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5|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新北・碩仁國小|鐵道旁,見證煤礦業興衰的學校

民國 29 年,當時大粗坑國語講習所、小粗坑國語講習所、三貂嶺國語講習所、瑞三國語講習所被提議合併為「猴硐公學校」,其中,三貂嶺國語講習所便是碩仁國小的前身。民國 43 年改設「碩仁分校」、52 年獨立成校,直至民國 73 年因礦區關閉,碩仁國小也跟著走入歷史。
碩仁國小校門。(繪圖:Amo)
碩仁國小校門。(繪圖:Amo)
2022 下半年,尚在適應新的工作模式與新的生活型態,對於旅行、移動,與校園行動之間的平衡,還在有些碎亂的步伐中試著找出平衡。所幸,2023 年初的一場小旅行,將生長於西南端的我拎起,沿著對角線,「咚」的一聲放在東北角三貂嶺,預料內的美食之旅,預期外的校園邂逅,像在新的一年溫柔提醒從《校園逛逛》獲得的身心富足。
鐵道旁的廢棄小學,依然挺著校舍佇立於斜坡上。
鐵道旁的小學。(攝影:Amo)
柔和著漫遊與探險,僅能徒步抵達的三貂嶺
2023 年的第一個週末,北部天空藍的出其不意。或許是台北的藍天得來不易,我們租了車,一路駛向山城,彷彿更高的地方就能捕捉更潔淨的藍。
瑞芳給的人印象大多為水金九(水湳洞、金瓜石、九份),貓村侯硐,再來才可能想到三貂嶺。想到三貂嶺,不外乎是瀑布、步道,還有主打開車到不了,只能搭火車前往的三貂嶺車站。
三貂嶺的名稱由來,說法有二。一是認為三貂嶺取自西班牙語 Santiago,據說十六世紀中葉,西班牙人侵台灣就是從三貂角上岸,便將此地以故國市名取為「聖地牙哥」(San Diego),因而在諧音誤傳下成了三貂嶺。另一說則認為該名取自舊地名「山朝社」的閩南語音譯。
然而,不管名稱由來為何,三貂嶺過去曾是前往葛瑪蘭廳的重要孔道,為昔日淡蘭古道殘留線之一,現今仍是台鐵宜蘭線與平溪線交會之處,地理位置險要卻關鍵,亦為煤礦業興盛浪潮之時,令人流連忘返的繁榮地之一。
鐵道旁的剉冰小舖。(攝影:Amo)
火車馳騁而過,徒留碩仁原地沉寂
被山環繞的三貂嶺,與鐵道的距離沒有柵欄之分,火車在眼前急駛而過,拖著長長車廂竄逃至山壁下的洞口,像是來不及躲藏的老鼠尾巴,徒留嘎嘎聲響,緩緩在天際散去。
沿著鐵道走著走,一棟老校舍佇立眼前,小小的校門勉強能讓一台車通過,從鐵門縫隙中仍可見舊校舍的整體,斑駁的牆面及鬆落的窗櫺,面向著鐵道,看似有些感嘅,道盡此處已久沒人踏訪的事實。
碩仁國小舊校舍。(攝影:Amo)
從校門外盡可能往內探視,校園不見操場、籃球場、遊具,不確定是否被隱藏在枝繁葉茂深處。倒是校門旁的迷你樹叢裡,寫有「天下為公」的國父像悄悄地站在原地,眼神直盯著前方,那眼神好似能望穿山木,不卑不亢。
校門旁的國父像。(攝影:Amo)
據悉,碩仁國小是三貂嶺唯一之小學,在煤礦產業發展之期,礦工子女皆會來此接受教育,每年級人數多達四十餘人,原日式校舍不得不擴建為兩層樓。廢校後的碩仁國小,在民國 100 年曾為「三貂嶺文史工作站」之據點,當時瑞芳國小、瑞芳社區大學與當地居民,以「平溪線上的綠光寶盒」為名,向文建會申請藝術介入空間專案,將當地煤礦文史活動與課程結合,以藝術的形式重新規劃、整理碩仁國小的舊校舍,成為讓當地學生認識在地文化脈絡的學習空間。
寫有「碩仁國小」立牌。(攝影:Amo)
在民國 112 年再訪此地,早已不見上述空間活化之痕跡。碩仁國小在歷經一番整治、興起後,如今似乎又隨著時間再次沈寂。
我沒有特別去查這過程中發生什麼事,也不刻意去了解現在這塊土地是否有其他規劃。於此刻能貼近這座已廢棄的小學,或許忠實地記錄它現在的模樣,便已是最好的安排。它猶如一位長者,靜靜地坐在鐵道旁的藤椅上,瞇著雙眼看著火車駛過,聽著輪框與軌道碰撞時的哐啷聲,任由陣風吹起早已花白吧髮鬢。
偶然與路過的遊客對到眼,微微點頭。
呼嘯而過的火車。(攝影:Amo)

參考資料: 1. 現場介紹牌。 2. 瑞芳區公所網頁。 3. 新北市文化局網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