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裡的大象》是二〇〇六年就已經出版的作品;在歷經十六年之後,於去年(二〇二二)的二月,在台灣問世。同年四月,我就有注意到這本書,並且馬上向出版社提出合作方案;結果,在沒有得到回覆的情況下,我忘記了它⋯⋯直到今年四月,這本書再次進入我的視線。
這一次,我在簡單翻閱之後,便用最快的速度購入,因為實在是值得收藏啊!
在短短四頁的〈序〉裡面,身為社會學家的作者,已經讓我知道:他會用結構性的方式來解構「房間裡的大象」,並且同時回答了已經在內心浮現的種種疑問,例如:什麼樣的事情會變成大象?如何讓事情變成大象?誰創造了大象?
畢竟,我的成長過程中,家裡面也有一頭不容忽視的大象。
房間裡的大象,一群人心照不宣地忽視的那件事。
房間裡的大象,在成為這本書的書名之前,其實是英國的諺語,是「一群人非常有默契地一起積極迴避的那件事」。
什麼樣的事情會變成大象?
作者,以社會學家的角度,從政治、社會和家庭的事件中彙整出「會成為大象」的四大類型:令人感到❶痛苦、❷恐懼、❸羞恥的事情,以及不那麼嚴重的、❹尷尬的事情;有時,某些事情甚至會混雜了二種以上的負面情緒。
這些事情,可以是納粹受害者不敢向家人提起的陳年往事、總統的性醜聞、年邁父母將未成年女兒生下的孫子當成兒子扶養⋯⋯等等。
如何讓事情變成大象?誰創造了大象?
然而,要讓事情變成大象,需要❶創造規範的人,以及❷遵守規範的人;在雙方的合作之下,大象才會因著一直被沈默餵養而存在。
其中,創造規範的人,相較於遵守規範的人,是擁有權力的。
相對於人民,有權力的是政府,甚至媒體也會參與其中,而受眾被限縮的不只是資訊的種類,還有解讀資訊的思考模式。與學生相比,有權力的是學校、老師,知識的範疇不僅被科目劃分,還要被進度追趕、被考試評比優劣。在家庭裡面,父母是有權力的那一方,再簡單不過的「分享這一天」,孩子也會習得「哪些事才重要」、「哪些事情應該被略過」⋯⋯等等的潛規則。
大象,不會總是伴隨著沈默?
我原本以為:大象只會出現在一望無際的「沈默草原」上。
在作者的剖析下,我看見:大象也會被埋進「顧左右而言他的喧鬧森林」之中,例如:重大且需要持續跟進的國際型新聞,最後竟被藝人的桃色緋聞蓋過;以及躲藏在「委婉代稱灌木叢」的後面,例如:被暱稱為大姨媽的月經。
當大象被清楚描繪,竟然變得更加沈重?
只是,這頭大象的重量,竟然出乎意料之外地變得更為沉重!
這頭大象的重量,對於童年時期的我來說,是無法負荷的。甚至,長到二十五歲的時候,我向當時的女朋友、教會的領袖們揭露,用意是想要讓對方瞭解自己、可以拉近距離,但是這頭巨大且沈重的大象,最後變成讓對方不敢靠近的怪獸。
直到後來,我遇見了【療癒】,也第一次感受到「我其實是能夠承受大象的」。
。
在那之後,我持續不懈地療癒,因為這道創傷還伴隨著其他的併發症。
經過十一年的累積,我的心智肌肉變得越來越強壯;面對這道創傷所衍生而來的狀況,我也越來越能游刃有餘地面對⋯⋯但是,在接下來的文字裡,我又發現:我已經扛起的重量,遠比先前以為的重量還要小。
「當串謀的人數越多、時間越長,沈默的壓力越大。」—p.46
我的大象,在我的童年時期,知道的人只有我、父親和母親;而我唯一的姐姐是在大約十年後(我的大學時期)得知的。去年(二〇二二),母親和父親分別在年初和年尾離世,在超過三十年的歲月裡,即使是我主動表達釋懷心情的片刻,他們的選擇始終都是迴避。
於是,我一直以為的「重量」是只有這樣的。
但是,在經歷二場喪禮之後,我發現:知道此事且不願提起的人,數量比我知道的還要更多,其中甚至包含了與母親一樣都是社工的阿姨;此外,最讓我難過的是,姐姐竟然也是用「那只是嬉鬧!」來掩蓋。
這個瞬間,我因為覺察到這個重量比想像中的還要大,突然有些喘不過氣。
因為,除了不斷疊加的人數以外,原本應該因著生命的結束而截止計算的時長,在明明可以選擇不再串謀的片刻,再度因著她們仍然表現出串謀者的態度,於是再次按下計時器。
。
大象的重量=人數x時間?
在感受這股重量、思考「大象的重量,能夠被這樣簡單的公式給計算出來嗎?」的時候,腦海出現「我在做棒式的時候」的畫面和感受,而「當然不是」的答案也跟著呼之欲出。
做棒式的時候,「第一分鐘」和「第三分鐘」的感受,根本不同;雖然是一樣的姿勢和重量,但是隨著時間的拉長,肌肉的耐受力、肌肉裡面的肝醣⋯⋯當然會逐漸遞減,人也會越來越無法繼續撐下去。
所以,大象的重量當然不僅於此;而且,大象的沈重程度,絕對是會隨著時間的長度而變得很重、很重、非常重,會重到讓人不想要、不願意繼續當個串謀者。
但是,在「打破沉默」之後,我會因為脫離群體而感到孤獨?
在冒出新的疑問之後,我回到書裡;所幸,作者在接下來的第五~七章中,不再將焦點放在「大象」本身,轉而將矛頭指向「打破沉默的麻煩製造者」。
打破沉默的人,是麻煩製造者?
「打破沉默,不是揭露秘密,只是『拆穿公開的秘密』罷了!」—p.127
就在誠惶誠恐地打開〈第五章|第四隻猴子出現了!〉之際,我看到了這句令人放下心中大石頭的話;原來!大象的重量,雖然會隨著沈默的串謀者越多、串謀的時間越長而逐漸增加,但是也會讓打破沉默可能性遞增。
接著,作者還羅列打破沉默的步驟:❶透過主動引起注意來提高能見度,以及❷藉由命名來讓大象從背景來到幕前(意圖使人打破沉默);也點出「當大象被帶到螢光幕前的時候,人們會出現的反應:抗拒的憤慨,以及認同的欽佩。
這些描述,都與我的經驗不謀而合。
二〇一一年年底,我在【療癒】裡揭露了大象,並且撕掉了「亂倫未遂受害者」的標籤。在那之後,我不再害怕談論這件事;也在創傷併發症出現的時候,願意真實且直接地去感受自己的情緒。
幾年後,我與太太和女兒們組成的家庭,因為有「同志家庭」的特殊性,在接受採訪時,總是會被問及成家歷程,以及與原生家庭之間的關係;於是,大象曝光的機會,就這樣不在預期之內地出現了!
我=大象?
但是,在那之後,即使我仍是在表達釋懷的感受,我與母親之間(父親,在事件後,選擇對我不聞不問),除了原本就避而不談的〈
八、九歲的時候,父親咬了我的胸口和大腿內側〉事件以外,一開始還能稍微討論的性傾向、我與太太和女兒們的關係,也變成了另一頭大象。
另外,我的職業,從設計師(一路從大學唸到研究所)變成療癒師;以及,我在女兒們成為自學生之後,對教養上有了很多領悟⋯⋯這些讓我感到喜悅、很想要與她分享的事情,都被母親以「辜負期待」、「小孩還是要去學校!」而打斷。
漸漸地,我與母親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這樣的狀態,也呼應了作者在〈第七章|覺得孤獨嗎?也許是因為你的沈默〉裡提到的「串謀,看似是為了群體的團結而有的行動;但是,視而不見、避而不談所築起的牆,卻讓每個人都孤獨」。
在關係中,有一件、數件事情,是彼此不能聊、不能從中去認識對方的,這會讓人與人之間有一道看不見的牆;而牆的厚實程度,就像大象的重量那樣,會隨著一起保持沈默的人數、不問也不說的時間而倍數成長⋯⋯而孤獨的感受,甚至會因著「本來應該要親密、緊密」的認定(例如:親密關係、血緣關係⋯⋯等等)而更加濃厚。
那樣的孤單,讓人想來都打冷顫;因為,這樣的人,最終會連自己都不認識。
。
相較於此,我與太太和女兒們的關係,因為一起選擇了真實,我們攜手勇敢面對且接納自己和彼此的所有情緒感受,也在對方短暫陷入制約的時候,會帶著信任地給出陪伴。
於是,我們的關係,讓人感動。
我和太太的學員和老朋友、女兒們的同學和朋友,或是因為採訪而與我們交流的人們⋯⋯,只要看到我們之間的互動、進到我們生活的空間,無論是和對方說話時的態度、旅途中的互相照應,抑或是能夠各做各事的大桌子、寫上每個人重要行程的超大行事曆,都能感受到那股美好。
我不能說,這一路走來完全沒有任何艱辛;但是,這樣的成果是值得的。
選擇吧!
是要在團體裡感到孤獨,還是看似脫離群體但卻真實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