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熟,反而是一種紅利

Hitomi-avatar-img
發佈於打工經驗談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處,還因為糾結在”與人為善”這樣的人設時,我們很容易因為與人為善而失去了自己的原則以及讓自己悔恨。

朋友盡量要保持不太熟的距離

比方說,你跟很熟或是不熟的朋友說同一件事,有時得到的回答是不相同的,不熟的朋友可能會用比較客觀的角度去回答你,但是跟你很熟的朋友有時反而會吐嘈你;因為他們知道你太多過去的事了,就很容易有吐嘈你的過去的資料庫。

這也不能怪朋友,因為人性就是這樣;你跟很熟的朋友分享了你開心的事,他們不一定會替你開心,有可能他們會嫉妒或是覺得你在炫耀,你不一定會得到讓你開心的回應;反而你跟沒那麼熟的朋友分享時,他們會因為客套而給了你相同不錯的回應,因為他們跟你不熟所以不知道你的為人如何,所以大多會以禮相待。

我自己也會經常犯那種因為跟某人太熟了,有時跟朋友講話就會大喇喇的出言不遜,事後自己也會感覺怪怪的好像自己說錯話了;要避免會說出傷害朋友的話,除了在說話之前要多有一點同理心,以及跟朋友保持著適當的距離是很重要的。

還有那些本來跟你沒有很熟的朋友,突然跟你聯絡上了,變得很熱情,也要相當小心;因為朋友他們有可能是開始做直銷了,想要找志同道合的人跟他們合作,因為直銷很需要人脈的;我身邊就很多朋友是做直銷的,我沒有說直銷不好,只是如果因為跟朋友很熟就很難拒絕,所以只要朋友談到跟直銷有關而我有沒有興趣的,我就直接拒絕。

如果朋友因此而翻臉,那麼也不用做朋友了;但如果朋友可以理解我們不想買,那就還是可以做朋友的。

有朋友說如果她的朋友開始做直銷了而跟我們推銷的話,就直接拒絕加封鎖,不過我大部份朋友都是有在做直銷的,如果每個都封鎖的話那我真的就沒剩幾個朋友了;所以就只好接受你身邊的朋友很多人都在做直銷,他們如果要推銷或是叫你去參加聚會時,態度堅定的直接拒絕就好了。

千萬不要講發錢那個人的壞話,除非你不幹了

在職場時也是很容易發生這樣的事,你跟同事之間感情越好,你就很容易跟他們說出一些你的心理話;但老實說大家來上班就是為了賺錢而己,那就是一個利益關係,所以跟同事之間的互相打氣千萬不要提到別人的事。

比方說你第一個不能抱怨的就是老闆,因為老闆是給你錢的人,他絕對是為什麼你來這公司上班的理由,所以今天除非你不幹了,千萬都不要說老闆的壞話。

就算同事受委曲了他們需要人家的安慰,你的安慰必然是對事不要對人,你不要跟著罵老闆,你要針對事情去說一切不順利都會過去的,一切總是會雨過天晴的;而且有時老闆很機車也只不過是一時的,老闆的壓力也是相當大的,我們自己沒有做過老闆,是無法理解的。

有時只不過針對事情的過程你對同事提出同理的心情,她們就很開心了,這就是可以相交的同事;但有一些同事要相當小心,就是那種天天都在抱怨或是老是想從你口中套出八卦的人,這種同事也盡量的要遠離或是小心一點才是。

我在前一個職場都跟同事以及老闆都保持不熟,但他們要我配合做什麼事時我是都會配合的;所以我離開那個職場時,完全沒有是非也沒有什麼情感的糾葛,因為我知道我來這間公司上班只是為了錢,不是來交朋友的。

要加薪,換工作反而比較快

有一件很殘酷的事就是,我們來一間公司上班之後的薪水,就大多會是日後的定調了,需要一次跳級式的加薪除了你升官,你也很難跟老闆提出加薪的要求;一般台灣的中小企業會加薪的輻度大多是一年1000上下,跟得上通膨的速度式的加薪。

而中小企業的加薪,如果是升官,加薪的幅度也不一定會很高,因為你在原單位的能耐有多少,大家早就知道了;而升官時的薪水也是多少升一下的,你有時唯一可以提出你要加薪的機會也就只有這種時候了。

如果你今天去考上英文證照,也不一定可以用這個叫老闆替你加薪,所以要跳級式的加薪,”換工作”會是最快的方法;因為你到一個新的單位,你用在前公司學到的東西的起跑點己經不同了,這時你有比較高的談判價碼,而且你要開條件比較容易被接受的;而且人家如果不接受話你可以馬上拍拍屁股走人,日後不一定要相見。

我看我的朋友們,真的也是只要換了一個工作就會有跳級式的加薪,這反而也是她們事先不知道的待遇,但是換了一個新工作的特點就是你也不知道日後會碰到如何的挑戰,但是在工作上可以學到越多是越好的,只要你學的越多,你在跳到下一個公司時的談判籌碼是可以一直跳級的。

新客戶反而可以得到更好的報價

在接案時,不熟的客戶反而比起很熟的客戶好相處。

因為我們都是從沒什麼經驗開始接案,所以一開始案子的價碼也都沒有很高,有可能是自己沒什麼經驗,也沒什麼自信心開高價錢,所以都會被客戶把價錢壓得比巿價更低。

但是當我們經驗越來越高時,其實可以提出比較接近巿場行情價了,但是原先的熟客就沒有辦法接受所謂的”漲價”,這時最好的方法就是找新的客戶。

新的客戶他們比較可以接受你提出來的價錢跟你提的條件,這時我們就可以提出合理的價錢,以及要求訂金要提前給,大部份的客戶只要覺得合理他們就會很乾脆答應,我們才不會一邊接案一邊在煩收入的問題。

因為我們出來工作是為了賺錢,而不是為了客戶的新舊,如果舊客戶可以接受我們新開的價錢,那麼他們也是好客戶;所以千萬不要用”我跟你認識那麼久了”這句話來殺價,當然基本上如果我有空話也會用原先的價錢去服務舊客戶,但是如果時間上沒有空檔的話那就沒辦法了。

所以跟客戶太熟不一定是好的,”太熟”反而會變成讓別人來佔便宜的藉口,那就不好了。

當然跟人相處久了一定會變熟的,我們不能否認,而且變熟也有很多變熟的好處;但是如果變熟會造成別人對你不尊重,就閩南話說的"靠俗",這時就要好好的去提醒對方,不要因為變熟就可以變隨便了。

avatar-img
68會員
243內容數
在家工作的平面設計師,喜歡孤獨大過熱鬧,一直在尋找自己的生活節奏,很喜歡帶筆電在咖啡店寫作;有許多的心情以及故事想寫出來分享,寫下來才會覺得踏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itomi 的其他內容
可能是因為一直在方格子發表文章之類的,演算法不小心把我帶到鄭閔之的這本電子書;會去留意這本書,主要是書名取得很好;因為我也是一直在接案的自由工作者,但是案子跟收入也是卡在某一個階段就上不去了,所以我會被這樣的書名給吸引。  因為是作者自己賣的電子書所以價錢有比出版社貴一點,不過世面上很少有
如果是在小公司工作,會有那種經驗就是,發薪日會卡在假日,這時老闆要在假日前給你薪水或是假日後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對員工來說,假日之前給或是假日後給,意義是相差很大的。 有時假日是碰到三大節日,如果說是給薪日卡在三大節日中間的話,而老闆們又是放完假之後再給你錢,拿到錢的爽度就差了很多。如果說是在放假
日本產品設計師,秋田道夫的書”設計好心情”,是本很有襌意的講設計的書,他的書一頁是大標,另一頁則是內文相當的好閱讀。 這本講設計心態的書相當的有透明感跟空間感,內容不重口味,好像看了等於沒看,但是你久久再看一次會發現他講的東西很容易現實而且相當的有營養。 很像是豆腐或是白開水的書。 但是就
最近黃仁勳來台灣的事造成了一股旋風,大家都驚訝的在問說黃仁勳是誰?這個人怎麼出現的? 原來他是NIVDIA顯卡的老闆,我是沒有在玩遊戲或是買遊戲用的電腦,但是我有在做設計多少知道GPU的事,GPU跟CPU是不同等級的中英處理器,我知道的是GPU有分兩種,高階的是NIVDIA,比較低階的是AMD,好
今年年初時,跟我在美國的一位好友提到,很久沒見面了。於是他叫我去美國找他,因為他要照顧生病的家人也走不開。 後來我想一想也好,因為自從疫情之後我們很久沒見面了,以及跟這位朋友也是位於一種曖昧的關係,主要是因為遠距離,還有語言以及文化的不同,造成我們只有談戀愛但沒有辦法確立關係的狀態。
最近看到了一個新聞說到有一個以觀光業為主的縣巿某一建物的牆面設計案,是用中國的免費圖庫的二十四孝的圖,完全沒有經過設計就完全被搬到牆面使用了,而這面牆則是花了施工含設計192萬元的公帑。 原文出處如下: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
可能是因為一直在方格子發表文章之類的,演算法不小心把我帶到鄭閔之的這本電子書;會去留意這本書,主要是書名取得很好;因為我也是一直在接案的自由工作者,但是案子跟收入也是卡在某一個階段就上不去了,所以我會被這樣的書名給吸引。  因為是作者自己賣的電子書所以價錢有比出版社貴一點,不過世面上很少有
如果是在小公司工作,會有那種經驗就是,發薪日會卡在假日,這時老闆要在假日前給你薪水或是假日後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對員工來說,假日之前給或是假日後給,意義是相差很大的。 有時假日是碰到三大節日,如果說是給薪日卡在三大節日中間的話,而老闆們又是放完假之後再給你錢,拿到錢的爽度就差了很多。如果說是在放假
日本產品設計師,秋田道夫的書”設計好心情”,是本很有襌意的講設計的書,他的書一頁是大標,另一頁則是內文相當的好閱讀。 這本講設計心態的書相當的有透明感跟空間感,內容不重口味,好像看了等於沒看,但是你久久再看一次會發現他講的東西很容易現實而且相當的有營養。 很像是豆腐或是白開水的書。 但是就
最近黃仁勳來台灣的事造成了一股旋風,大家都驚訝的在問說黃仁勳是誰?這個人怎麼出現的? 原來他是NIVDIA顯卡的老闆,我是沒有在玩遊戲或是買遊戲用的電腦,但是我有在做設計多少知道GPU的事,GPU跟CPU是不同等級的中英處理器,我知道的是GPU有分兩種,高階的是NIVDIA,比較低階的是AMD,好
今年年初時,跟我在美國的一位好友提到,很久沒見面了。於是他叫我去美國找他,因為他要照顧生病的家人也走不開。 後來我想一想也好,因為自從疫情之後我們很久沒見面了,以及跟這位朋友也是位於一種曖昧的關係,主要是因為遠距離,還有語言以及文化的不同,造成我們只有談戀愛但沒有辦法確立關係的狀態。
最近看到了一個新聞說到有一個以觀光業為主的縣巿某一建物的牆面設計案,是用中國的免費圖庫的二十四孝的圖,完全沒有經過設計就完全被搬到牆面使用了,而這面牆則是花了施工含設計192萬元的公帑。 原文出處如下: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當好人就要幸福快樂過一生,不輕易讓壞人從自己身上拿走該有的利益,相反地,要以最輕鬆、省力的方式,為自己爭取最高利益。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與一位朋友之間的友情變化,當初的親近漸漸變得疏離。感受到這段友情的消耗,以及保護自己的重要,也提到了成長中的痛楚和對真正友情的認識。
我常和一些朋友聊起這個關於同事和朋友的界線問題,也常常希望一些入世未深的朋友不要將同事太早視為朋友,這是我的經驗之談,盡管我知道他們沒領教過的話,並不會明白我的意思。 大抵上,我會這樣認為同事和朋友之間的關連性: 1.      同事是同事,朋友是朋友,有根本性的分別:前者公司聘請,後者你的選擇
所有的人際關係、情場與職場關係,有時就是會出現「風水輪流轉」的局勢,敵人變朋友、朋友又變敵人,簡直是尋常,不是無常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Thumbnail
剛畢業時,初投入職場,還很學生心態, 許多事情都會很願意敞開心與人交流,直到某一天受了傷,爾後關上了心房,但內心也難免會在交流與不交流間猶豫著,所以很意外,有人的心態,是會希望要在職場交朋友,其實上班就是上班,也少點私交比較好,如果遇上了比較好相處的同事,那是幸,卻非必然。
關於社交與人脈。 我不喜歡為了特定的目的認識人。保持連絡的多半都是交心的朋友。 商學院講究人脈,曾經在學時聽朋友嘆說經營的人脈在需要謀職時都沒能幫上忙。大概是這一嘆讓我對人脈心生負觀感。一方面是我可能就是那個沒能幫上忙的人,二方面是我要用這態度去擴展人脈嗎?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親戚是我們不可缺少的社交關系之一。 然而,不是所有的親戚都是值得交往的。本文將介紹四種不值得往來的親戚,並對其進行深入分析。 同時,本文也將總結出一些實用的建議,幫助讀者避免在與親戚交往中出現問題。
Thumbnail
以前會為了朋友不跟自己好而難過,長大了會覺得本來都到大學了,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別說他人,我自己都不一定能把大學朋友放很重,這件事就順其自然的下去了。 當然好不好很看緣分。許多人說大學朋友都是看表面,這或許是其中某些人,不代表就不能交到真誠和善的朋友。 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會交到什麼樣的朋友。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當好人就要幸福快樂過一生,不輕易讓壞人從自己身上拿走該有的利益,相反地,要以最輕鬆、省力的方式,為自己爭取最高利益。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與一位朋友之間的友情變化,當初的親近漸漸變得疏離。感受到這段友情的消耗,以及保護自己的重要,也提到了成長中的痛楚和對真正友情的認識。
我常和一些朋友聊起這個關於同事和朋友的界線問題,也常常希望一些入世未深的朋友不要將同事太早視為朋友,這是我的經驗之談,盡管我知道他們沒領教過的話,並不會明白我的意思。 大抵上,我會這樣認為同事和朋友之間的關連性: 1.      同事是同事,朋友是朋友,有根本性的分別:前者公司聘請,後者你的選擇
所有的人際關係、情場與職場關係,有時就是會出現「風水輪流轉」的局勢,敵人變朋友、朋友又變敵人,簡直是尋常,不是無常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Thumbnail
剛畢業時,初投入職場,還很學生心態, 許多事情都會很願意敞開心與人交流,直到某一天受了傷,爾後關上了心房,但內心也難免會在交流與不交流間猶豫著,所以很意外,有人的心態,是會希望要在職場交朋友,其實上班就是上班,也少點私交比較好,如果遇上了比較好相處的同事,那是幸,卻非必然。
關於社交與人脈。 我不喜歡為了特定的目的認識人。保持連絡的多半都是交心的朋友。 商學院講究人脈,曾經在學時聽朋友嘆說經營的人脈在需要謀職時都沒能幫上忙。大概是這一嘆讓我對人脈心生負觀感。一方面是我可能就是那個沒能幫上忙的人,二方面是我要用這態度去擴展人脈嗎?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親戚是我們不可缺少的社交關系之一。 然而,不是所有的親戚都是值得交往的。本文將介紹四種不值得往來的親戚,並對其進行深入分析。 同時,本文也將總結出一些實用的建議,幫助讀者避免在與親戚交往中出現問題。
Thumbnail
以前會為了朋友不跟自己好而難過,長大了會覺得本來都到大學了,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別說他人,我自己都不一定能把大學朋友放很重,這件事就順其自然的下去了。 當然好不好很看緣分。許多人說大學朋友都是看表面,這或許是其中某些人,不代表就不能交到真誠和善的朋友。 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會交到什麼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