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觀察「2022世足」日本官、民兩樣情「台灣有事」=「台灣人民有事」

2022年國際足總世界盃於11月20日~18日在卡達舉行,這是自2019年中國武漢病毒(COVID-19)疫情於全球範圍內爆發後,首個不受限制的大型體育盛事,亞洲大國之一日本,因為連續二屆踏進16強淘汰賽的舞台,引起日本民眾高度的關注和討論,相對於日本民眾的賽事話題熱鬧氛圍,近日日本政府則是為「保有對可能敵國(中國)的反擊能力」,決議大幅提高防衛費,同時透過媒體政評節目向日本民眾加強宣導說明,此重大預算案之理由,可見「台灣有事」已經是日本政府之共識,「台灣人民會有事」可想而知。
11月28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指示相關閣僚,到2027財年將防衛費提高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其中包括科學技術費用等對國防有益的費用,定位於跨省廳的防衛費。日本長期遵守防衛費「不超過」國內生産總值(GDP)的1%的決策,今年將廢除這個上限,具體內容和預算規模將根據年底「國家安全戰略」等戰略性文件的修訂工作確定,對此前防衛大臣岸信夫也以德國在俄烏衝突後提出增加國防預算為例,他表示:「國際社會有必要在支援烏克蘭和經濟制裁方面合作」,主張「身為主權國家的日本也必須考慮」這方面的可能性,可見日本政府調整防衛預算意義重大、深遠。
另一面,日媒政評節目也陸續安排邀請前政府核心官員、政黨代表等,向日本民眾宣導、說明調整防衛預算之意義,提升日本國民對政府的支持和信賴度。以筆者個人觀察,近日日媒體已有調整長達數月以來俄、烏戰情評論之比例,改由學者專家探討說明日本政府調整防衛預算之意義,並做國家稅收運用等相關分析。有關日媒體何以長期報導俄、烏戰情評論,而不是「台灣有事」,主要原因請參閱拙文≪為何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說明安倍晋三「國葬理由」避重就輕?≫
「台灣有事」=「台灣人民有事」,自己的台灣只能靠「台灣人民」自己救。針對上述,日本前防衛大臣岸信夫以德國在俄烏衝突後提出增加國防預算為例,向日本國民做說明,然烏克蘭是烏克蘭共和國,台灣卻不是台灣共和國,兩岸問題不是國對國問題,國際社會沒有義務協防台灣,除非台灣人民先主動的站起來對抗中國,並付諸具體的行動主張是獨立國家。對此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於「中華民國台灣當局」領導人所主持,又是以印太區域安全及經濟為主軸的會議中,也刻意提及地球另一邊烏俄戰爭中的「烏克蘭人民」,主要意義就是為傳達已故安倍晉三「戰略清晰」遺志,提醒「戰略清晰」中的關鍵核心「台灣人民」,必須先有主動的、具體的展現「自己的國家自己守護」之行動,世界各國才能對台灣伸出援手。
最後,台灣人民必須「先展現出」主動的「自己的國家自己守護」意志,脫離中國的中華民國體制,世界各國才能伸出援手;近年來包括為印太區域安全、台灣問題而犧牲寶貴性命的前日本首相安倍晋,日本官員們主動的表達對台灣未來前途的憂心,台灣人民是否看清楚?台派團體是否願意及時勇敢的挺身而出,集結支持本土派的台灣人民主動的站立起來,以具有法理意義的行動,向國際社會正確發聲,由「台灣人民」先主動的將「台灣問題國際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