他內容
2024/09/08
找照片,花了點時間。 本系列因為抽奬原故,分三篇刊出,卑鄙地。 找照片花了點時間,陸續更新到截稿為主。 第一篇:20歲前 那是她的20歲,不是我的。那年她剛好從大陸來港,短期課程結束後,認識了我和另一位喜歡拍照的朋友。我們假日出門拍照,那是休息時拍的照。 那個夏天,在赤柱她跟我說起她的髮小
Thumbnail
2024/09/08
找照片,花了點時間。 本系列因為抽奬原故,分三篇刊出,卑鄙地。 找照片花了點時間,陸續更新到截稿為主。 第一篇:20歲前 那是她的20歲,不是我的。那年她剛好從大陸來港,短期課程結束後,認識了我和另一位喜歡拍照的朋友。我們假日出門拍照,那是休息時拍的照。 那個夏天,在赤柱她跟我說起她的髮小
Thumbnail
2024/09/03
28歲相簿裡最捨不得刪的照片 那些年我帶了兩位大陸來的碩士行,走遍了香港。 從銅鑼灣走上山頂,想拍下萬家燈火做cover photo。 遇上大霧。
Thumbnail
2024/09/03
28歲相簿裡最捨不得刪的照片 那些年我帶了兩位大陸來的碩士行,走遍了香港。 從銅鑼灣走上山頂,想拍下萬家燈火做cover photo。 遇上大霧。
Thumbnail
2024/09/03
20歲前最捨不得剛的照片,不解釋。 那些年儲了人生第一筆錢買,買了一台單反和一支定焦鏡頭。 在人生低谷時,在沒有椅子的房間送了一本書給我。 相簿裡最捨不得刪的照片
Thumbnail
2024/09/03
20歲前最捨不得剛的照片,不解釋。 那些年儲了人生第一筆錢買,買了一台單反和一支定焦鏡頭。 在人生低谷時,在沒有椅子的房間送了一本書給我。 相簿裡最捨不得刪的照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前言:紅毛港自原有小港後經荷蘭,日治等等幾變到最後只能移村時餘約1750戶;今保存一小塊地成立紅毛港文化園區。展示移置的房舍及有特色的柱樑生活文物等等。園區可近距離賞巨輪如何在引水人及小船推波助瀾調整角度停靠及進出港。紅毛港今稱第二港,主為貨櫃輪裝卸港,進出頻繁。 海水流轉紅毛港 殖民淘洗餘波漾
Thumbnail
*前言:紅毛港自原有小港後經荷蘭,日治等等幾變到最後只能移村時餘約1750戶;今保存一小塊地成立紅毛港文化園區。展示移置的房舍及有特色的柱樑生活文物等等。園區可近距離賞巨輪如何在引水人及小船推波助瀾調整角度停靠及進出港。紅毛港今稱第二港,主為貨櫃輪裝卸港,進出頻繁。 海水流轉紅毛港 殖民淘洗餘波漾
Thumbnail
踏上新加坡 進入麻六甲 十月底600噸級的遠洋流刺網船從前鎮港出航了 流刺網是一種15公分見方小格的魚網 每張網上下寬兩公尺 左右五公尺 每張網連結後 可達數公里
Thumbnail
踏上新加坡 進入麻六甲 十月底600噸級的遠洋流刺網船從前鎮港出航了 流刺網是一種15公分見方小格的魚網 每張網上下寬兩公尺 左右五公尺 每張網連結後 可達數公里
Thumbnail
船泊岸,鐘聲響起,沿著防滑加工過的紅橋,落船倉,扳動雙向椅背。強風之時,小輪的煤油味特別明顯,若從碼頭上房俯瞰,能看到頂上煙囪冒出自19世紀以來未曾休止的裊裊烏煙。 「篤篤篤篤」的引撆聲是電車以外,維城的聲音記憶。最近人流稀落,平常那些斥喝孩子的家長、英文人普通話人靜了音,才忽然發覺引撆聲這麼令人安
Thumbnail
船泊岸,鐘聲響起,沿著防滑加工過的紅橋,落船倉,扳動雙向椅背。強風之時,小輪的煤油味特別明顯,若從碼頭上房俯瞰,能看到頂上煙囪冒出自19世紀以來未曾休止的裊裊烏煙。 「篤篤篤篤」的引撆聲是電車以外,維城的聲音記憶。最近人流稀落,平常那些斥喝孩子的家長、英文人普通話人靜了音,才忽然發覺引撆聲這麼令人安
Thumbnail
過往曾締造許多第一的輪船招商局,歷經清朝、民國與遷臺一百多年的經營發展,最終仍走下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 70 年代為因應我國外交困境而成立、90 年代順應全球化潮流而民營化、進而成功轉型蛻變為現今世界貨櫃運力排名第九大,也是臺灣貨櫃三雄之一的陽明海運。 註釋:
Thumbnail
過往曾締造許多第一的輪船招商局,歷經清朝、民國與遷臺一百多年的經營發展,最終仍走下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 70 年代為因應我國外交困境而成立、90 年代順應全球化潮流而民營化、進而成功轉型蛻變為現今世界貨櫃運力排名第九大,也是臺灣貨櫃三雄之一的陽明海運。 註釋:
Thumbnail
我們在開普敦港看到吊進貨艙的『紡錘形物體』綁在船舷旁,正隨著船身不停搖晃。纏裹的白色塑膠布已經全部解開,上面豎起一根鉛筆般尖細的桅杆...
Thumbnail
我們在開普敦港看到吊進貨艙的『紡錘形物體』綁在船舷旁,正隨著船身不停搖晃。纏裹的白色塑膠布已經全部解開,上面豎起一根鉛筆般尖細的桅杆...
Thumbnail
《原來貨櫃是這樣子啊!》 作者|小魯文化編輯部 繪者|葉亞璇、財團法人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 出版|小魯文化
Thumbnail
《原來貨櫃是這樣子啊!》 作者|小魯文化編輯部 繪者|葉亞璇、財團法人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 出版|小魯文化
Thumbnail
    2012/10/8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10月1日晚間,香港電燈公司(就是香港首富李嘉誠經營的電力公司)員工一百多人自南丫島搭乘渡輪「南丫四號」出海觀看「國慶煙花匯演」;不幸在南丫島榕樹灣海域,被另一艘雙體渡船「海泰號」撞沉。港府在短時間內,動員五個部門(消防船、水警輪、飛行服
Thumbnail
    2012/10/8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10月1日晚間,香港電燈公司(就是香港首富李嘉誠經營的電力公司)員工一百多人自南丫島搭乘渡輪「南丫四號」出海觀看「國慶煙花匯演」;不幸在南丫島榕樹灣海域,被另一艘雙體渡船「海泰號」撞沉。港府在短時間內,動員五個部門(消防船、水警輪、飛行服
Thumbnail
4月中旬與同學參加「基隆嶼一日遊」,上下午逛了基隆嶼與望幽谷後,傍晚時分來到了和平橋兩邊的「正濱漁港」與「阿根廷造船廠歷史遺構」‧..
Thumbnail
4月中旬與同學參加「基隆嶼一日遊」,上下午逛了基隆嶼與望幽谷後,傍晚時分來到了和平橋兩邊的「正濱漁港」與「阿根廷造船廠歷史遺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