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朝鮮半島上的高句麗王朝,與中原大陸上的各個政權,纏鬥數百年,有時結盟,有時兵戎相向,一直到唐朝與新羅聯手,才成功擊敗高句麗。但位於朝鮮半島南端的新羅,在戰爭結束以後,立刻與唐朝爆發了軍事衝突,雙方最後選擇議合,決定以朝鮮半島上的大同江為界,進入了一段相對穩定的時期。新羅雖然與唐朝兵戎相向,但在戰事告一段落以後,與唐朝的來往非常頻繁,這有幾個重要的原因。其一是大批的高句麗遺民,被遷入今日中國的東北一帶居住,雖然唐朝的主要目的,是要讓這些高句麗人遠離故土,避免再度反叛,但久而久之禁令慢慢廢弛,許多高句麗人往返故土。其二是唐朝是個相對開放的社會,朝鮮半島與唐朝的貿易與各種交流往來非常頻繁,朝鮮人在唐朝定居、經商、甚至任官的不在少數。
這最有名的大概就是歷史上的新羅僧了,有大批來自新羅的僧人,前往唐朝修習佛法,當時的詩人張喬,就有一首「送新羅僧」,寫到「東來此學禪,多病念佛緣。把錫離巖寺,收經上海船。落帆敲石火,宿島汲瓶泉。永向扶桑老,知無再少年。」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詩文典籍,都有提到新羅僧的活動。由於當時的僧人,往往兼負知識的傳承責任,因此這些新羅僧也將許多唐朝的典章制度帶回朝鮮半島,如同日本後來的遣唐使一樣。而在光明面背後,更多的是黑暗面,當時也有許多新羅人被販賣到唐朝,這些人淪為僕人或奴婢,尤其是新羅婢女以其勤勞忠心聞名,而成為唐朝盛行的奴婢來源。為了滿足這樣的龐大需求,就有人開始從朝鮮半島走私人口到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