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楚的半煙花 – 百花

痛楚的半煙花 – 百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直以為和腦退化主題的電影都是一些溫情,甚至是呼天搶地的作品,但這幾年大家都開始陸續走出一些新的套路。在看《百花》之前會預計川村元氣會再製造一個和《當著地球沒有貓》的氛圍的溫情作品,但看了其他導演推薦的幾句說話,再加上看完《百花》,也不得不佩服川村元氣能夠有與別不同的想法,原來是可以這樣去訴說一個這樣的故事。

泉(菅田將暉)和鋼琴教師母親百合子(原田美枝子)的關係一直都不好,母親很努力的留住他希望他能在家多留一會,但他一直用不同理由推搪。但終於有天,他感覺百合子有異樣,找醫生檢查後發現她得了阿茲海默症(下稱腦退化)。泉某日發現母親的筆記,於是希望根據這本筆記,希望能夠找到二人間失落的記憶。

泉和百合子因為一件事情而心存芥蒂,在多年後因病而不得不面對二人之間的嫌隙,開始了一段探索之旅。

raw-image

是解脫還是懲罰?

在泉找尋媽媽的過去中,他看著母親的記憶和能力逐漸逐漸地消失,到最後連自己的認不到,但找尋過去的回憶中,不得不面對他自己都不想想起的那件事 – 當年二人相依為命,但某日母親的一個決定,拋棄了泉整整一年。對泉而言,這一年過得很苦,也因此對母親有這不能抹滅的怨恨,一直到現在。

故事發展給我的感覺是,雖然母親很努力的想修補關係,但兒子一直都不能原諒,但到了最後,得了腦退化,開始慢慢將記憶都失去 – 其實這樣對於一直覺得愧對兒子的母親是一種解脫,還是懲罰?解脫是自己再也不用背負那些讓兒子怨恨的痛苦,還是懲罰因為辜負了兒子(還有其他)而消除自己珍重過的感情?

站在泉的角度而言,其實無論如何,對他而言,是一個更大的懲罰。

無論如何,對於母親病情,都是對泉的大懲罰。

無論如何,對於母親病情,都是對泉的大懲罰。

一半的煙花

母親一直都在跟泉提起一半的煙花,當然結局是怎樣就要留待自己進場了。

「一半的煙花」是母親遺留下來對泉的最後記憶,她無論如何都希望能和泉一起看那一半的煙花,對她而言,她大概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在這樣的時間裡面,這是她剩下的心願,也是她希望對兒子的贖罪。

話雖對泉而言是一個更大的懲罰,但一半的煙花,同樣也是對母親的懲罰。

只記得看一半的煙花,是一場悲痛的贖罪過程,但最少我的角度是,母親是有點「罪有應得」的。

只記得看一半的煙花,是一場悲痛的贖罪過程,但最少我的角度是,母親是有點「罪有應得」的。

你會想保存記憶嗎?

《百花》給了我一個意外的思考角度,是記憶。

泉和妻子香織(長澤正美)同在唱片公司工作,準備推出虛擬的AI歌手。「她」只需要大家的大數據就能寫到歌曲發表,當中包括大家的記憶 – 無論是甜美或者是痛苦的回憶,「她」有了資料就能創作,很有趣吧?但(幸好)大家看來更喜歡真人的歌手 – 我想大家都還是喜歡姜濤真人吧。

在這個連畫作都可以AI完成的年代,以AI創作歌曲的想法相信都不遠了。但故事到了最後卻留下了一個問題 – 就算科技能保存回憶,但有些記憶,你會想留下來嗎?記憶不好,我們會很痛苦;但記憶太好,我們會更痛苦 – 泉很努力遺忘被母親拋棄的記憶,但偏偏這樣的記憶太好,他一直都在痛苦掙扎。

我想大家都想看姜濤真人吧 – 虛擬歌手給我的感覺還是差了點情感交流。只有記憶的大數據,怎能給人實在的感覺?

我想大家都想看姜濤真人吧 – 虛擬歌手給我的感覺還是差了點情感交流。只有記憶的大數據,怎能給人實在的感覺?

我們遺忘了的…

對於腦退化題材的作品,我們的想像都停留在某些很溫情很溫馨的故事發展。川村元氣這次《百花》給我的感覺其實真的很不一樣 – 找尋母親的過去、泉對母親的抗拒,原來泉和母親的故事,其實是一個懸疑故事。

之前我們遇上了《漫長的告別》那種有點甜蜜的苦痛,而《百花》給了一個很不一樣的角度去思考腦退化症的患者和身邊人的心路歷程,也讓我們思考需要甚麼力量去面對這些痛楚。消化過後,也算是明白《百花》在國際得到好評的原因。

有些傷害構成了就不一定可以修復 – 母親當日拋棄了泉,其實無論如何,是再也不能回去了,泉是否原諒母親,其實我想,大概也不能了,這個傷口,是永遠不能磨平的。

看《百花》請放下大家對這類題材的固有想法,這不是一套溫情作品,而是充滿痛苦想法的作品。

看《百花》請放下大家對這類題材的固有想法,這不是一套溫情作品,而是充滿痛苦想法的作品。


avatar-img
我親愛的(日本)電影偏執狂的沙龍
8會員
2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青春末世物語》描寫一群高中生在看似正常的「聯合國」校園生活中,挑戰校規與體制的故事,也反映出日本社會隱藏的議題,例如:對於制度與系統盲目服從、社會運動的壓抑、排外的現實甚至是電影不敢觸碰的社會話題等。雖然電影未必得到很多關注,卻也展現了日本社會一些真實樣貌。
本片探討AI執政的可能性,以日本歷史人物為AI原型,諷刺日本政治現狀與國民的政治冷感。劇情描述AI執政看似有效率,卻也暴露出民眾缺乏承擔勇氣、只求便利的困境,最終差點失控。文章並提及日本政治題材電影的趨勢。
(按:當我寫《如果德川家康是總理大臣》的時候才發現我沒有帶這篇過來,當初沒想過那麼我會寫政治題材的電影,但結果還是寫出來了,2020年我寫下了這篇,也許可以比對一下。)
《青春末世物語》描寫一群高中生在看似正常的「聯合國」校園生活中,挑戰校規與體制的故事,也反映出日本社會隱藏的議題,例如:對於制度與系統盲目服從、社會運動的壓抑、排外的現實甚至是電影不敢觸碰的社會話題等。雖然電影未必得到很多關注,卻也展現了日本社會一些真實樣貌。
本片探討AI執政的可能性,以日本歷史人物為AI原型,諷刺日本政治現狀與國民的政治冷感。劇情描述AI執政看似有效率,卻也暴露出民眾缺乏承擔勇氣、只求便利的困境,最終差點失控。文章並提及日本政治題材電影的趨勢。
(按:當我寫《如果德川家康是總理大臣》的時候才發現我沒有帶這篇過來,當初沒想過那麼我會寫政治題材的電影,但結果還是寫出來了,2020年我寫下了這篇,也許可以比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