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新找回主動權,扭轉過年期間一路挨打的劣勢?

2023/01/2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經過戰狀最慘烈的除夕到初二,每年例行性的互相傷害遊戲(俗稱過年)暫時告一段落,我們終於有空可以好好檢討今年的戰況。不管是否順利守住最後防線,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趁現在還處於驚魂未定的階段,重新擬定戰略來防禦、甚至反擊家族親戚間綿綿不絕的攻勢,不失為過年期間最有意義的活動。就讓十幾年來一路挨打、但是近幾年來逐漸逆轉的我,為各位獻上一些或許有用處的小撇步,預祝各位能夠在接下來的過年大亂鬥中重掌主動權,重新找回屬於自己的自信與尊嚴(握拳!)

一、林語堂說:家族團聚的時間就像女生的迷你裙,越短越好

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某些親戚常常在家族聚會遲到早退,不是因為車子臨時出問題導致遲到、就是身體突然不舒服拉肚子要提早回家。這樣的行為,就是不敗的起手勢:讓聚會的時間縮得越短越好。就算遇到再怎麼不利的情勢,只要時間夠短,我們就可以集中精神在短時間內力保不失。時間一拖長,會讓本來已左支右絀的不利情況轉瞬惡化,不可不慎。
類似的手法還有:在聚會隔天安排必須提前準備的長途旅行、以準備考試為由提早回家休息、甚至在大年夜值班…等等。手法是否卑劣無所謂,先保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被時間過長的家族聚會擾亂心智,過年是件極耗費心神的活動,一定要隨時保持最佳狀態,才能應付瞬息萬變的情勢。

二、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過年活動

一群平常就不對盤的家人,要在過年期間團圓、出遊,一綁就綁好幾天,如果說這不是地獄,還有什麼是地獄?此時就要冷靜想一想:有沒有其他對自己有利的年節活動可以做?
怎樣挑選對自己有利的過年活動?一個重點:流動性。利用過年期間互相拜年的習俗,擴大拜年的對象,不要把活動只限定在直系的親屬上,這樣就可以分散彼此的壓力,不會整個過年都綁在一起互相抱怨互相傷害,這或許是在現有的習俗上求生的一條捷徑。
近年來,我找到一個既符合大義名份、又有人情味的春節活動可以完美避掉家族出遊:獨自去找住得很遠的長輩拜年。這些平常沒連絡的伯公叔公姑婆姨婆,過年期間一定會對我們這些晚輩禮遇有加,因為彼此不太熟悉,也不會待太久,就可以結合自己的春節旅遊計劃,順便去拜訪這些長輩。以客人的身份,和這些住在老家客客氣氣的長輩聊天,也可以順便了解自己家族的歷史,一兼二顧,讓我過年又多了一個避難所。

結語:過年其實是個好習俗

在年終歲末一起團圓祝賀新的一年,是古今中外行之有年的習慣,人們總希望在舊的一年結束之際有個小小的儀式,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台灣自古以來的過年習俗,就是拜拜、吃團圓飯、拜年、走春。這些在古代台灣人心中溫馨重要的習俗,隨著社會形態的轉變,有些已經變成累贅、甚至變成情緒勒索的工具,這應該是古人始料未及的吧?
所謂的習俗,就是社會上經年累月形成的生活習慣。既然不是明文規定的法律,當然就有隨時代演變的靈活性。以拜拜為例,三牲的定義其實一直在修正,現在連素三牲、果凍三牲都可以被接受,而為了空氣污染的緣故,燒香、燒金紙也漸漸式微,反而回到了最原始的雙手合十,虔誠的心意完全不減。既然拜神、拜祖先都可以修正了,為什麼回娘家的時間要死死的守在初二之後?難道人倫的規定比拜神的規定還要嚴格,完全不可更動嗎?
移風易俗需要的是時間、以及隨著社會脈動不停修正的積極態度,而回歸初心是最重要的檢驗標準。回想先民在經歷一年的起起落落、辛勤勞苦,在期待的春節假期裏,盡情的玩樂、休息、與親友連絡感情,讓身心得到難得的放鬆,這才是過年的初衷。也期待多年後成為長輩的各位,謹記著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因為過年而受的苦,不要讓有害人心的習俗繼續傳承下去,讓我們的子子孫孫也像先民一樣,年年期待春節的到來,並且讓每年的春節假期成為生命中美好的回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除了自創內容之外,也讓我們用J Premium來打群架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