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6|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十六、鏡裡鏡外

鑽來鑽去紀錄幕後的時候,常需要眼觀四方、耳聽八方, 必須要知道什麼時候準備要拍了, action喊下去,就像是一二三木頭人,就不能動了。 這時演員開演,我在一旁看著鏡裡鏡外,對於眼前的場景感到有趣。 當把視野限縮在監控螢幕上時,會有種一切都很尋常,就像是在看電視的感覺。 但是當我將視野從小螢幕放大、延伸退至監控螢幕外的空間時, 便會看見鏡頭範圍之外各式各樣的燈具、各種顏色的燈、架子、夾具、 反光板、濾光片、鋁梯、收音師的碳纖維竿子與收音麥克風, 還有圍成一圈的黑衣劇組人員,屏氣凝神,盯著眾人一起成就的畫面。
這種鏡裡鏡外的對比,一直是我覺得很有意思的地方, 原來劇組不只是等待光線、等待畫面,多數時候是在製造畫面。
具體點說,燈光組製造不同的光線,好讓現場看起來像泛著清晨的陽光、 中午炙熱的光線、下午奶油色陽光;美術組利用陳設營造80年代風格,兩 者再加上後期調光師,創造出了時間的不同組合。
還有,一場親密的吻戲,但其實旁邊有一群人在看著兩人親親, 甚至場外吻技指導,但是看電視劇或是電影時, 根本看不到鏡頭外的這群扛著工具的工作人員, 還有這場如此順暢的吻戲是如何被製造出來。
關於製造畫面這個概念,使我想到「擬音」這部紀錄片, 片中擬音師透過各種生活中的器具(破碗、玻璃紙、舊皮鞋等等)來模擬各種音效。 而這就是電影,「製造畫面」、「創作故事」, 我們看影片時進入故事中,情緒被牽動著而歡笑悲泣, 但我們根本不知道這個鏡頭後的工作人員正拿著什麼器材努力工作著。 圖/文 - 謝振允 編輯 - 歐順 #外行人看臭拍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