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過年時親戚的問題?」已經成為最經典的「年經文」,每年同一時間準時上映。曾經我也是痛恨這些問題的人,大學畢業剛出社會時就是被問交往對象,有交往對象就是問結婚時間,結婚之後就是問生小孩以及買房子──住天龍國的好處之一就是,大部分親戚長輩都不會問我房子的事情。
曾經想做一個「頂客族」的手拿牌,出席親戚聚會
這些問題當中,我個人最痛恨的就是「有好消息了嗎?」彷彿身為一介女性,結婚的首要目標就是懷孕,怎沒人問我「工作順不順利、婆家人好不好相處、和先生磨合得如何?」等等,當然,以上問題,我依舊會在心中翻個白眼「這關你什麼事」,但憤怒的程度遠低於「有好消息了嗎?」
由於一些老掉牙的家庭倫理劇原因,已經很久沒有和母親那邊的親戚一起吃過年飯,父親那邊則是這幾年來固定在初三回山上老家聚餐;在我這幾年來的洗腦之下,已經沒有什麼長輩會來問「有計畫嗎?」(是說,可能有些長輩也慢慢理解,不能直接衝著晚輩臉上問一句「小孩呢」,所以都會用一些「佛地魔=那個人」的概念,替換成「好消息/計畫」等等)先生那邊的長輩都非常上道,據知有私底下問先生,但沒有問到我臉上。
當成一年聽一次的煩人關心,或許能少翻兩次白眼
大概是年紀也到了,慢慢發現,搞不好這些親戚長輩,是把這些東西當成問候語,就跟吃飽沒差不多;畢竟每年只有那一、兩次的見面,他或她可能根本不記得你是另一半的二哥的長女,還是大姊的么兒。這些連你爸媽可能都不太管的問題,嚴格來說是你自己人生的問題,就這樣被當作「關心」的方式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
想想其實蠻悲哀,就是華人儒家思想的父權遺毒(啊,又忍不住扯到這邊了),認為小孩是附屬於雙親的所有物,因此「問工作薪水結婚買房生小孩=關心你啊」的公式,至少就我的觀察,五十歲以上的長輩鮮有例外。
如果有了「這是一種讓我不太舒服的關心方式」的認知,或許對於這些每年一兩次的問候稍微心平氣和一些。當然,也有那種非要逼問你「年薪和年終多少、房子想買哪、小孩多重了」這種細緻到嘆為觀止的奇葩親戚,這種類型的我個人倒真的沒遇過,最誇張的就是某位姻親曾經幾年前在得知我預備結婚後,勸說我「要生就早點生」,當時還以為對方是基於優生學以及高齡產婦比較危險的考量,殊不知下一句是「不然你公婆一定馬上會有意見!不騙你,我看過好多離婚都是因為生不出來」(當場真的差點白眼忍不住)。
「不認得我了嗎?/怎麼不叫人?」大人算哪根蔥到底
是說你各位都能在辦公室面對機歪的同事、煩人的主管時戴上成熟大人的面具,沒道理面對一年見面不到五次的親戚時忍不住吧?(但有時候那個聲音配上臉,真的很難忍)但小孩子就不一樣了,比起追問你到底乾他屁事的人生規劃,希望從今年可以開始宣導一件事,讓各位叔伯阿姨爸爸媽媽都一同參與,那就是終結「怎麼不叫人」這個荒謬的過年問句、又應該說是無聊大人的問句。
對於「怎麼不叫人/你還記得這是誰嗎」,我個人的怨念非常深,舍妹則是既得利益者,畢竟有姐姐擋在前面,她只要跟著點頭傻笑就算是過關了。「要小孩叫人」這件事情也是一種父權遺毒(短短的一篇文就被cue了兩次),就是所謂的大人太把自己當成高高在上的角色,以及把小孩叫人打招呼當成教育顯擺的一環。
請問這些看到小孩又拍又摸又要先問好的長輩,在外面都這樣走跳交際啊?厲害厲害。比起問高中大學生、社會人士的薪水買房小孩另一半,被問到的頂多就是臉上掛好假笑,「嗯嗯呵呵還在考慮」,回家後上網抱怨幾句就算了;而不把小孩當人看的親戚,相比之下更加討厭。
希望又一個新年,我們都可以成為曾經想成為、或不再做那個不想成為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