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隨時在下決定。從很小的決定,像是的三餐要吃什麼,到買新車、搬家、出國、轉換新跑道,甚至是跟對的人步入婚姻等等,這些攸關一輩子的重要決定。
在做決定時,你會想很多嗎?你會選了方案A,卻又想著方案B嗎?會不會覺得自己很難做決定呢?如果你下不了決定,那麼你會找哪些方法來幫助自己呢?你需要花多少時間來做決定呢?
每次走到我喜歡的Gelato點義式冰淇淋,是我超級猶豫的時刻。比利時濃巧克力、芝麻巧克力、榛果巧克力、檸檬優格、草莓優格、草莓、鳳梨、百香果的季節限定口味。義式冰淇淋真的好好吃喔,每次都為了要點巧克力、優格、或者是季節限定水果口味感到非常困擾。各種口味的冰淇淋擺在櫥窗的冰櫃,每個看起來都好可口。我是巧克力控,所以巧克力口味必點,不過,光是巧克力,就有好多選項。雖然我喜歡巧克力,但是,清爽的優格與季節限定水果口味也都是我的菜耶!過份的是,如果我今天錯過了當季限定水果,下回再訪時就還要再等一年才能嚐到那個限定口味囉。我發現自己的選擇困難。嘴巴嚐了一口芝麻巧克力冰淇淋,心裡卻想著草莓優格也不錯。好像每次都照著這樣的模式走。像這樣的情境,你是不是也很熟悉呢?
我們耗費了時間思考,決定一件對你而言很重要的事。但是,有沒有一種情況是,為了做最好的決定,你花了很多時間反反覆思考一件事,到最後卻還是下不了決定。當我們被困在這麼多不錯的選擇中而無法脫身,什麼也決定不了。這種現象有一學說稱做,決策癱瘓(Decision Paralysis)。因為,將自己陷在「如果我選這個,會怎麼樣」;「如果我選那個,會怎麼樣」排山倒海思緒中,這些無法控制迴路,導致自己癱在哪兒,什麼都決定不了。聽起來有一點像是電腦當機,我們能做的只有讓它重新開機,重來一次。
普遍認為,資訊收集的越多,就更多就能幫助我們做好對的決策。不過,這樣的想法完全正確嗎?究竟該怎麼做才能避免自己貿然做決定,也不至於讓自己陷入過度思考中呢?
亞馬遜公司(Amazon)創始人,傑夫·貝佐斯的(Jeff Bezos),對於決策的看法是這樣的,當他執行一項決策時,他會先確認後果的嚴重性,換言之,決策是否可逆轉?
可逆轉的決策,是可以逆轉的雙向門,也就是如果我們這次選錯邊,我們還是有機會再重新選擇另外一邊。雖然,做錯決定心裡總是覺得不是滋味,不過,在可逆轉的決策上選擇錯誤也不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可逆轉的決策不一定需要完整的資訊才能運作,有時候,這些決定並不值得我們花大量時間,取得大量資訊才能將做一個完美的決策。藉由過去的經驗,加上目前所知的資訊就可以很快下決定。或許你會認為,要很謹慎的做任何大小決定,最好能做到一分一毫無差錯,才是負責任的態度。
可是你有想過嗎?投入大量的心力與時間,最後的結果卻只能為你的決策帶來1%的改善程度,那麼你也錯失了其他機會。你或許也可以用你投入的那些時間與精力來學習更多的東西或是享受生活,不是嗎?其實,若是能將過去的錯誤作為未來下決定的重要參考資訊,我們要花時間思考的是,自己從錯誤中得到什麼?學到了什麼?如果再一次重來,現在的你會做怎樣的調整呢?
生活中大部份的決策都是可逆轉、可改變、可回頭的。像是選擇冰淇淋口味,也是可逆轉的決策。如果,這次選了巧克力口味,然後,嘗過之後發現,你應該要選水果口味,那就下次再試試別的口味吧!或是,當你決定要轉職,對於新公司的文化、主管的要求方式、團隊的合作等等的不確定性,很難讓人有十足的把握,是否轉換到新的公司可以讓你一路順遂。這些我們還蠻常聽到的例子,也都是可逆轉的決策,你既不會因此而賠掉一棟房子,也不需要為此用一輩子來承擔自己的錯誤。
相反的,不可逆轉的決策,是無法逆轉的單向門,若是選擇錯誤則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所以,需要很高度的關注以及長時間的決定與思考。一旦決定,就無法回頭。許多重要的決策,並非只要求足夠的資料量就能成功的做好決策。決策者的經驗、直覺與大刀闊斧的決心、膽大心細的態度都是指導不可逆轉決策的重要因素。傑夫·貝佐斯的(Jeff Bezos)曾經說過,雖然我們已經收集了大量資料,也將自己埋沒在這些資訊當中。然而,最重要卻是,你的信念、決心,與信心,才能為不可逆轉的決策做好適當的決定。例如,發動戰爭,雖然可以在戰爭過程中,體認到自己的錯誤而從中按下暫停鍵。但是無價的生命與數以萬計的家庭,就因此葬送在你的錯誤決策中。
在傑夫·貝佐斯的(Jeff Bezos)在寫給股東的信裡面也提到決策。他說,「大多數的決策基本上只需要70 %的資訊就可以執行,如果你希望取得90%的資訊,那麼你下決策的速度就會比較緩慢。不論你選擇什麼樣的方式,重要的是,你能夠在做完決策後,很快地判斷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也要能夠很快的為自己錯誤的決定做調整。如果你能很快的調整錯誤,那麼你所下的決定,即便錯誤,付出的代價也會相對減少許多。」
“Most decisions should probably be made with somewhere around 70% of the information you wish you had. If you wait for 90%, in most cases, you’re probably being slow. Plus, either way, you need to be good at quickly recognizing and correcting bad decisions. If you’re good at course correcting, being wrong may be less costly than you think, whereas being slow is going to be expensive for sure." ~Quoted by Jeff Bezos
你的決策是深思熟慮後的慎重決定嗎?還是在心煩意亂的決策癱瘓下,不得已的胡亂選擇呢?以下有幾個不錯的建議,或許可以幫助我們離開這樣的思考迴圈,塑造新的思考模式。
了解自己選擇困難的原因,可以幫助你在下次做出最更好的選擇。
你上次做的一個很差的決定,使得你一直無法釋懷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個深植在你腦中的記憶,應該會讓你承認自己的選擇困難,下次再也不能相信自己的選擇吧。
我們也擔心,如果別人知道自己做了一個很笨的選擇。我們更害怕,錯誤的決定影響自己和你所愛人的未來。試著去「了解自己」是否因為這些自己想像出來的原因而未能做好正確的決定。
其實做決策本來就是一大挑戰。如果發現自己有選擇困難,時常陷入永無止境的思考迴路,走不出來的話。「保持覺醒」了解自己有選擇困難的原因 可以幫助自己跳脫這種無限循環,為自己找出路。
對於經常有陷入選擇困難的人,先練習在小事上的決定,千萬不要給自己足夠思考的時間。一開始聽到這個方法,我想我們很難接受。心裡可能會覺得這樣應該更糟吧。
但是,當你多做這樣的練習,你會發現下次做決定時,會更容易上手。從容地練習對自己影響較小的小決定,不旦可以從中得到許多啟發,也會發現許多樂趣。而這樣的練習也能幫助自己自信地處理下次的重大決定,這裡提供給一些意想不到的好點子:
首先你可以去試試看自己在哪些事情上,能快速做好決定。這些例子可以是:
這個練習的概念,你可以把它想成是自己正在執行一個很大的工作專案。將工作拆分為許多能夠完成的目標。這樣一來很多難以完成的工作,都能夠在拆解之下逐步地順利完成。
在下決定前,先花多一點的時間思考,似乎也是一個準則。不過,如果這樣的做法讓你思考過度,也會造成某些傷害。怎麼這麼說呢?當你面對太多的資料,思考分析而導致決策癱瘓,伴隨的是無止境的焦慮,而引發肚子不舒服、高血壓以及恐慌症。為了做一個重大的決定,你花了大把的時間與精力,我想你也會很難去好好的過好生活,很難好好的上班、上學。
我們也可以練習看看限制自己決策的時間。例如,以一個星期為限做這個決定。在這一週之內,每天花了30分鐘專注思考這個問題。利用這一段時間來蒐集資訊、設定目標、釐清自己要的是什麼,並且列出贊成與反對項目、將不適合自己的項目劃掉,只關注在適合自己的部份。當這30分鐘一過,就不去想它,繼續自己的日常生活。
你曾經因為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而責怪自己嗎?你會因而懷疑起自己的能力嗎?
試著讓它過去吧。犯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得從錯誤中學習,不讓同樣的情境綁架。你可以問自己:「從上個錯誤中我學到什麼?它幫助我看清楚哪些事呢?如果現在的我有機會再做一次決定的話,我會怎麼做呢?」不要將正擺在眼前的新挑戰認定它一定又是另一個會再發生的錯誤。這是你新的機會,它可以幫助你多認識自己一點。
直覺與邏輯不太相關。它跟自己的生活常識、經驗、感受比較相關。
當你在人煙稀少的道路上行走。走在你後面的是一個陌生男子,你的第一直覺應該是要隨時與他保持一個你方便逃跑的距離。或許,有人會認為我會不會想太多。但是,身為女性,我要說的是,直覺有時候可以幫助你在當下做出決定,避開可能的遺憾發生。
有些事不能單靠直覺來決定。但是,有些事得要憑你的直覺才能帶給你做正確的決定。譬如與健康和財務相關的決定,我們就要事先做好資料的收集和分析來決定如何管理自己的健康和財務。
若是跟個人因素比較相關的,像是我剛才所舉的,在黑暗中行走的例子,或是決定要不要繼續跟某人交往、決定是否搬遷到某地,這時,我們要依賴比較多的直覺來決定。只有你自己知道才那是什麼感覺。忠於直覺,答案便能很快出現。
大腦持續的逼迫你持續思考、分析。這類迴圈般的思考模式,只會讓你筋疲力盡。我們阻止不了這樣的思考框架,於是,覺得受挫、無力。常常,我們為了要做正確的決定,而在這些止不住的迴路掙扎,它逼著我們要找出正確的答案。如果我們面對自己,接受自己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做選擇:「我真的不知道今天晚餐要吃什麼!」只要提醒自己,外面不錯的餐廳一大堆,不一定要挑一個最完美的。然後,只要一分鐘(也只能有一分鐘)選好餐廳馬上出發。沒錯就是這麼簡單記得問自己:「這麼困難的選擇,你辦到了!你怎麼做到的!?」
不同的選擇方案各自有不同的優缺點,我們活在許多的不確定裡。基本上,不會有那種選擇,一定能夠100%完全能滿足自己所有需求。不確定性讓人沒安全感,但也沒人知道每個決定的最後結果會是什麼。所以,忠於自己的直覺並且採用相關的決定策略,才能決定出一個比較適合自己的選項。
避免你的思緒像紡織機一樣轉呀轉。過度思考除了榨乾自己的精力之外,什麼好處也沒有。因為想太多而讓自己精疲力盡的話,做其它能幫助自己轉移專注力的活動試試看。例如,你可以讀書、打球、或做正念練習,將自己從這些無力感帶開。
詢問你的好友提供建言,也是一個方法。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並非每個人的建議對你都有幫助,像那些曾經與你有相類似經驗的過來人,或是你在某個議題上一直就很想與他們看齊的前輩,他們分享的經驗與知識對你的幫助也會比較大。
就如同我在前幾篇寫的「12個工具克服內心自我小對話」裡的提到的,找人談談其實是可行的,不過前提是:找對的人談,至於如何找到這個人嗎?在第3集節目中有提供幾個篩選方式。建議有興趣的朋友,歡迎您隨時回到我們第3集的節目收聽,您將會得到更多啟發。
另外,如果能夠事先知道自己下決定後會影響的那一群人的想法,也會大大的為你的決策加分。因為,這一群人所看到的角度與你不同,他們提供的資訊或許也是你從未想到的。
另外,你也可以到網路平臺看看別人怎麼說。像是,搜尋google、部落格Blog ,或是像您正在收聽的閱讀茉莉Podcast,也都可以做為你的決定參考來源。
跟自己聊聊聽起來好像有那麼一點奇怪。不過,你可以假裝自己的好朋友來找你,問你是不是有不錯的建議。將自己的身份轉換為朋友的身份,然後從困境中短暫跳脫,在嘗試回答你的答案時,你才會很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其實在做決定之前,仔細的想一想並沒有什麼不好。但是,當你想太多卻還是做不了決定,你就必須要去檢視問題是什麼,朝著正確的路走下去。因為,大部分的決策都可逆轉,所以,若是此路不通,那就換下一條路走吧。比較難以逆轉的大事,才需要我們花費精力做好規劃、思考周到,盡可能做出最完善的決定。
傑夫·貝佐斯的(Jeff Bezos)一開始創立亞馬遜公司,也是用這種可逆轉的雙向思考模式。他告訴自己,如果亞馬遜公司並非想像中順利,他還是可以從中學習,這樣的決定並不會讓自己後悔當初的選擇。而創業的決定也都是可以逆轉的,在著手亞馬遜公司的這段期間,有任何的不適合,他也隨時都可以回到原來的公司。在這樣的想法底下,他決定放手一搏。而這種思考邏輯也幫助他邁向亞馬遜公司的成功之路。
最後,我們來回顧一下今天的內容重點。
當我們困在不同的選擇中而無法脫身,一直做不了任何決定,我們可以仿效傑夫·貝佐斯的(Jeff Bezos)的做法,會先確認決策後果是否可逆轉。如果你需要為你自己選擇冰淇淋口味,這種對人生不痛不養的決定,投入大量的心力與時間做思考,與此同時,你或許也錯過其它生命的美好。如果你的決策可逆轉,例如,規劃一生一次的蜜月之旅。那麼我們只需要70 %的資訊就可以執行,如果你希望取得90%的資訊才能做決定,那麼你的蜜月之旅行程可能會因此延後。做決策最重要的精神是,不論你選擇哪一種,你都要能夠在決策後判斷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若是決定錯誤,也要能為自己的決定做調整或做新的決定。
反之,如果你的決策是不可逆轉的、不能重來的決定,我們就要花費精力構思、規劃,加上核心價值與信念,有條理的下決定。另外,節目中還提供了十個不錯的建議,幫助這些困在自己思考迴圈的朋友。
對於做決策,我認為,自己還是要做一點功課。不論你選擇的結果帶給你成功或失敗,我們還是能從中學習,為下一次的決策做預備。世界並不完美,不要因為自己的擔心害怕讓自己亂做決定。永遠要回到自己的內心,確定自己的需要、目標以及什麼是自己想成就的。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