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前陣子有鄉民會討論「買人家筆記」成績真的會進步嗎?
個人看法滿中立,畢竟要看這份筆記的功能是什麼,會不會切合到考生的需求。
我求學過程幾乎沒有特別問過「怎麼做筆記」,其實並不是因為反應快,恰巧是因為反應比人慢,所以就有種:我當下聽到什麼,那就是什麼;最多就是把無效的讀書 (筆記) 方法過濾掉而已,剩下來就都是有用的。
要是讀者問我「買筆記可以考好」嗎,我大概會回答「有點難」。
主要的原因在於:那個通常不是最適合你體質的理解產物,就是說如果要把這東西當講義讀,多少會有亂槍打鳥的感覺;如果奸詐一點,買下來反而可以去研究為什麼別人知道這些、會做這些,以及怎麼抓到考點。
這種試圖把人核心思想帶著走的辦法,不正是大眾追求的物超所值嗎。
另外,本文會揭露讀書與考試之間的差異:為什麼考試比較不追求平時的讀書方法只是用理解的;以及上課看似聽的懂,考試寫不出來的原因為何。
讓我們把升學系列作個完結吧。
我在師大讀數學系期間,這比起從前在高中學習的時候有感許多,有一次和同學聊到:就很奇怪,上課聽的懂也做點筆記,結果考試要考出來的題目都和我想的不一樣。
更加古怪的,也不是混到沒有寫過課本後面的習題,就是考不好;這之中存在什麼差異呢,今天就來好好了解一下。
這個方法應該 100% 的學生都用過,包括我最近剛好也考完大學期中考,不得不說把東西讀一讀,再和題目「硬剛」,大多時候效果也沒有想像中的差。
但其實要和考生說的是:調整一部份的技巧,才比較有辦法只讀一次就能掌握八成以上的考題。
不然多半遇到的就是,講義一個章節嗑的也差不多,習題本一翻開來腦袋裡全都是白的狀況,先不說自己是不是真的只會寫一半的題目,而是每個題目都一知半解寫出來的結果,可能裸考都比較強。
小小的說一下,我眼中 91 課綱建構式數學的推廣在台灣會失敗的可能性。
主要來自於如果考生能認同:考試期間背的效果一定大於理解,那麼應該沒有你考不好的考試。
建構式數學那種教學方法,在現在高中以下已經比較看不到,就是在計算過程中我把比較「難直觀」的數字,先用四則運算拆解成好懂的東西才重新運算。
可是在這個重考試制度的教育體制裡,最後不符合「快、狠、準」的效益。
偏偏我們會在大學期間再度遇到這種建構式的學習方法,特別是著重使用原文書教材的科系,讀起來的感覺確實和義務教育時期不會一樣 ... 會對台灣課綱有比較仿照外國模式在編寫內容有感,只是有點四不像。
話說回來,所以扎實掃過內容的辦法該怎麼處理,才會在考試中取得優勢?
答案是:多做填充題。
印象很深刻,我還記得在基測期間犯一件很蠢的錯誤,就是考自然的時候我聽取不知道誰的建議,說可以先看看題目,再開始作答。
結果因為我平時讀書、考試就沒這習慣,還在考場上浪費了五分鐘在那翻題本,然後感覺到旁人都寫得相當順利時,才驚覺剛剛不知道在花這時間做什麼奇怪的事情。
唉唷你說大考期間這樣不緊張死的考完才怪。
不過我花了點時間了解,考試的時候先看題目的好處,一併把大學期間要寫的這二種考試辦法整理進來;不誇張,好好做,包準考試要 80 輕而易舉。(再高就要磨細節了)
首先,第一遍全盤掃還是躲不掉,看多看少的差別而已。
方才提到的「背」和多「做填充」的部分結合進來說:不妨試想,雖然像國文那樣子偶爾默背古文看起來真的挺落後,可是考試期間通常碰到相關段落的題目應該是不難秒答 ... 只是不免覺得有點 low。
另外做填充的方式並不限於老師要這樣出,考生也可以給自己準備,比如讀者覺得重點讀一讀,什麼地方很值得挖空就挖空,看是要用電腦把筆記打下來,或者土法煉鋼寫到筆記本上當默背用的題目都可以。
這個步驟就是「掌握工具」,要確保考生真的有把這些東西放到腦袋裡。
第二步的看看題本、看看題目應該怎麼看:
在快速掃描整份試卷的時候,應該會很快可以分的出:這個題目字句我都很明顯看過;這個題目跟講義不知道哪裡很像,應該是會的;這個一看就沒寫過,先放著 ... 等。
並在看題目期間,可以很快的過濾掉考生曾經讀過的哪些東西要留下、哪些要馬上拿掉,不佔腦袋的思考空間。
「然後從會的開始做起」就是部分學霸偶爾會提及的經驗分享了,看是覺得這樣可以建立做題自信,還是穩健的取得考試成績,就都是一樣的囉。
...
...
這個部分會有一些簡報顯示的內容 (畢竟是 2018 課程) 和前面出現過的重疊,那我會再適度把大學期間考試 (小考、期中、期末等) 的一些通用應對方法寫進來,讓同學實際上讀一遍演練看看,或許考生就會比較掌握的住考試方法囉。
認真說,個人經驗覺得各大考古題只有在「中期」和「考前」有用處。
其實考古題優先對這類人很有用:反而東西都只讀一半的人,因為對他們來說才比較有機會修正看過內容的空間,以及大概可以重新抓一下之後怎麼讀書;後期才開始進行考古題的人答案倒也是背的差不多,作用就不大。
至於大考前再看一次,也是修剪掉一些可能不太出題方向的內容。
基本上常常會覺得真正考試結果出來,和平常練習有落差的同學,原因也在這,到學測的時候也滿可能會發生實際成績少模擬考幾個級分的情形;在比較依賴考古題的測驗結果下,發現只有起到安心的作用而已。
以個人第一、二次考試經驗來看,後來考古題沒有做完,取得的成績卻變好。
雖然這個結論真的有些弔詭;我分別在 104、107 年的時候各考一次學測,但第二次準備的時候我反而沒有留很多時間看考古,主要是覺得「有寫過就好,知道題型怎麼變」之後就放著,想安一下自己煩躁的心情才拿出來寫。
雖然總級分只多 1,但 PR 從 88 跳到 91,還是在龍年。
所以這個部分我反而想告訴考生的點在於,甚至可以不排斥在什麼書都還沒開始讀的情形下做做考古,測一下會考不好也很合常理嘛,但日後再回過頭翻書的時候應該是比身邊同學還會抓重點。
因為在你的視角已經知道這東西出過幾次了,這就是考古題的一點用法。
到大學也通用的部分,個人做筆記會有二種方式:要看現在拿的是什麼。
課堂期間,除了在高中遇到比較認真的老師,會隨口提醒學生哪邊很重要、哪些要寫下來;大學真的就少非常多,所以課程用的「講義」要做點筆記時,通常都是留下老師的一些「重點口述」。
這種重點口述有個特徵:一句話就可以寫完,往往是很重要的解題邏輯。
而且表述有時候又很「無心」,比方說老師剛解完一道化學題目,說到好幾種分子的結構幾鍵自己畫的時候怎麼畫,然後講解的時候突然冒出一句:氧原子通常就是配雙鍵。
如果是我會默默寫在講義邊邊,畢竟解題經驗豐富的還是老師,應該很難出錯。
再來是各種大考的訂正,其實「比較正確」的訂正方法,我也是到重考的時候才摸索出來:檢討的時間可能會比考試時多上一倍。
主要是因為我想看一下幾個重點:
無效的訂正,舉個例子,我相信大部分考生應該都遇過這個問題,尤其是數學。
就是改完分數後,看看答案差一個負號的、向量反過來的、排列組合總是缺一個步驟、多一個想法的,考生真的要很注意,因為這應該不是粗心導致。
就是說,基本上除了四則運算失誤,不然應該都是觀念有遺漏。
過往累積過的考卷這時候就很重要,通通拿出來翻,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常常長很像的題目一錯再錯:差一個負號在向量裡等同於方向相反,問題很大條;以及為什麼 N 個人分幾艘渡船就是這裡少加、那邊多除。
筆記就是這樣用的:找個人協助你把觀念改過來、寫起來,然後記起來。
這張簡報看一看就好,畢竟是講題的結尾處,話題比較輕鬆;我們講點別的。
整合一下前面的幾個話題:考試考好的關鍵其實和背、記起來有關;至於要怎麼背、怎麼記,當然就要看我們的讀書筆記都怎麼做。
所以不僅是講義,連訂正我都會盡量強迫自己不是寫一段話,一句話就好。
然後在講義上做個註記,確定一下是不是有的觀念就是打不通,到底要寫錯幾次 (XD);在接近大考的時候把那些長很像、敘述也差不多,不管寫對、寫錯但觀念上很敏感的問題都整理到一張筆記紙上,考前就是看這個而已。
那你大概會有感覺:我並不鼓勵考生在一開始就勤讀猛讀,然後對著考題用裝滿的腦袋亂槍打鳥。
這也類似讀大學期中考的情形。
比方說我不太會把一次的考試範圍讀完才開始做題目,而是想寫的時候我就先寫題目,畢竟真的上場才考不好比較需要擔心;以及我想看一下雖然課都上完,但在不知道考點的情況「想提早抓重點讀」就好,節省心力。
落落長寫了這麼大一個篇幅講解考試和讀書之間的差異,考生們有抓到了嗎。
我們當然可以對著讀完一大輪重點的自己感到辛苦安慰,不過考試是很血淋淋,只有在第一眼就不熟悉的題目上,才能騰出時間「重新理解」。
其餘原先考生就已經讀會的東西,花「考試時間」理解無非是自欺欺人呀。
你已經讀到文末了。
考試不背不行嗎?
我們在本文列舉了二種讀書方法,比較了其中的差異。
第一款讀書方式是全盤掃過重點內容才開始做題目,好處在於內容的建構基礎相對穩定,缺點則是有亂槍打鳥的嫌疑,很容易覺得自己的努力和實際產出成果不成正比。
第二款變化一下,有的考生會在讀到一半就轉而壓抑好勝心先做題目,好處當然是比較能抓準後續的出題內容和方向;反而考試目標當前沒有太明顯的缺點,頂多在於學生有沒有耐性好好訂正不熟的內容。
不妨試想考試期間偏重使用理解的同學得到的好處有沒有比記憶力強的考生多。
聰明的你,我們做點區隔:理解是讀書的事,然而考試不是讀書,我們做題目就是要快,有時間能檢查,還能拚高分。
有必要的話,可以自行準備「填充題」,把重點名詞或內容挖空整理成一份小試卷,也不用額外準備答案 (因為都在你的課本講義裡),想到的時候拿出來背一背就行。
另外把考古題定位成「抓重點、穩定心情」的輔助,也不太建議全盤讀完才開始寫,畢竟很多講義喜歡在講解重點內容時就各種穿插,無意識的背答案也不無可能。
推薦的使用時機大約在進度 50% 時,一方面剛讀完的內容不到多也不容易忘,順道擷取未來可能觸及內容的重點,好處多多。
讀書筆記怎麼做呢?
讀書起初懵懵懂懂做點筆記,並不是什麼「不正確」,好好讀到進度就可以了。
上課期間,我們可以做筆記的範圍,也得把老師算進去;如果是一位認真用心的老師,他上課那些無心的解題口述也同等重要,畢竟一堂課 50 分鐘,總不可能一再提醒學生要記下多少東西。
可以善用像聽廣播一樣的方式,把考生聽到認為的重點用一句話快速寫下來。
如果非得用一段話呈現,我額外推薦考生善用「便利貼」,一方面空間足夠補上缺漏的完整學科資訊,也避免筆記技巧陷入僵化,特別數學科就比較常用到大範圍的訂正面積。
另外為什麼「背起來」在考試上的重要性:
考生可以當成這是取得分數最有效率的辦法,一是我們寫會的題目不要再花時間重新想,二在於分數是一種結果論的體現,過程的掙扎與懊惱無非是矯情,只有自己體會的到。
既然考試這麼現實,要怎麼運用讀過的講義、寫過的題本?
要有心裡準備最終的產出結果會是一張筆記紙:講義上會夾雜熟跟不熟的內容,協助我們灌進腦袋裡的東西讀完即可,因為我們會把部分資訊以筆記的方式移植到考卷上;考卷上這些一錯再錯的題目,就有整理成筆記紙的必要。
總的來說,以考試為取向的讀書筆記,就是把方法都圍繞在如何取得高分上。
畢竟「讀多少不等於考多少」,這句話讓過去那個已經身體力行不知道幾次的我懊惱就好,考生們只要隨著經驗的參考換個思考方式,然後實際做做幾次應該可以感受到成績的進步。
就祝你們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