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定得回夫家過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結婚的對象一定要能接受我除夕及過年要在娘家陪父母,因為我是獨生女!」工作上接觸到的20多歲女孩這樣堅定的說。

現在每個家庭女子生得少,不久將晉級成為公婆的我們這些橘世代,夾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深受一些傳統刻板習俗所害,該用更開放的心態來面對這些,兒子、媳婦如果都是獨子獨女,各自回家陪自己父母過年,或是兩家人一起輪流到彼此家圍爐、相約去飯店圍爐,是不錯的方法。

raw-image

我的朋友小瑩觀念新穎,20年前結婚時,就和先生約定好,除夕各自回自己原生家庭陪家人圍爐,兩人均來自外省家庭,一北一南,兩方父母都能接受這種安排,初二、初三再到對方家裡過年。

大姑雖嫁到客家家庭,但她公婆非常開明,每年農曆過年前提早祭祖,除夕前兩天,安排家族旅遊到處去玩,因為過年前大家都忙著打掃、辦年貨,旅遊品質最好,團圓飯就選在景區飯店吃,通常除夕晚大姑一家就先回到娘家,完全避開塞車車流,初二、初三大家往南部走時,大姑一家北返,利用上班前空檔打掃。

非常欣賞小瑩和大姑這種新觀念,尤其大姑全家族反其道而行,不要一昧跟隨傳統人擠人的作法,實在太棒了!

公婆雖然不忌諱大姑除夕就回娘家,卻還沒有辦法接受提早拜拜、去外面圍爐、媳婦回娘家圍爐這些事。

如果,兒子未來結婚,我希望自己成為思想開化的現代婆婆,不要太拘泥傳統習俗,自己所受的苦不要再給下一代承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知秋的沙龍
148會員
412內容數
昔記者、今社畜。打打鍵盤,憶過去、聊生活、談工作、品美食、學創作。
知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9
從小就羨慕同學帶便當,長大工作近30年從沒自己帶過便當,第一次嘗試帶自己手做便當上班。文章描述從小到大與便當的經驗,以及第一次帶自己做的便當上班的感受與想法。
Thumbnail
2025/03/19
從小就羨慕同學帶便當,長大工作近30年從沒自己帶過便當,第一次嘗試帶自己手做便當上班。文章描述從小到大與便當的經驗,以及第一次帶自己做的便當上班的感受與想法。
Thumbnail
2025/03/18
年過五十,肩膀疼痛影響睡眠,就醫診斷為五十肩。分享從初期發炎疼痛,到復健治療,以及尋求物理治療系副教授協助,學習鐘擺、爬牆運動,最終擺脫五十肩困擾的經驗。
Thumbnail
2025/03/18
年過五十,肩膀疼痛影響睡眠,就醫診斷為五十肩。分享從初期發炎疼痛,到復健治療,以及尋求物理治療系副教授協助,學習鐘擺、爬牆運動,最終擺脫五十肩困擾的經驗。
Thumbnail
2025/03/17
臺中市公車優勢經驗分享:因車禍事故改搭公車上下班,發現比開車省時、省錢、省力又環保。
Thumbnail
2025/03/17
臺中市公車優勢經驗分享:因車禍事故改搭公車上下班,發現比開車省時、省錢、省力又環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小時候 在宜蘭,外婆強調初二要回娘家,我們和媽媽回舅舅家,和表弟妹,還有阿姨家的表弟妹們玩得很高興,我只知道這麼一個回娘家的動作,從來沒想過舅媽是什麼時候回娘家的呢? 後來舅舅搬到台北,第一年我們全家在年初二搭火車到台北,車子很擠,覺得這樣不好,媽媽跟舅舅、阿姨說好,以後不要初二回娘家,晚一點再回,
Thumbnail
小時候 在宜蘭,外婆強調初二要回娘家,我們和媽媽回舅舅家,和表弟妹,還有阿姨家的表弟妹們玩得很高興,我只知道這麼一個回娘家的動作,從來沒想過舅媽是什麼時候回娘家的呢? 後來舅舅搬到台北,第一年我們全家在年初二搭火車到台北,車子很擠,覺得這樣不好,媽媽跟舅舅、阿姨說好,以後不要初二回娘家,晚一點再回,
Thumbnail
中秋剛過好像蠻適合把這本書的心得分享出來的,不過我覺得可能要先對不熟悉韓國文化的人說明一下中秋到底在韓國人的文化裡是怎麼樣的日子。 對台灣人來說中秋節就是烤肉、吃柚子、月餅然後才是團圓賞月,但中秋對韓國人來說是個大日子,重點就是祭祀,而祭祀就是要準備很多很多的東西,而準備這些東西當然就落在媳婦頭上。
Thumbnail
中秋剛過好像蠻適合把這本書的心得分享出來的,不過我覺得可能要先對不熟悉韓國文化的人說明一下中秋到底在韓國人的文化裡是怎麼樣的日子。 對台灣人來說中秋節就是烤肉、吃柚子、月餅然後才是團圓賞月,但中秋對韓國人來說是個大日子,重點就是祭祀,而祭祀就是要準備很多很多的東西,而準備這些東西當然就落在媳婦頭上。
Thumbnail
1:1過於堅持,彼此鬧得不愉快;10:1或10:0的不堅持,又被軟土深崛,心理不平衡。堅持和不堅持之間,真的好難拿捏。
Thumbnail
1:1過於堅持,彼此鬧得不愉快;10:1或10:0的不堅持,又被軟土深崛,心理不平衡。堅持和不堅持之間,真的好難拿捏。
Thumbnail
過年連假大家怎麼過? 家中的長輩又是怎麼過年?
Thumbnail
過年連假大家怎麼過? 家中的長輩又是怎麼過年?
Thumbnail
夫妻來自兩個不同的家庭,妯娌不但一樣來自不同家庭,還受先生親族間互動氛圍牽動著。自己和小嬸生長環境非常不一樣,我的原生家庭保守傳統、兄弟姊妹多、重男輕女,從小就得幫忙分擔家務;小嬸是小康之家唯一掌上明珠,自小備受寵愛,十指不沾陽春水。
Thumbnail
夫妻來自兩個不同的家庭,妯娌不但一樣來自不同家庭,還受先生親族間互動氛圍牽動著。自己和小嬸生長環境非常不一樣,我的原生家庭保守傳統、兄弟姊妹多、重男輕女,從小就得幫忙分擔家務;小嬸是小康之家唯一掌上明珠,自小備受寵愛,十指不沾陽春水。
Thumbnail
「結婚的對象一定要能接受我除夕及過年要在娘家陪父母,因為我是獨生女!」工作上接觸到的20多歲女孩這樣堅定的說。 我的朋友小瑩觀念新穎,20多年結婚時,就和先生約定好,除夕各自回自己原生家庭陪家人圍爐,兩人均來自外省家庭,一北一南,兩方父母都能接受這種安排,初二、初三再到對方家裡過年。
Thumbnail
「結婚的對象一定要能接受我除夕及過年要在娘家陪父母,因為我是獨生女!」工作上接觸到的20多歲女孩這樣堅定的說。 我的朋友小瑩觀念新穎,20多年結婚時,就和先生約定好,除夕各自回自己原生家庭陪家人圍爐,兩人均來自外省家庭,一北一南,兩方父母都能接受這種安排,初二、初三再到對方家裡過年。
Thumbnail
我最想跟他爸媽說的是:「我女兒不『嫁』喔!他們2個人是『結婚』」你們也沒『娶』喔!她永遠是我們的女兒」哈!還有,婚俗中,有些動作不要做……,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說這些?要不要說?說了的話,人家是氣死,或是討厭我呢?還是連帶對我的女兒有不好的印象?哈!我說討厭我也沒關係,都推給我,我只希望她有一個性別平等
Thumbnail
我最想跟他爸媽說的是:「我女兒不『嫁』喔!他們2個人是『結婚』」你們也沒『娶』喔!她永遠是我們的女兒」哈!還有,婚俗中,有些動作不要做……,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說這些?要不要說?說了的話,人家是氣死,或是討厭我呢?還是連帶對我的女兒有不好的印象?哈!我說討厭我也沒關係,都推給我,我只希望她有一個性別平等
Thumbnail
離婚後,開始喜歡過年,很享受一個人的過年。 從小就不喜歡過年,除了可以拿紅包跟一直吃這些事外。 小時候,家裡還沒經濟能力可以買車時,除夕夜是一家三口帶著行李擠在火車廂,晃到台南爺奶家。因為奶奶跟媽媽的婆媳氛圍,總覺得每年的過年都過得很刻意。難得回台南,站在爸爸的立場會想多在家陪爺爺奶奶聊聊;而站在媽
Thumbnail
離婚後,開始喜歡過年,很享受一個人的過年。 從小就不喜歡過年,除了可以拿紅包跟一直吃這些事外。 小時候,家裡還沒經濟能力可以買車時,除夕夜是一家三口帶著行李擠在火車廂,晃到台南爺奶家。因為奶奶跟媽媽的婆媳氛圍,總覺得每年的過年都過得很刻意。難得回台南,站在爸爸的立場會想多在家陪爺爺奶奶聊聊;而站在媽
Thumbnail
小時候,我很喜歡過年的熱鬧氣氛。 我們居住在台北,爸爸是第一代外省人,老家在遙遠的湖南,所以過年的祭拜只有祖先,沒有神明,沒有爺奶跟我們過。但即使如此,媽媽在過年前還是特別焦慮,要大掃除、要採買年貨準備年菜…,一直忙到除夕拜完祖先、吃完年夜飯之後,媽媽緊繃的表情才逐漸放鬆。 曾跟媽媽說我喜歡過年,
Thumbnail
小時候,我很喜歡過年的熱鬧氣氛。 我們居住在台北,爸爸是第一代外省人,老家在遙遠的湖南,所以過年的祭拜只有祖先,沒有神明,沒有爺奶跟我們過。但即使如此,媽媽在過年前還是特別焦慮,要大掃除、要採買年貨準備年菜…,一直忙到除夕拜完祖先、吃完年夜飯之後,媽媽緊繃的表情才逐漸放鬆。 曾跟媽媽說我喜歡過年,
Thumbnail
我想不能這樣,習俗是順應人們的生活方式,既然生活不一樣了,為什麼還要照著習俗做,而不另創「新的」習俗呢? ■既然沒意義,為什麼要做?浪費時間、力氣和錢。 ■不做的話,會給當場的人一些衝擊和反思; ■如果照做的話,那不合理的習俗就又延續一次了。 ■我不能光寫和說,等著別人去做,有機會我就要有所行動。
Thumbnail
我想不能這樣,習俗是順應人們的生活方式,既然生活不一樣了,為什麼還要照著習俗做,而不另創「新的」習俗呢? ■既然沒意義,為什麼要做?浪費時間、力氣和錢。 ■不做的話,會給當場的人一些衝擊和反思; ■如果照做的話,那不合理的習俗就又延續一次了。 ■我不能光寫和說,等著別人去做,有機會我就要有所行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