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療癒師的追劇筆記《黑暗榮耀》從「霸凌,家人往往是第一個加害者」談「建立界限的❸個階段」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而第二季,不僅完美地總結了第一季的所有懸念,還更推深地透過每一個角色來讓「」變得富有層次⋯⋯只是,正當情緒沈浸在縝密的復仇浪潮裡面的時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是:這部劇,竟然用生動的影像穿刺到了霸凌的起點、說出「大家都知道,但是沒有人敢說出口」的實話:家人是最初的霸凌者
(霸凌),家人往往是第一個加害者。—《黑暗榮耀》

身為療癒師,在超過十年的執業生涯裡,我長期關注於「內在小孩」,以及與之相關的童年經驗和隨之衍生的自我認知;於是,我對於「家人是最初的加害者」有來自內心深處的體悟。
畢竟,無論是這些年累積下來的學員,或是身邊認識的、在人際關係裡頻頻碰壁的人們,只要提問個幾句,就能追根溯源地發現:家人,都是讓他們的心理界線被破壞、無法健全的罪魁禍首。
「如果,就連最應該要保護我的母親,都不認為我值得被珍惜,那我要怎麼找到捍衛自己的理由?」—這句由眼角泛淚、眉頭緊皺的學員嘴中蹦出的提問,讓我不禁揪住心頭。
然而,類似的話,接連從不同學員口中冒出。而這句台詞背後的故事,有些確實發展成「不是家人的人」也加入霸凌的行列,讓個案身體和心靈都受創;但是,更多的情節,是即便沒有外人的加持,都足以讓人身心俱疲。
這樣的釐清,能讓我們看見、承認心靈的受傷,是療癒的第一步;而【心秩序・療癒】的目標是:成為內外成熟的大人。於是,在這篇文章裡,我要來談「建立界線」的必要性,以及必經的❸個階段。
不然,清創也不是什麼好受的事情,毫無方向地去療癒,也太容易讓人裹足不前了吧!哈哈哈

建立界線的必要性

曾經,我認為:界線,不是理所當然、不需要特別提及且大家都認同的前提嗎?但是,在幾次反饋之後,我發現:界線,是絕大部分的人都缺乏的起跑線。
而且,在沒有這個起跑線的情況下,人們會在費勁清理創傷之後,不自覺地繼續回去接觸那些會讓人受傷的人與事,讓傷口因著未能得到良好的護理,於是反覆發炎、化膿。
甚至,在「明明已經知道哪些是會讓自己受傷的人與事」之後,出現「現在,無法保護自己的人,便成自己了!」的無助與自責⋯⋯而這樣的內耗,會大量耗損可以用來療癒自己的能量,實在是得不償失。

自我界線的模糊,壞處多多?

破損的自我界線,在最表面的第①個層次上,可以從「與他人的關係」來切入。擁有這樣界線的人,很難良好地與他人建立健康的關係;在與家人、同事的關係之中,會有過度照顧他人的情況;甚至,在創傷更加惡化之後,因為心理不平衡而成為情緒勒索的施暴者。
在中間的第②個層次,則是「情緒層面的責任感」。這樣的人,會不自覺地、在超出自身能力的狀態下承攬了應當屬於他人的「照顧自己的情緒」的責任;總是會在心裡面出現「我要聽媽媽的話!」、「我要努力讓爸爸為我感到驕傲!」和「姐姐不開心了!我這樣做是不對的⋯⋯」⋯⋯等等的潛台詞;反之,這樣的人也非常有可能變成用無形要求來壓迫他人的加害者。
在最深的第③個層次中,是「對自我/他人的信任」。令人捉摸不清的界線,就像河流中沒有穩固基礎的石頭,即使看起來可以踩踏,但也會在出現搖晃之後,就被跳過⋯⋯當「無法履行承諾」的次數積沙成塔,不要說外在他人的不信任,就連自己也會變得無法信任自己;這樣一來也就什麼事也做不成啦!
所以,我才會說:建立清晰的心理界線,不僅重要,還很必要。

用遊戲的心情來建立心理界線吧!

看完以上的篇幅,你會有「模糊的自我界線,好恐怖!」的想法嗎?但是,心理界線其實本來就是模糊的,只是需要我們一步一腳印地去摸索、建構,它就會慢慢變得清晰。
於是,和我一起懷著「成為內外成熟的大人」的目標吧!
用「關於『建立界線』,我是新手!」的角度,帶著玩樂的心情,將一定會遇到的「失敗」,視為邁向成功的必經之路,放掉「我又做錯了!」、「我就是一個界線模糊的人」的自我責備;讓每一次的「錯誤」,看成「小朋友在練習著色本的塗色」那樣,那些「明明是想要畫在邊線以內的凸出去」,都會讓我們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力道。
載自〔myBEST|2023年十大最受歡迎兒童著色本〕網頁
在有了正確的理解之後,我們來談談「建立界線」的❸個階段吧!

建立界線必經的❸個階段

階段❶:自我憐憫

說實話,「協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界線」的責任,其實應該是要由⋯⋯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6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內在小孩轉大人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內在小孩轉大人」將書寫在生活中和內在小孩扯上邊的事,可能是我自己的事,發生在我和太座之間、或是與孩子之間;也可能是孩子的事,發生在和我們之間或與同儕之間。總之,包羅萬象因為「從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抽絲剝繭之後找到引發不舒服感受的源頭」的這檔事,真的太好玩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陣子,我在閱讀《因為我是女性》。 作者在這本書中,她將集結而成的三十堂課(章),分成三個部分來引導讀者,讓人在循序漸進的閱讀裡,可以理解和解構母親所帶來的影響。 第一個部分是「你的母親如何影響了你」,第二個部分是「如何擺脫母親對你的影響」,第三個部分則是「母性的力量」;其中,第二部分—如何擺脫母親
原諒,對我來說,一直是一門不容忽視的課題。 隨著時間流逝,以「打開那道傷口」為起點來計算,也已經超過十一年。 回頭看十一年前的自己,因為那一次的療癒實在是帶給我根本性的轉變,便天真地以為「那道傷口已經痊癒」,然後急匆匆地將「沒有怪罪他們」的想法告訴了父親和母親⋯⋯而他們的迴避,讓我因為「想要給出的
這陣子,我在讀《破除有毒心態,開啟自控力》。裡面的概念,對我對我來說是已知的,所以讀來非常輕鬆。 例如:第四章〈接受內在陰影,找回完整自我〉裡面援引的「內在家庭系統」和「自我撫育」,用「多元心智」來打破過去在心理學界相當流行的「單一人格」概念,以及以此為基準延伸而出的多重人格和人格分裂⋯⋯等等的診斷
十月的第二週,《如果不能怪罪你,我要如何原諒你?》終於要在我的粉絲專頁【療癒師的癒兒日誌】、每個月一次的〔愛說書〕直播裡進行分享了! 其實,我在七月底的時候,就已經收到這本書了。 但是,在「推薦書」的這件事情上,我總是堅持「先把書看完,然後再分享」;而且,在閱讀這類型書籍的時候,我會跟著作者的思路,
《非常律師禹英禑》的完結篇,讓我大噴淚。特別是「女主角要說服『從未扶養過自己的母親』讓同母異父的弟弟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面對錯誤」的那一段。 「請別辜負一個孩子「相信自己的媽媽是好人」的信念⋯⋯因為那種傷口會非常疼痛,而且久久無法痊癒。」禹英禑律師說的這段話,直接戳中我的淚腺! 。
最近,讀了一本很有趣的書:《兒子使用說明書》。 作者,工作是將腦科學應用於人工智慧(AI)的開發,身份則是養育男孩長大成人的母親,她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男性大腦與女性大腦,二者的「瞬間的使用方式」不同,轉為數本暢銷書的基礎。 而我就是擁有男性腦的生理女性! 母親一直有「我能與父親和好」的期待。
這陣子,我在閱讀《因為我是女性》。 作者在這本書中,她將集結而成的三十堂課(章),分成三個部分來引導讀者,讓人在循序漸進的閱讀裡,可以理解和解構母親所帶來的影響。 第一個部分是「你的母親如何影響了你」,第二個部分是「如何擺脫母親對你的影響」,第三個部分則是「母性的力量」;其中,第二部分—如何擺脫母親
原諒,對我來說,一直是一門不容忽視的課題。 隨著時間流逝,以「打開那道傷口」為起點來計算,也已經超過十一年。 回頭看十一年前的自己,因為那一次的療癒實在是帶給我根本性的轉變,便天真地以為「那道傷口已經痊癒」,然後急匆匆地將「沒有怪罪他們」的想法告訴了父親和母親⋯⋯而他們的迴避,讓我因為「想要給出的
這陣子,我在讀《破除有毒心態,開啟自控力》。裡面的概念,對我對我來說是已知的,所以讀來非常輕鬆。 例如:第四章〈接受內在陰影,找回完整自我〉裡面援引的「內在家庭系統」和「自我撫育」,用「多元心智」來打破過去在心理學界相當流行的「單一人格」概念,以及以此為基準延伸而出的多重人格和人格分裂⋯⋯等等的診斷
十月的第二週,《如果不能怪罪你,我要如何原諒你?》終於要在我的粉絲專頁【療癒師的癒兒日誌】、每個月一次的〔愛說書〕直播裡進行分享了! 其實,我在七月底的時候,就已經收到這本書了。 但是,在「推薦書」的這件事情上,我總是堅持「先把書看完,然後再分享」;而且,在閱讀這類型書籍的時候,我會跟著作者的思路,
《非常律師禹英禑》的完結篇,讓我大噴淚。特別是「女主角要說服『從未扶養過自己的母親』讓同母異父的弟弟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面對錯誤」的那一段。 「請別辜負一個孩子「相信自己的媽媽是好人」的信念⋯⋯因為那種傷口會非常疼痛,而且久久無法痊癒。」禹英禑律師說的這段話,直接戳中我的淚腺! 。
最近,讀了一本很有趣的書:《兒子使用說明書》。 作者,工作是將腦科學應用於人工智慧(AI)的開發,身份則是養育男孩長大成人的母親,她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男性大腦與女性大腦,二者的「瞬間的使用方式」不同,轉為數本暢銷書的基礎。 而我就是擁有男性腦的生理女性! 母親一直有「我能與父親和好」的期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本文探討了霸凌、情緒勒索等負面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並強調了建立健康的情緒界線的重要性。這些行為往往源於個體的死亡恐懼和不穩定的自我價值感,這使得他們需要透過壓迫他人來證明自身的價值。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自我界線劃清自我界線本身就像過濾器,當劃清自我界線時就會將原本靜止的流水開始流動在過程中一定會有誰離開,請別擔心害設好自我界線相信留下來的必定是比較尊重你的,也許我們都已經讓人欺負佔據許久的時間了,當劃清界線時一定會不太舒服,但相信這是保護自己能量及意識很好的方式,劃清界限之後,你的能量就不會不
Thumbnail
界線的型態包括適應和不適應,分為模糊、鬆散及僵化。這些界線型態與童年經驗有關且影響人際關係。塑造健康界線需要家庭氛圍尊重孩子的界線,讓孩子理解與建立自己的界線。提供不適應界線的童年經歷和不健康界線狀態的例子,介紹內在與外在界線的區分以及辨識界線被侵犯的狀況。下一篇,將介紹如何設立和練習界線的彈性。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由資深心理師撰寫,指出人際問題主因為"越界"行為侵犯他人界線。書中列舉多種建立健康界線的方式,如注重第一印象、營造神秘感,強調培養自尊心對維繫良好人際關係至關重要。作者建議定期檢視友誼名單,不同生活階段所需的人際需求有別,接納關係的新陳代謝。並呼籲讀者尊重自我感受,勿過度依賴外在評價。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老生常談,但事實確實如此,在繁忙的家庭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扮演了許多未經挑選的角色。有時候,這些角色使我們背負起過重的負擔,忘記了自己原本的面貌。但是,當我們開始質疑自己的角色,並嘗試尋找那些真實的自我時,我們又會發現什麼?
Thumbnail
唯有能正視自己與對方的情緒界限,才是真正的自由人。能自己擔起情緒的責任,擁有珍費的關係,而不是彼此勒索、彼此威脅,痛苦地留在關係裡彼此埋怨,卻總是無法離開。 情緒界線是指一個人在與他人互動或面對特定情境時,所能夠容忍和表現的情緒範圍。這種界線可以因人而異,取決於個體的性格、經歷、價值觀等因素。
本文探討了霸凌、情緒勒索等負面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並強調了建立健康的情緒界線的重要性。這些行為往往源於個體的死亡恐懼和不穩定的自我價值感,這使得他們需要透過壓迫他人來證明自身的價值。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自我界線劃清自我界線本身就像過濾器,當劃清自我界線時就會將原本靜止的流水開始流動在過程中一定會有誰離開,請別擔心害設好自我界線相信留下來的必定是比較尊重你的,也許我們都已經讓人欺負佔據許久的時間了,當劃清界線時一定會不太舒服,但相信這是保護自己能量及意識很好的方式,劃清界限之後,你的能量就不會不
Thumbnail
界線的型態包括適應和不適應,分為模糊、鬆散及僵化。這些界線型態與童年經驗有關且影響人際關係。塑造健康界線需要家庭氛圍尊重孩子的界線,讓孩子理解與建立自己的界線。提供不適應界線的童年經歷和不健康界線狀態的例子,介紹內在與外在界線的區分以及辨識界線被侵犯的狀況。下一篇,將介紹如何設立和練習界線的彈性。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由資深心理師撰寫,指出人際問題主因為"越界"行為侵犯他人界線。書中列舉多種建立健康界線的方式,如注重第一印象、營造神秘感,強調培養自尊心對維繫良好人際關係至關重要。作者建議定期檢視友誼名單,不同生活階段所需的人際需求有別,接納關係的新陳代謝。並呼籲讀者尊重自我感受,勿過度依賴外在評價。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老生常談,但事實確實如此,在繁忙的家庭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扮演了許多未經挑選的角色。有時候,這些角色使我們背負起過重的負擔,忘記了自己原本的面貌。但是,當我們開始質疑自己的角色,並嘗試尋找那些真實的自我時,我們又會發現什麼?
Thumbnail
唯有能正視自己與對方的情緒界限,才是真正的自由人。能自己擔起情緒的責任,擁有珍費的關係,而不是彼此勒索、彼此威脅,痛苦地留在關係裡彼此埋怨,卻總是無法離開。 情緒界線是指一個人在與他人互動或面對特定情境時,所能夠容忍和表現的情緒範圍。這種界線可以因人而異,取決於個體的性格、經歷、價值觀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