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筆|奔騰年代 Seabiscuit

影筆|奔騰年代 Seabiscui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進電影院欣賞時,已上映第三週,沒想到提早半小時進戲院,仍已八成滿座。看熱烈捧場的觀眾普遍是長者,對這部賭馬電影好奇,肯定不僅只是一部娛樂片。

《Seabiscuit》 (2003)

《Seabiscuit》 (2003)


影片由一本根據真實故事所撰寫的小說改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因工業革命崛起,人民崇敬辛勤工作可換來金錢與成功,生活富裕平安。卻在1930遇上世界經濟大蕭條,生活頓時失去重心,經商失意、家庭破滅、妻離子散。

一無所有的百萬富翁、失去家庭支持的少年、與不再神氣的牛仔,因為發掘一匹長期被忽略的黑馬「Seabiscuit」,連繫了三個人。在彼此鼓勵與支持下,一片蕭條的景氣中,成就了一場全國矚目的成功事蹟。

「當成功的機會極微,該是接受挑戰還是放棄?」

向來我不喜歡好競爭,在看電影前,如果你問我這樣的問題,答案可能是消極否定。並非不重視成功,而是世界這麼大,條條大路通羅馬,為何偏偏死硬搶路?

如果你又問,如果那是一份你在乎的熱情、沒人見過的成功、大家不置信的可能... 我想會像影片中被賦予使命的騎師,勇敢以赴;誠信的商人,洞察商機;熱情的牛仔,堅持到底。當人認定自己的使命,細心觀察生活週遭變化,還能有股熱情持續不退地燃燒和堅持,就算再極微的成功機會,也不枉此生了。

「You don’t throw the whole life away just because it’s banged up a little.」

喜歡這部電影,不是因為它完美的結局與英雄氣概的崇拜,而是那膽識,與現實掙扎的過程。在夢想與現實的考驗下,常常不能滿足的現況而被放棄,留待多年嘆息。怎知再糟的情況,眼利心細還是很有能找到出口。

全球景氣低靡,未來的學者可能會在分析這時代之後附加一個憾人的新名詞,生存在多眾失業的日子,身負多差的重任下,如何過得開心、自信與豐富,真要靠真本事了。在一連串腦力激盪下,期盼新經濟逐漸被接受,逐漸起飛,帶領我們往更豐富的生活、更高的心靈層次去。


中文片名:奔騰年代(09/19/2003上映)
導演:蓋瑞羅斯 Gary Ross(歡樂谷)
編劇:蓋瑞羅斯(歡樂谷)
演員:陶比麥奎爾 Tobey Maguire(歡樂谷、蜘蛛人)、傑夫布里吉 Jeff Bridges(K星異客)、克里斯古柏 Chris Cooper(蘭花賊)
Music By Randy Newnan

avatar-img
:希浠 刹那之間:
142會員
357內容數
這裡有畫、有歌、有詩,有關於跨域觀察與學習,體驗藝術人文的細微,與親近藝文的內容工具,謝謝您來訪與關注支持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會一次又一次重溫,此刻,在一切化為煙雲之前
作品由兩位來自瑞士的裝置藝術家Peter Fischli(1952-)與David Weiss(1946-2012)自70年代開始合作創作的動藝術,他們運用物理、化學中的重力,水、火等元素傳達動能。這部錄製於1987年的作品,是一道約莫70~100公尺設計精密的連鎖反應,影片全長30分鐘。
「R.Z.(Creative Society Roberto Zucco)」是一齣由導演王嘉明以自創語言重新詮釋法國當代劇作家戈爾德思(Bernard-MarieKoltes)的作品。舞台設計王孟超,以三個白色櫥窗框出十多個流動場景,提供由四位演員(Fa/吳維緯/梁菲倚/蔡雅婷)所飾演的二十多個人物
我會一次又一次重溫,此刻,在一切化為煙雲之前
作品由兩位來自瑞士的裝置藝術家Peter Fischli(1952-)與David Weiss(1946-2012)自70年代開始合作創作的動藝術,他們運用物理、化學中的重力,水、火等元素傳達動能。這部錄製於1987年的作品,是一道約莫70~100公尺設計精密的連鎖反應,影片全長30分鐘。
「R.Z.(Creative Society Roberto Zucco)」是一齣由導演王嘉明以自創語言重新詮釋法國當代劇作家戈爾德思(Bernard-MarieKoltes)的作品。舞台設計王孟超,以三個白色櫥窗框出十多個流動場景,提供由四位演員(Fa/吳維緯/梁菲倚/蔡雅婷)所飾演的二十多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