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開始美股分享之前,由於股票數目眾多,先了解行業背景作起步應該會更易。
第一個我十分喜歡的行業就是支付(Payment),龍頭公司如VISA、MasterCard地位穩固,而且涉及的科技日新月異,在跟蹤支付行業的同時,亦更易了解跟其他行業的連動,例如電商跟支付密不可分。支付行業技術廣範,入場門檻高,但生態圈十分有趣。 支付行業生態圈是怎樣? 有那些重要角色在運作? 除左Visa、MasterCard還有那些公司? 行業指標分別是什麼? 重要技術又有那些?
前言
資料來源: The Payments Ecosystem
支付行業主要有5大角色,分別是Card Network、Issuer (發卡行)、Acquirer (收單行)、POS、Merchant & Consumer。
簡單介紹一下
- Card Network/Card Schemes: 最代表Card Network的公司分別是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等。為什麼叫Card Network? 因為在以前,不同銀行的信用卡之間不能互相交易,即是匯豐卡只可以跟同使用匯豐交易網絡的店舖溝通。一間商店,如果要接受不同銀行的信用卡,就要跟每一間銀行獨立合作,所以在Visa/MasterCard出現之前,信用卡使用並不普遍。現在出現Visa/MasterCard這類型Card Network,不論商店/顧客是在用匯豐/渣打/中銀還是其他銀行,只要加入Visa/MasterCard網絡,就可以做到即時交易,使用率大大上升。
- Issuer: 發卡行,主要是銀行,賺最多支付交易費的角色。因為他們會主要bear大部份credit risk (⭐️ 進行信息的審核(驗證)、批准及匯出金錢,亦要負責持卡人沒償還卡欠款風險),而且發卡行亦會將收回來的部分收益以迎新方法轉贈客戶去吸引客戶去申請新卡。
- Acquirer: 收單行,指代表商戶處理來自於消費者銀行卡/賬戶付款的金融機構(銀行)。交易方面,⭐️ 則要負擔客戶取消交易風險。
- POS: 什麼是POS? 平時我們在餐廳結帳時,店員會給你一個讀卡機,那就是POS。美股Square跟港股Pax Global都有POS產品。POS機解決方案是硬件和軟件的結合,處理消費者在實體商店購買商品和服務時的支付需求。 POS機是支付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它還能提供非接觸式支付。2022年起,蘋果允許小商戶直接在iPhone做收款呢個function,將iPhone變埋做POS。
其實支付行業十分巨大,還會衍生出不同交易出入口/應用 (Gateway,即提供其他支付方式/支付技術),如Wallet形式的Paypal、Square,先買後付(BNPL)形式的Klarna等。
行業Mapping
研究方面,由於行業性質問題,會集中研究Card Network/Card Scheme (Visa, MasterCard)及其他支付應用如Wallet (PayPal, Square)。
Issuer (發卡行)、Acquirer (收單行)通常是銀行,本篇並不探討銀行業投資。POS之類標的不多,港股有Pax Global等,也是有趣公司之一,惟行業天花板相對Card Network及其他應用有限,亦先不作研究。最後是ISOs/MSPs,之前少接觸,如果有好公司可以一起學習商業模型。
⭐️ Card Network/Card Scheme - 搭建溝通渠道
- 亦會負責資安(security)部分
- ⭐️ 負責決定大部分信用卡網絡收費(i.e., interchange),但收費水平受國家監管,如歐洲的interchange fee cap遠比美國低
- 重視network effect,以流量取勝,亦由於有巨量acceptance point,Moat十分穩固
⭐️ 其他支付應用 (Payment Gateway) - 包括美國的PayPal、Square、Google Pay、Apple Pay、Amazon Pay、Shop Pay及歐洲的Adyen
- 負責傳統POS以外的形式接受支付
- 位置在Acquirer之前,取代部份Acquirer的角色
- Objective: ⭐️ Closed loop。即是,把Issuer、Acqurier、Card Schemes全都踢走
- 統一整個支付鏈後,「一鍵購買」的效率及成本則會大大優化,亦會累積到巨量客戶大數據
行業Metrics
Card Network (e.g. VISA, MasterCard)
以Card Network為例,重要ge Metrics講就話有Payment Volume、Cross Border Volume、Card Present等,但其實簡單來說都不用太留意,直接看Net Revenue便好。因為Card Network公司收入穩定,單看Net Revenue變化已能判定Payment Volume、Cross Border Volume、Card Present等趨勢。
Wallet (e.g. Paypal)
Wallet類的metrics則比較多,除了上面提及的Net Revenue,更重要的是用戶數及交易佣金。⭐️ Wallet公司最重要的數字是acceptance number,即是有多少人在用,受眾範圍有多大。試想想,大家在用電子錢包時,發現原來該商店並沒有支援該錢包的支付方法,即得物無所用。所以Wallet類公司有極強network effect類特性。
行業術語
- 跨行交換費 (Interchange fee): 由“發卡行”向面向商家的銀行(“收單行”)收取,金額由銀行卡組( Visa、Mastercard、銀聯等埋)決定 。
- 授權 (Authorization): 指的是像銀行或信用卡公司這樣的發卡機構,對消費者的付款請求進行驗證的過程。審核通過後,發卡行在持卡人賬戶上預留授權金額,並做好實際資金轉移的準備。授權率是指成功授權的交易所佔的百分比。
- 支付網關(Payment Gateway): 一種能幫助商戶使用電商支付、應用內支付和POS機支付等多種方式的服務。支付網關不直接參與資金流,它通常是一個連接商家網站或POS系統的web服務器。一個支付網關往往可以在一個系統下連接多個收單行和支持多種支付方式。
(資料來源: 全球支付研习社|外卡Interchange Fee费用全解析 - Adyen ;支付简史:一文了解支付行业四十年发展历程)
行業知識
交易流程
Step 1. 客人在商店用信用卡購物
Step 2. 商店透過POS,向收單行(Acquirer)發出收款指示
Step 3. 收單行(Acquirer)通過Card Networks,向消費者銀行卡所對應的發卡銀行發送支付請求
Step 4. 信用卡發卡行(issuer)首先會進行信息的審核(驗證)、批准及匯出金錢,亦要負責持卡人沒償還卡欠款風險 (bear the credit risk)
Step 5. 發卡行(issuer)批准批准後,收單行(Acquirer)會收到由發卡行(issuer)寄出的交易金額(after-fees),再轉發到商戶手上
交易費用
資料來源: How does VISA profit from credit card use?
2個重點
1. Issuer是整個環節收最多錢,因為Issuer ⭐️ bear最大的credit risk (他們負責檢查持卡人的戶口結餘、ALM、客戶盡職審查等職責,亦要進行信息的審核(驗證)、批准及匯出金錢,亦要負責持卡人沒償還卡欠款風險),又會將部分interchange fee轉為迎新優惠給客戶。
2. Card Network決定整個環節的大部分收費水平,即是interchange fee。
重要費用
1. Merchant discount fee (Set by Acquirer)
2. Card scheme fee (通道費) (Set by Card Network, received by Visa/MasterCard)
3. Interchange fee (Set by Card Network, received by Issuer)
結論
支付行業對我來說是十分sexy的行業,第一、Moat十分穩,建立完成後不易被挑戰,強者愈強;第二、抗經濟周期,如在高通漲環境下,人們反而會更依賴信用卡消費來應付支出需求;第三、易估值,公司核心業務變化不大,能賺取巨量而且穩定自由現金流。
有關其他未發表分享,歡迎到以下連結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