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福連國小蓬萊分班,1954~1991|萊萊磯釣場邊的秘境咖啡|來廢畫xMG.27 CAFE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造訪最東點的三貂角後,我們還順道去了一個廢校,小巧玲瓏只有兩間教室,就在台2線路基下,說秘境不為過,因為車水馬龍的台2線上看過去就是樹林,甚至旁邊的舊草嶺環狀自行車道就在屋頂邊通過,不注意看板的話,乍以為那是住家。



這是福連國小蓬萊分班,當年是考慮到萊萊鶯歌石大堀的娃走路來卯澳本校上學路程太遠(步行距離約4公里),遂在1954年設立這只有兩間教室、一個小廣場的分班。


raw-image


學校在1991年廢去,想當然是因為這區域娃口減少,更重要的台2濱海公路在1979年全線通車後,交通日漸便利之故。

現在這校區歸東北角風景管理處掌管,包租給民間經營咖啡店。咖啡雅座不多,平日去時人數寥寥,而且是年輕的老闆一人撐起全場,除了咖啡、飲料還有簡餐,那天他點了炒泡麵配咖啡,看他吃來狼吞模樣甚是好笑。

庭院一棵大榕樹,老闆製作一隻碩大台灣藍鵲模型吊掛,環狀木椅在暑氣甚濃真夏午後,海風透過前面的防風林吹來已經是熱氣迎面,我手中的冰咖啡已然成了熱咖啡。


raw-image


屋前小徑一路可以下到海岸的萊萊地質區,海蝕平台上不畏炙陽以英姿拋竿垂釣者眾,立影甚是吸引我的按鍵,在那邊消磨了許多的電池。

踩浪夠了,遂回學校,這邊不論是室內、或是戶外看去已經沒有學校的氣息了,我尋覓了許久還是放棄,湊著想要有的話就是廊下吊椅,我請他坐了上去拍照,想像他幼兒時玩鞦韆模樣。

上屋頂有環狀愛心,透過愛心可以和灰濛的龜山島合照,他問我要照否?我笑著搖頭,拍了空照離開,回到台2路口,一陣自行車隊呼嘯而過,他們果然忽略了這休憩景點,而我一回頭卻看到許多小娃在教室的讀書身影,滿意的離開。


#地點大概在台2,北往南109.5K路標過去再200m。

#寫此篇時看到咕狗地圖上已標示永久停業撥電話也無人接聽

#若要前往者請先確定是否營業

raw-image


@新北貢寮,蓬萊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aralk Chung的沙龍
117會員
827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Claralk Chu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隔日起個大早,一路驅車往裡正角過去,想看日出。 裡正角是澎湖湖西鄉的最東側,我想在這邊留下觀日出的腳印。一大早天未亮,依據地圖204縣道開到底就可以到達目的,路上很順,我不敢開快車,這邊測速照相警報響個不停,原先以為可以把車子直接開到海邊,但是在「日軍登陸紀念碑」後已是縣道終點,路標牌顯示右邊
Thumbnail
2024/12/31
隔日起個大早,一路驅車往裡正角過去,想看日出。 裡正角是澎湖湖西鄉的最東側,我想在這邊留下觀日出的腳印。一大早天未亮,依據地圖204縣道開到底就可以到達目的,路上很順,我不敢開快車,這邊測速照相警報響個不停,原先以為可以把車子直接開到海邊,但是在「日軍登陸紀念碑」後已是縣道終點,路標牌顯示右邊
Thumbnail
2024/12/29
旅行,有時是沒目的就會有目的。 那天我們剛越過曾文溪西港大橋,才入西港時突然想起之前有規劃要去麻豆。遂轉173市道,一面請他幫忙看看沿途有啥小學? 一車子頓時一同哀鳴: 「唉啊!又是無盡的小學之旅......」 他查了地圖跟我說前方有後營、松林、紀安、安業、培文等校: 「你好像去過好幾所了
Thumbnail
2024/12/29
旅行,有時是沒目的就會有目的。 那天我們剛越過曾文溪西港大橋,才入西港時突然想起之前有規劃要去麻豆。遂轉173市道,一面請他幫忙看看沿途有啥小學? 一車子頓時一同哀鳴: 「唉啊!又是無盡的小學之旅......」 他查了地圖跟我說前方有後營、松林、紀安、安業、培文等校: 「你好像去過好幾所了
Thumbnail
2024/12/28
我喜歡色彩鮮艷、配色大膽的學校門面,其實,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整個校園就是五彩繽紛,嗯,七彩斑斕更棒。 這樣娃們從小接受到豐富的色彩境教,一定可以讓我們的都市更有活力,就像是高第的建築作品那般。 豐年小的校門讓我駐足許久,簡單的三柱配牆,柱體粗獷的用方磚堆砌,但是用上鮮明、飽滿的黃,配以基底
Thumbnail
2024/12/28
我喜歡色彩鮮艷、配色大膽的學校門面,其實,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整個校園就是五彩繽紛,嗯,七彩斑斕更棒。 這樣娃們從小接受到豐富的色彩境教,一定可以讓我們的都市更有活力,就像是高第的建築作品那般。 豐年小的校門讓我駐足許久,簡單的三柱配牆,柱體粗獷的用方磚堆砌,但是用上鮮明、飽滿的黃,配以基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沿著台61線駛近163線道,兩側被漁塭給包圍,穿越聳立的太聖宮門,彷彿來到隱藏在另一世界的靜謐漁村。民國105年因3D立體彩繪而爆紅,後因彩繪村落遍地開花,在「蛋塔效應」下沒落。經在地媳婦怡雯姐的努力,該社區於今年六月榮獲環境部國家環境教育獎特優(第一名)的殊榮,
Thumbnail
沿著台61線駛近163線道,兩側被漁塭給包圍,穿越聳立的太聖宮門,彷彿來到隱藏在另一世界的靜謐漁村。民國105年因3D立體彩繪而爆紅,後因彩繪村落遍地開花,在「蛋塔效應」下沒落。經在地媳婦怡雯姐的努力,該社區於今年六月榮獲環境部國家環境教育獎特優(第一名)的殊榮,
Thumbnail
揮別沄水國小後,續行台3北往番路,打算去仁義潭水庫。 沒多久看到路邊對面竟出現一個城堡,城堡門口還有霜淇淋裝飾,一棵綠藤直上三樓塔樓還站著貓頭鷹。 停車借問才知這是中埔遊客中心,有霜淇淋我是一定要停,何況日頭赤炎正上火。 停車入內發現這壓根就是溜小娃的地方,童話世界的氛圍已經有不少帶小娃的
Thumbnail
揮別沄水國小後,續行台3北往番路,打算去仁義潭水庫。 沒多久看到路邊對面竟出現一個城堡,城堡門口還有霜淇淋裝飾,一棵綠藤直上三樓塔樓還站著貓頭鷹。 停車借問才知這是中埔遊客中心,有霜淇淋我是一定要停,何況日頭赤炎正上火。 停車入內發現這壓根就是溜小娃的地方,童話世界的氛圍已經有不少帶小娃的
Thumbnail
其實是想去看看古蹟。這學校開門的兩扇門,還有進門的紅瓦建築就是認證的古蹟。 學校雖然在1899就建校,但是這古蹟的校舍要到1934年才全部竣工,算不得百年,但是正門採古典多立克柱式建築就有特色。 從康樂街走來,圍牆後就是高高的大王椰子,真得吾心,十數米後地一個大門出現:雙抱牆四柱三進門,不論
Thumbnail
其實是想去看看古蹟。這學校開門的兩扇門,還有進門的紅瓦建築就是認證的古蹟。 學校雖然在1899就建校,但是這古蹟的校舍要到1934年才全部竣工,算不得百年,但是正門採古典多立克柱式建築就有特色。 從康樂街走來,圍牆後就是高高的大王椰子,真得吾心,十數米後地一個大門出現:雙抱牆四柱三進門,不論
Thumbnail
在富岡中正路上短暫停留,目光觸及華麗無比的豪華洋樓,以及充滿時間感的紅磚瓦房,感受到小鎮曾經的興盛熱鬧,與繁華落盡後的沉靜,無法改變的過去,只能尾隨時光,繼續前進。
Thumbnail
在富岡中正路上短暫停留,目光觸及華麗無比的豪華洋樓,以及充滿時間感的紅磚瓦房,感受到小鎮曾經的興盛熱鬧,與繁華落盡後的沉靜,無法改變的過去,只能尾隨時光,繼續前進。
Thumbnail
離開善化的牛肉湯,也去假日的牛墟繞了一下沿街的市集。 本來要越過曾文溪往溪北的麻豆佳里去,不是為了文旦柚,是尋訪全台最大供奉趙子龍的永昌宮。卻不知怎地患了空間迷航症,逕望東北奔去,只見沿路愈開愈是鄉下,他還是忍不住問: 「怎麼愈來愈鄉下的感覺?」 我瞧著窗外,低矮的房子錯落田野間,這馬路兩旁是
Thumbnail
離開善化的牛肉湯,也去假日的牛墟繞了一下沿街的市集。 本來要越過曾文溪往溪北的麻豆佳里去,不是為了文旦柚,是尋訪全台最大供奉趙子龍的永昌宮。卻不知怎地患了空間迷航症,逕望東北奔去,只見沿路愈開愈是鄉下,他還是忍不住問: 「怎麼愈來愈鄉下的感覺?」 我瞧著窗外,低矮的房子錯落田野間,這馬路兩旁是
Thumbnail
穿越狹窄的臺南中西區巷弄,探索舊宅的歷史和風情,每座老宅都蘊藏著無數故事,對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理解與熱愛。
Thumbnail
穿越狹窄的臺南中西區巷弄,探索舊宅的歷史和風情,每座老宅都蘊藏著無數故事,對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理解與熱愛。
Thumbnail
天母東路是一條長長的下坡,我從忠誠路轉巷子過來繞過學校後面的市體大上了小山崗,車子緩緩的加速走在東山路,就在看到停車位之前,先看到天母國中,然後就看到小學校門出現了...... . 這天和某友約了吃早午餐。剛回國的某友前一天突然說他一定要去吃brunch,理由是他去國整整一年的異鄉沒有這玩意
Thumbnail
天母東路是一條長長的下坡,我從忠誠路轉巷子過來繞過學校後面的市體大上了小山崗,車子緩緩的加速走在東山路,就在看到停車位之前,先看到天母國中,然後就看到小學校門出現了...... . 這天和某友約了吃早午餐。剛回國的某友前一天突然說他一定要去吃brunch,理由是他去國整整一年的異鄉沒有這玩意
Thumbnail
這裡是菁桐大斜坑礦場,就位於青銅火車站的上方。在走上去之前,會先經過一個選礦場,現在已經改成了餐飲咖啡店。再往上走就是礦場本體,周圍散落幾間建築,原本是用來存放礦場所需物資的。現在只剩下水泥磚牆,本身已經破落不堪,但經過整理後還算乾淨。空蕩蕩的,沒有一人,沒有光亮,礦場已經沒落了,所以人也走了。那是
Thumbnail
這裡是菁桐大斜坑礦場,就位於青銅火車站的上方。在走上去之前,會先經過一個選礦場,現在已經改成了餐飲咖啡店。再往上走就是礦場本體,周圍散落幾間建築,原本是用來存放礦場所需物資的。現在只剩下水泥磚牆,本身已經破落不堪,但經過整理後還算乾淨。空蕩蕩的,沒有一人,沒有光亮,礦場已經沒落了,所以人也走了。那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