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錢穆《國史大綱》:照亮中國歷史文化的思想燈塔
付費限定

錢穆《國史大綱》:照亮中國歷史文化的思想燈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photo credit: 博客來網路書店

photo credit: 博客來網路書店

讀了余英時教授的《余英時回憶錄》,歷史魂馬上燃燒起來,就去圖書館借了余教授的老師錢穆先生的大作《國史大綱》回來研讀。一打開《國史大綱》,馬上就回到了1940年的中國:一個在日本侵略下眼看要亡國的老朽國家,國人的價值觀在列強侵略後分崩離析,悠久的文化居然成為中國落後破敗的唯一理由…對於深研中國歷史、熱愛中國的知識人錢穆先生看來,不用等到日本完全佔領中國,中國自己就陷入了「思想上的亡國」!

在這樣的危機意識驅動之下,即使在逃難的顛沛流離中,即使手邊沒有充分的參考書籍(因此《國史大綱》只好放棄標示出處),錢穆先生還是排除了萬難,完成這部《國史大綱》。和一般通史類的著作不同,《國史大綱》有以下的特點:

  1. 以大綱的型式,總結1940年以前中國歷史研究的成果結晶,錢穆先生以他嚴謹的思路,整理出這些化繁為簡的觀點,在歷史研究的道路上,設立了一個個重要的路標,引領後繼的讀者及研究者在前人既有的基礎上繼續前進,不致迷失方向。
  2. 因為是大綱,因此必須要搭配原始史料、以及其他學者的史學著作才能得到完整的知識。只讀大綱的話,就只會被限制在錢穆先生的一家之言中,沒有辦法激發出新的觀點,這是錢穆先生所不樂見的閱讀方式。余英時教授回憶他在研讀《國史大綱》作筆記時,錢穆先生提醒他要在每頁筆記後留一頁空白,以後讀到不同觀點的著作之後,可以記下來作比較,這就是《國史大綱》的正確使用說明書。
  3. 大綱並不是「金科玉律」,而是錢穆先生統整出來的一家之言,像是指路牌、敲門磚,學者在研究歷史的過程中,應該要有能力對這些大綱作出回應與挑戰,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89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的 Premium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16.7K會員
286內容數
除了自創內容之外,也讓我們用J Premium來打群架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欣賞花謝之態,是人生落幕前必經之路;在我們老朽之際,別忘了好好的跟這個世界說再見
人類到何時才能擺脫歧視與嫉妒的惡意與惡行呢?
網路時代的創作有苦有樂,試著在網路的銀河中,留下一閃一閃的小星星吧!
欣賞花謝之態,是人生落幕前必經之路;在我們老朽之際,別忘了好好的跟這個世界說再見
人類到何時才能擺脫歧視與嫉妒的惡意與惡行呢?
網路時代的創作有苦有樂,試著在網路的銀河中,留下一閃一閃的小星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