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2|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被完全取代之前|星星糖-2

哈囉,各位好久不見,我原本預計最晚一月底就要更新的,但是我陷入了懷疑以及反覆修改的泥沼,實在無法脫困。
現在會選擇出來在鍵盤上敲打,只是想告訴大家我還活著。
講了這麼多,總結就一句話,就是我不喜歡這張圖。
這張圖和上一張上同個主題,主角也是同一個。因為一個主題只畫一張,總覺得有些可惜,上一張糊弄過去的部分,可以在這一張認真面對。但畫圖的品質和付出的時間其實是沒有關係的,我在畫這張圖深刻的體會到這一點。
那以下由我慢慢展示我是怎麼毀掉它的。
首先是草圖,這次想呈現的是以往沒畫過的角度,是略為俯視的樣子。
此次我在csp 裡,使用3D人偶調成出自己想要表現的動作,然後直接在上面描。
之前我是不會這麼做的,主要是覺得太麻煩了,3D人偶實在很難控制,一言不合就展示各種超越人體的極限的排列組合。
但是在某次逛ins 時看到大大的繪畫過程,發現他是這麼畫的,我就想既然大大不會在這種小細節下偷懶,那我也不行。
以上是調整好的人偶還有依照骨架粗略繪製的草圖
以上是調整好的人偶還有依照骨架粗略繪製的草圖
此圖想呈現的內容,是主角發現天空下起星星糖所產生的反應。
顏色草稿
此步驟根據之前只有大致區分位置的草圖,進行更進一步的描繪,像是圖中的頭髮就有了比較清楚的輪廓,這讓之後在上色階段會更加容易。
然後也加上了之前忽略的背包,不過要找到相應動作又要剛好背著背包的參考資料,實在會花上不少時間,最後我是自己揹著背包照了鏡子然後拍了照片才解決。
最後隨意地加上了顏色及光影,看看效果就可以脫離草稿階段了。
PS圖中的主角是站在天橋上喔。
人物繪製
這次的頭髮畫法和之前的畫法略微不同。
之前我會根據草圖繪製頭髮的陰影及漸變最後才描線,這次則是先描線再上色。而我自己觀察下來,細緻的線畫就算只有簡單的顏色也可以成立,甚至只需要固有色稍稍掃上一些漸變就可以很好看了。不過這種畫法,我實在難以習慣,會陷入「這樣就夠了嗎?」的自我懷疑中,為此加了很多不必要的顏色,畫面反而不好看。
此張圖只有頭髮的部分是這麼做的,其餘部分都是先上色再描線。
(在寫文章的過程中,發現這步驟下的圖,沒那麼難看阿,到底出了甚麼錯,嗚)
場景繪製
場景所描繪的是從天橋往下看的景色,原本的欄杆只有陰影的變化,顯得有些單調,因此加上代表生鏽的橘色,讓畫面豐富些。而路面上的標線,通常不會白的很完整,所以使用蠟筆筆刷稍微劃個幾下,做出斑駁的效果。
背景物件繪製
接下來是畫車,上一張圖的地面,其實原本是要畫車的,但由於是第一次在電繪繪製場景,因此光要處理其他部分就費盡心力了,因此只有留下大樓的景,除去了原本畫車子的念頭。所以本次可不能再逃避了,而且如果不畫上車子,畫面會看起來非常的空。
車子是在Pinterest上找到相應方向的車子,邊看邊畫上去的,然後適當的用Ctrl+T使其看起來符合透視,所以成品可能不盡完美。
背景物件繪製
既然都畫了斑馬線,那就加個路人吧。
不過路人其實挺難拿捏的,畫得太精細會太搶鏡,而不仔細刻劃,又要怎樣的程度才是剛好與畫面相符呢?我不知道,所以就憑感覺捏了一個人。
之後又加上了背包,發現會擋到路人小姐,所以就請她挪了一下位置。背包的顏色選擇和我自己的背包相似的顏色,但是看起來總不太自然,因此之後我一度在色相、明度、彩度這個功能裡的滾輪中迷失。
娃娃繪製
原本想讓娃娃看起來偏寫實一點,所以找的參考資料是鉤針娃娃,但是實際畫起來發現實在不夠可愛,或許是鈕扣眼還是別的什麼原因,總之重畫幾次之後,試著把娃娃的頭放大,期望能看起來可愛些,但是還是回天乏術。
於是我就想幹嘛不直接畫Q版人物就好,於是就有以下的改動。
Q版人物繪製
光影測試
現在我繪製光影的方式,是用色彩增值效果填滿整個畫布,然後再把亮面用橡皮擦擦出來,前幾張圖的光影我都是這麼加的,這算是我失敗好幾次之後,最終得出比較適當的做法,只不過在這張圖裡,這種方法就失效了。
加了光之後,沒有加分的效果,反而讓整個畫面變得突兀。起初以為是顏色用的不對,但從暖色調試到冷色調,也沒能讓這張畫變得更好看。
原本決定選擇和上一張圖相同,用暖色調作為作為光的基調(圖四),但完稿前用決定改成淡灰色(圖五)。後來又覺得這樣的光影效果過於單調了,之後又試了漸層對應效果(圖六)。
但老實說試到這裡我已經沒辦法分辨好壞了,就像字看久了就會慢慢認不出來一樣,於是我就丟到臉書上,讓臉書好友決定,最終以五個愛心的結果,以(圖六)勝出(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只是出於習慣所點的愛心)到此我決定不再修改。
這張圖我總共花了51時22分,照這個速度,肯定會餓死吧(笑)
那麼,以下是最終成品
完稿
然後說明一下漸層對應的使用方法,因為我當初要使用時突然忘記怎麼開,所以在這邊紀錄一下,希望也可以幫助到想使用的人。
以下為附圖
漸層對應在這裡
最後再碎碎念一下:
如果是從前的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把這張畫撕掉,但是我現在不會選擇這麼做了,倒不是因為媒材不是紙,無法撕掉的緣故。而是從前這麼做之後對我產生的影響其實是很不好的,就是因為那麼看重一張畫所帶來的意義,所以才會用這麼激烈的手段將它處理掉,這讓我逐漸變成了一個用圖畫得好不好來決定自己價值的人。
只要圖畫得好就覺得自己好棒,是個偉人應該要有自己的維基百科頁面,畫不好就認為自己不配活著整天的心情都因此而黯淡,這種不合理的評價標準才是應該被撕碎丟進垃圾桶的垃圾。
那些在我暴政下倖存下來的畫(不是因為畫得好,而是因為藏得好)我現在來看,都會覺得有些可愛,沒那麼糟,因為只要有認真畫,是看得出來的,那些曾經在書桌前反覆思量修改的痕跡都會保留在畫作上面,儘管臉是歪的,肢體僵硬,都不代表它們最終的流向應該是垃圾桶。
所以根本不用對自己那麼嚴苛,我前段時間閱讀了《圖解!東大醫科生最強讀書術》這本書,除了是想了解自己學生時期讀書的方法是否出了問題,也想知道到底如何學習(畢竟他是醫學和司法都成功通過考試的學霸)而書中有一回寫了關於學習的正向循環,假如在學習事物的過程中碰到不懂卡住的地方,可以降低難度,讓自己更容易達成目標,獲得成就感,而在此之中發現學習好快樂,然後再繼續往更難的部分前進。如此學習才能持續,而不是給自己設定一道道困難的關卡,認為自己能在強力的試煉中,變得更強,其實在途中就因為能力不足而陣亡了。
如今我還是會因為畫不好而心情不快,因為是從小就習慣的生存方式,儘管道理能說得頭頭是道,身體倒無法適應的那麼快,不過現在我能忍住想刪除自己不完美的證據,並且還把這一面整理成過程,分享給眾人知曉,大概心態上有對自己更加溫柔了吧。
雖然成果不甚滿意,但是我還是好好完成了。
希望大家在忙碌之餘,也別忘了對自己溫柔一點喔。
以下是其他可以找到我的地方
隨意做的名片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贊助支持我的創作,
讓我更有動力敲打鍵盤喔,謝謝啦~
那麼我們下一張畫再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你好,我是江霓,一個在繪畫這路上修行的普通人,最近在試著用文字表達心情以及體悟。 聯絡用信箱:twoooo9537@gmail.com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關於我的畫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