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0|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关于朋友与离别那档事

      之前看过一本书,苏世豪的《如果可以简单,谁想要复杂》,它不是一本故事书,也不是什么心灵励志的内容,全文就是充满了语录和照相。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拿来看看。
      重点不是在于推销这本书,而是针对文里的某一个语录有感而写的。书里提到“当离别成为常态,我们才学会珍惜”,在这里不是说某样东西,还是两性关系,而是针对友情。本人也不是什么经验老道的50多岁人,就只是一名把文章当作抒发管道的菜鸟而已。
      相信在线的各位都经历过毕业这档事,从每天在班上都能见面的朋友,再变成疫情远距上课,大家只能隔着屏幕见面,再到毕业后,大家只能电话出来约才能见面,再后来大家都各奔东西念大学,一年能见几次面呢?
      毕业前夕,我曾经想过,我们人为什么要交朋友,为什么要与人打交道,如果每个关系的最后是离别,那当初我们又为什么需要与他人相处,培养感情?就好像大家在追看一部连续集一样,再长的影集终究还是需要划上句号,我们也没有办法永远沉浸在追剧的快乐。早知需要分离,何必当初?
      我在中学那段时光有几位很要好的朋友,后来毕业后他们飞到国外继续念书,我们现在也没有什么联络了,偶尔看到ig就回几句,当初毕业的时候其实还蛮不舍得。如果大家最后很难再见面了,那我们当初为什么还要过着那疯狂的日子。
      这答案到了后来我上了大学才逐渐附上水面,大学的生活远不同于中学的日子,大家上完课后都各自离开了,没有了当初的那种班级团聚氛围。而在大学,当你不主动打开舒适圈,参加大学活动,与他人打交道,那别人也帮不了你。上了大学,我也参加了很多很多大学活动,结识了很多很多的友人,活动的过程我还蛮享受的,尤其是大家筹备活动后一起吃个宵夜的那段时光。
      但是大学活动的特点就是,活动结束后,大家就是陌生人了,有缘能继续做朋友那你就非常幸运,认识了100个新朋友后,可能只有2个会继续保持联络的。一次又一次的活动后,我才发现“当离别成为常态,我们才学会珍惜”。
      看着结果努力的往往会把过程的快乐给遗忘了,正是因为每段友情的尽头是分离,我们才会在结识的过程中更加珍惜彼此。反正结果是一尘不变的,那你就享受过程所带来的乐趣吧。认识多了,分开也多了,我们才变得麻木,我们才会一次比一次的珍惜与他人见面的时光。
      我不知道大家对于认识又分离的这种常态会有什么感悟?不管是什么,请珍惜每段友谊,因为他们是独一无二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胡思乱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