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短文系列-初二回娘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進入 21 世紀,許多 KOL 陸續提出打破傳統習俗的言論,其中「回娘家為何一定要在初二」是主要的攻防戰。

我本身也是站在「不一定要初二回娘家」派的。主要理由是,這根本毫無道理可言,也沒有任何經典可供考據。唯一可以理解的環境因素是,早期父系農業社會,家中需要人手幫忙,因此年節最忙時期,像是除夕「二九暝」以及初一,當然就不希望女方回家,可同時女兒一整年都沒回家,折衷下的「恩惠」就選在初二之類的。只是,為何又是初二,這只能解釋成長期社會實踐下的產物。

但我比較不能接受的是用「法律又沒規定」來反對「初二回娘家」這個習俗(對,就是那個呂姓律師的主張)。

習俗是各種社會實踐與人情交織的產物,習俗問題情理解決,拿法律來解決未免大砲打小鳥,何必呢?畢竟,法律是用來解決威脅生命財產行為的社會工具,拿來diss沒有明顯殺傷力的習俗似乎有點不近人情。

習俗的汰換會隨著環境改變而有所調整,是不同世代選擇下的「暫時性結果」,並經過各種社會實踐的淘洗慢慢形成的。直接拿法律一刀切,未免過於自大跟傲慢。

不符合時代需求的習俗應該慢慢屏棄,但不該如此生搬硬套地用法律手段來汰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洪啓堯的沙龍
70會員
191內容數
總覺得生活很多事情都在「卡」你嗎?總覺得做任何事都覺得很不順嗎? 本專題以現實生活為例,透過講故事的方式與大家分享生活上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面對類似的問題時,可以用甚麼方法或心態去面對。 如果您在生活上有跟我同樣的問題,來!點進本專題,也許可以獲得解決的方法或靈感呢! 別猶豫了,快上船吧!
洪啓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9
高中特殊選才已經走上=技能通膨」之路
2024/12/19
高中特殊選才已經走上=技能通膨」之路
2024/12/05
我不討厭瓊瑤;我討厭的,是她的代言人們。
Thumbnail
2024/12/05
我不討厭瓊瑤;我討厭的,是她的代言人們。
Thumbnail
2024/07/31
「文字」成為社群平台的主流媒材,似乎成為不可抗拒的趨勢。
2024/07/31
「文字」成為社群平台的主流媒材,似乎成為不可抗拒的趨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個成年人要住在一起,什麼東西、空間、情感……等都共享,是很不人道的事情。成年人了,許多的生活習慣、價值觀等都固定了,2人各自的背景和條件也都不一樣,要和諧地住在一起,真是人性很大的考驗。因為無解,很難達到理想中的「幸福婚姻」,所以從事婚姻諮詢、顧問等行業的人永遠有生意做。 我們講到「結婚」,還是以
Thumbnail
2個成年人要住在一起,什麼東西、空間、情感……等都共享,是很不人道的事情。成年人了,許多的生活習慣、價值觀等都固定了,2人各自的背景和條件也都不一樣,要和諧地住在一起,真是人性很大的考驗。因為無解,很難達到理想中的「幸福婚姻」,所以從事婚姻諮詢、顧問等行業的人永遠有生意做。 我們講到「結婚」,還是以
Thumbnail
小時候 在宜蘭,外婆強調初二要回娘家,我們和媽媽回舅舅家,和表弟妹,還有阿姨家的表弟妹們玩得很高興,我只知道這麼一個回娘家的動作,從來沒想過舅媽是什麼時候回娘家的呢? 後來舅舅搬到台北,第一年我們全家在年初二搭火車到台北,車子很擠,覺得這樣不好,媽媽跟舅舅、阿姨說好,以後不要初二回娘家,晚一點再回,
Thumbnail
小時候 在宜蘭,外婆強調初二要回娘家,我們和媽媽回舅舅家,和表弟妹,還有阿姨家的表弟妹們玩得很高興,我只知道這麼一個回娘家的動作,從來沒想過舅媽是什麼時候回娘家的呢? 後來舅舅搬到台北,第一年我們全家在年初二搭火車到台北,車子很擠,覺得這樣不好,媽媽跟舅舅、阿姨說好,以後不要初二回娘家,晚一點再回,
Thumbnail
每到初二,嫁出去的女人,就會用曾經的記憶來陶醉自己,回想這個長大的地方,這就是所謂「回娘家。」這種記憶也會因人而不同,主要是母親的不同,造就不同的原生文化。 說到文化,就會想到「媳婦」這個角色,我們從「媳」字拆成「女、息」,從娘家的角度來看,可詮釋為結婚之後就不是這個家的女兒了,所以才有「潑出去的水
Thumbnail
每到初二,嫁出去的女人,就會用曾經的記憶來陶醉自己,回想這個長大的地方,這就是所謂「回娘家。」這種記憶也會因人而不同,主要是母親的不同,造就不同的原生文化。 說到文化,就會想到「媳婦」這個角色,我們從「媳」字拆成「女、息」,從娘家的角度來看,可詮釋為結婚之後就不是這個家的女兒了,所以才有「潑出去的水
Thumbnail
「結婚的對象一定要能接受我除夕及過年要在娘家陪父母,因為我是獨生女!」工作上接觸到的20多歲女孩這樣堅定的說。 我的朋友小瑩觀念新穎,20多年結婚時,就和先生約定好,除夕各自回自己原生家庭陪家人圍爐,兩人均來自外省家庭,一北一南,兩方父母都能接受這種安排,初二、初三再到對方家裡過年。
Thumbnail
「結婚的對象一定要能接受我除夕及過年要在娘家陪父母,因為我是獨生女!」工作上接觸到的20多歲女孩這樣堅定的說。 我的朋友小瑩觀念新穎,20多年結婚時,就和先生約定好,除夕各自回自己原生家庭陪家人圍爐,兩人均來自外省家庭,一北一南,兩方父母都能接受這種安排,初二、初三再到對方家裡過年。
Thumbnail
唸哪間學校?畢業了嗎?有男/女朋友嗎?要結婚了嗎?買房了嗎?什麼時候生小孩?要生第二胎嗎?怎麼不叫人?記得我是誰嗎?阿姑阿叔親一下........ 恭喜各位,又來到了一年一度的過年時分。
Thumbnail
唸哪間學校?畢業了嗎?有男/女朋友嗎?要結婚了嗎?買房了嗎?什麼時候生小孩?要生第二胎嗎?怎麼不叫人?記得我是誰嗎?阿姑阿叔親一下........ 恭喜各位,又來到了一年一度的過年時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