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新找回主動權,扭轉過年期間一路挨打的劣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經過戰狀最慘烈的除夕到初二,每年例行性的互相傷害遊戲(俗稱過年)暫時告一段落,我們終於有空可以好好檢討今年的戰況。不管是否順利守住最後防線,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趁現在還處於驚魂未定的階段,重新擬定戰略來防禦、甚至反擊家族親戚間綿綿不絕的攻勢,不失為過年期間最有意義的活動。就讓十幾年來一路挨打、但是近幾年來逐漸逆轉的我,為各位獻上一些或許有用處的小撇步,預祝各位能夠在接下來的過年大亂鬥中重掌主動權,重新找回屬於自己的自信與尊嚴(握拳!)

一、林語堂說:家族團聚的時間就像女生的迷你裙,越短越好

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某些親戚常常在家族聚會遲到早退,不是因為車子臨時出問題導致遲到、就是身體突然不舒服拉肚子要提早回家。這樣的行為,就是不敗的起手勢:讓聚會的時間縮得越短越好。就算遇到再怎麼不利的情勢,只要時間夠短,我們就可以集中精神在短時間內力保不失。時間一拖長,會讓本來已左支右絀的不利情況轉瞬惡化,不可不慎。
類似的手法還有:在聚會隔天安排必須提前準備的長途旅行、以準備考試為由提早回家休息、甚至在大年夜值班…等等。手法是否卑劣無所謂,先保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被時間過長的家族聚會擾亂心智,過年是件極耗費心神的活動,一定要隨時保持最佳狀態,才能應付瞬息萬變的情勢。

二、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過年活動

一群平常就不對盤的家人,要在過年期間團圓、出遊,一綁就綁好幾天,如果說這不是地獄,還有什麼是地獄?此時就要冷靜想一想:有沒有其他對自己有利的年節活動可以做?
怎樣挑選對自己有利的過年活動?一個重點:流動性。利用過年期間互相拜年的習俗,擴大拜年的對象,不要把活動只限定在直系的親屬上,這樣就可以分散彼此的壓力,不會整個過年都綁在一起互相抱怨互相傷害,這或許是在現有的習俗上求生的一條捷徑。
近年來,我找到一個既符合大義名份、又有人情味的春節活動可以完美避掉家族出遊:獨自去找住得很遠的長輩拜年。這些平常沒連絡的伯公叔公姑婆姨婆,過年期間一定會對我們這些晚輩禮遇有加,因為彼此不太熟悉,也不會待太久,就可以結合自己的春節旅遊計劃,順便去拜訪這些長輩。以客人的身份,和這些住在老家客客氣氣的長輩聊天,也可以順便了解自己家族的歷史,一兼二顧,讓我過年又多了一個避難所。

結語:過年其實是個好習俗

在年終歲末一起團圓祝賀新的一年,是古今中外行之有年的習慣,人們總希望在舊的一年結束之際有個小小的儀式,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台灣自古以來的過年習俗,就是拜拜、吃團圓飯、拜年、走春。這些在古代台灣人心中溫馨重要的習俗,隨著社會形態的轉變,有些已經變成累贅、甚至變成情緒勒索的工具,這應該是古人始料未及的吧?
所謂的習俗,就是社會上經年累月形成的生活習慣。既然不是明文規定的法律,當然就有隨時代演變的靈活性。以拜拜為例,三牲的定義其實一直在修正,現在連素三牲、果凍三牲都可以被接受,而為了空氣污染的緣故,燒香、燒金紙也漸漸式微,反而回到了最原始的雙手合十,虔誠的心意完全不減。既然拜神、拜祖先都可以修正了,為什麼回娘家的時間要死死的守在初二之後?難道人倫的規定比拜神的規定還要嚴格,完全不可更動嗎?
移風易俗需要的是時間、以及隨著社會脈動不停修正的積極態度,而回歸初心是最重要的檢驗標準。回想先民在經歷一年的起起落落、辛勤勞苦,在期待的春節假期裏,盡情的玩樂、休息、與親友連絡感情,讓身心得到難得的放鬆,這才是過年的初衷。也期待多年後成為長輩的各位,謹記著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因為過年而受的苦,不要讓有害人心的習俗繼續傳承下去,讓我們的子子孫孫也像先民一樣,年年期待春節的到來,並且讓每年的春節假期成為生命中美好的回憶。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除了自創內容之外,也讓我們用J Premium來打群架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重讀《笠山農場》讓我陷入了美濃回憶的點點滴滴,好書!好書!
強力讚揚賴香吟的勇氣,請大家務必去買書支持作者!
從鍾理和的小說、散文、日記來了解屬於我們台灣人的政治觀
台灣人對於文學作品必須「不帶政治意味」有莫名的堅持,這種白色恐怖帶來的後遺症依然在困擾著台灣人…
夜市小吃與台灣文學有密切的關係,請大家一邊啃鹽酥雞一邊配鍾理和的作品,絕配!
《鬼地方》的英譯本最近登上紐約時報書評,讓這本不可思議的作品更上層樓,在此跟作者陳思宏先生說聲恭喜,並祝《鬼地方》能繼續過關斬將
重讀《笠山農場》讓我陷入了美濃回憶的點點滴滴,好書!好書!
強力讚揚賴香吟的勇氣,請大家務必去買書支持作者!
從鍾理和的小說、散文、日記來了解屬於我們台灣人的政治觀
台灣人對於文學作品必須「不帶政治意味」有莫名的堅持,這種白色恐怖帶來的後遺症依然在困擾著台灣人…
夜市小吃與台灣文學有密切的關係,請大家一邊啃鹽酥雞一邊配鍾理和的作品,絕配!
《鬼地方》的英譯本最近登上紐約時報書評,讓這本不可思議的作品更上層樓,在此跟作者陳思宏先生說聲恭喜,並祝《鬼地方》能繼續過關斬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面對無數挑戰和掙扎是常態。對於已經非常努力的人,聽到「加油」的鼓勵,有時反而成為一種壓力。不過,理解並接受自身的掙扎與困難,才是真正前行的動力。透過Mandy的故事,我們看到了夢想和現實之間的拉鋸,以及在迷茫中尋找支持的重要性。在痛苦中認同自己,才是走向未來的勇氣之源。
多巴胺是我們大腦中的一種化學物質,我們已經發現如何在現代世界中利用它。像手機、社交媒體、速食和酒精等東西,會激發我們的多巴胺,讓我們瞬間感受到獎勵和快樂。但最大的問題是,我們越來越容易對這些帶來巨大多巴胺激增的因素上癮,導致我們難以投入真正對我們有意義的事情。許多人在現代世界中都在掙扎著行動起來,朝
我們家的儀式到每年的最後一天,我們一家人會團聚一起倒數,迎接新的一年,媽媽說新的一年要有新的希望。每到每到農曆過年時,除夕團圓吃年夜飯是一定要有的。 除了團聚、吃年夜飯,還會玩小遊戲今年我們是用平底鍋和鍋鏟來玩,我們是拿鍋鏟把錢產多少。 除夕前我們會先大掃除、除舊佈新貼春聯,都好
全世界的華人幾千年來一直維繫至今不變的傳統,除了大年除夕的團圓飯之外,就是每年清明的返鄉掃墓祭祖。     團圓飯通常只限於個別家庭的直系血親碰面,但是掃墓祭祖往往就是整個家族的事,包括三等親、四等親……到叫不太出名字的族人在祭祖時齊聚一堂。
Thumbnail
2023年初,前Suzuki技術經理河內健(Ken Kawauchi)加入Honda。這項消息讓全世界的人都相當驚訝,因為就日本公司的主管人員跳槽到敵對陣營是相當不尋常的事情。
Thumbnail
每年的元宵前後都是家族內重大的活動,大人們的一年一會,孩子們的鬧元宵~
Thumbnail
我以往最害怕的過年時節, 通常有幾個必要因素組成: 情緒勒索, 看人臉色, 一言不和就吵罵, 年菜準備, 回不回?回什麼老鄉, 何時回?真的不回? 回吧? 部分回, 部分陪不回的? 不 你去陪回的, 我不回.... 基本成員必須事那些牽動陪與不陪的人選, 還有必要的對角線角色拉扯, 比如: 婆媳,
難得過年放了七天,年味越來少了,而是傳統的儀式感,老一輩還是不放過! 過年的除夕的前一天,下班還要趕回來打掃, 發現永遠打掃不完...,如果要配合父母的期望,我想我應該會做死... 永遠只對我老媽說,重點打掃就好了,盡力就好.... 年夜飯,簡單,重點儀式就好,人口變少了,大家都結婚有各自家庭,
Thumbnail
脫髮是一個普遍的問題,不僅影響男性,也同樣影響著女性。隨著科技的進步,植髮已成為一種高效的解決方案,幫助無數人重新找回了自信。本文探討了植髮如何成為一種不分性別的脫髮解決方案,並幫助男女患者恢復自然、豐盈的髮型。 脫髮對自信的影響 脫髮可以對個人的自信心造成重大打擊。對許多人來說,髮型是自我表達
Thumbnail
江振誠《工作美學》,其實正是一種重新定義工作的新主張,追求快樂跟儀式感,手藝跟人文管理的平衡,追求初心跟在完美時勇敢放手,這展顯出的是個人的工作哲學,只要找到自己合適的賽道,在一方小天地中依然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面對無數挑戰和掙扎是常態。對於已經非常努力的人,聽到「加油」的鼓勵,有時反而成為一種壓力。不過,理解並接受自身的掙扎與困難,才是真正前行的動力。透過Mandy的故事,我們看到了夢想和現實之間的拉鋸,以及在迷茫中尋找支持的重要性。在痛苦中認同自己,才是走向未來的勇氣之源。
多巴胺是我們大腦中的一種化學物質,我們已經發現如何在現代世界中利用它。像手機、社交媒體、速食和酒精等東西,會激發我們的多巴胺,讓我們瞬間感受到獎勵和快樂。但最大的問題是,我們越來越容易對這些帶來巨大多巴胺激增的因素上癮,導致我們難以投入真正對我們有意義的事情。許多人在現代世界中都在掙扎著行動起來,朝
我們家的儀式到每年的最後一天,我們一家人會團聚一起倒數,迎接新的一年,媽媽說新的一年要有新的希望。每到每到農曆過年時,除夕團圓吃年夜飯是一定要有的。 除了團聚、吃年夜飯,還會玩小遊戲今年我們是用平底鍋和鍋鏟來玩,我們是拿鍋鏟把錢產多少。 除夕前我們會先大掃除、除舊佈新貼春聯,都好
全世界的華人幾千年來一直維繫至今不變的傳統,除了大年除夕的團圓飯之外,就是每年清明的返鄉掃墓祭祖。     團圓飯通常只限於個別家庭的直系血親碰面,但是掃墓祭祖往往就是整個家族的事,包括三等親、四等親……到叫不太出名字的族人在祭祖時齊聚一堂。
Thumbnail
2023年初,前Suzuki技術經理河內健(Ken Kawauchi)加入Honda。這項消息讓全世界的人都相當驚訝,因為就日本公司的主管人員跳槽到敵對陣營是相當不尋常的事情。
Thumbnail
每年的元宵前後都是家族內重大的活動,大人們的一年一會,孩子們的鬧元宵~
Thumbnail
我以往最害怕的過年時節, 通常有幾個必要因素組成: 情緒勒索, 看人臉色, 一言不和就吵罵, 年菜準備, 回不回?回什麼老鄉, 何時回?真的不回? 回吧? 部分回, 部分陪不回的? 不 你去陪回的, 我不回.... 基本成員必須事那些牽動陪與不陪的人選, 還有必要的對角線角色拉扯, 比如: 婆媳,
難得過年放了七天,年味越來少了,而是傳統的儀式感,老一輩還是不放過! 過年的除夕的前一天,下班還要趕回來打掃, 發現永遠打掃不完...,如果要配合父母的期望,我想我應該會做死... 永遠只對我老媽說,重點打掃就好了,盡力就好.... 年夜飯,簡單,重點儀式就好,人口變少了,大家都結婚有各自家庭,
Thumbnail
脫髮是一個普遍的問題,不僅影響男性,也同樣影響著女性。隨著科技的進步,植髮已成為一種高效的解決方案,幫助無數人重新找回了自信。本文探討了植髮如何成為一種不分性別的脫髮解決方案,並幫助男女患者恢復自然、豐盈的髮型。 脫髮對自信的影響 脫髮可以對個人的自信心造成重大打擊。對許多人來說,髮型是自我表達
Thumbnail
江振誠《工作美學》,其實正是一種重新定義工作的新主張,追求快樂跟儀式感,手藝跟人文管理的平衡,追求初心跟在完美時勇敢放手,這展顯出的是個人的工作哲學,只要找到自己合適的賽道,在一方小天地中依然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