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3|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九宮格寫作術》讀後心得,快速成文的四個寫作心法

你有沒有這些寫作困擾呢?
腦中有很多想法,想要有條理地整理出來,但寫不出來?
或是寫了又改,花了很多時間還是寫不好?
本書的作者山口拓郎,是一位日本的寫作專家&youtuber,他開設說話與寫作研究所,整合多年商業寫作經驗開發一套寫作邏輯系統,擅長向大眾傳授實用的寫作技巧。
註:不懂日文的人可以把字幕設定成自動翻譯也可以大概看懂。圖片來源 山口拓郎 youtube
註:不懂日文的人可以把字幕設定成自動翻譯也可以大概看懂。圖片來源 山口拓郎 youtube

什麼是九宮格寫作術?
九宮格寫作術應用了人類的兩種天性:看到格子就想填滿看到問句就想回答。範例和應用如下圖,更多例子可參閱書本。
圖片來源《文章寫得又快又好,九宮格寫作術》
根據內容,重整出六大步驟,並針對特別有感觸的部分,分享四個寫作心法。
圖文整理 alison

1. 寫文章不要在意別人的目光
寫文章首先要面對自我的心魔,作者發現,大部人都是因為「太在意他人目光」,導致文章寫不出來。剛開始寫文章的時候,覺得自己的想法不夠好,不願表現出和他人不同,或是認為專業知識還不到位,歸結都是太在意他人目光。
所有人都有「能展現自我的領域」「能傳達給他人的事物」
如果是擔心自己專業知識不足,作者說:只需要把你所知道的,告訴那些「站在你後面一步」的人就可以了。轉念一想:是啊,只要我持續往前,永遠有比我更沒有經驗的人,我只需要把自己的體驗分享給站在後面的人,這樣就夠了。
寫文章是一種個人創作,沒有個性就不會吸引人,寫文章不想有人看,就跟公開寫作的目標相違背,沒有人希望越少人看越好吧?
作者建議:「寫出半徑五公尺以內的哏」這個想法,對於寫出具有原創性的文章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塑造自我特色,從自己的生活體驗和個人感受著手,就能寫出只有自己才寫得出來的內容,一個有真實感的分享才會吸引讀者的興趣。

2. 利用自問自答累積寫作素材
看別人好像輕鬆就寫出一篇高品質的文章,自己坐在桌前卻擠出沒幾個字,這之間的差距是甚麼?區別在資訊的含量
多數人都不是一寫作就瞬間文思泉湧的天才,是靠平常累積素材的微小習慣,而累積素材的方法,作者建議「九宮格自問自答法」,使用九個格子對自己進行訪談。
依照作者的說法:我們其實是在「腦內自問自答的專家」,看到格子自動想填滿,看到問題不自覺想回答。利用這個大腦的特性,不斷地對自己提問並回答,素材一點一滴累積起來,寫文章時就不用擔心沒有內容可以輸出。
乍看滿容易的,但是在實際執行時,我發覺困難的部分不是回答問題,而是提出問題,問題的品質決定文章的吸引力。
問題的類型可分成兩種,提供背景資訊的「基礎問題」和深入探討分析的「鏟子問題」。要寫出吸引人的文章,兩者缺一不可,先要能夠提供基本知識,經過消化分析後,給予更深一層的內心感受。
至於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人,書中也說:只要知道答案(資訊)分成哪幾種,就會更容易答得出來。資訊分成兩種,「內部資訊」和「外部資訊」。內部資訊是存在內心的各種想法和感受,外部資訊則是外在環境的資料,像是網路、書籍等或是向人詢問…等。
不斷地重複提問再回答的過程,時間拉長,能累積可觀的寫作素材,通常隨著數量增加,質量也會跟著提升。

3. 善用模板快速完成文章
只要能依事先決定好的結構來書寫,就能無痛完成一篇文章。
平常利用自問自答蒐集足夠的寫作內容,到了寫文章的時候,就不用擔心沒有素材,不過文章要寫得快,作者推薦使用文章模板。
寫文章是線性呈現,每一段內容表達一個概念,講完一個才輪到下一個,如果上一個部分沒說清楚就跳到下一段,或是中間插入不相關的橋段,文章就顯得混亂。因此我覺得模板就像劇本,先演完這一幕的情節,再接替下一幕,前後交代才能完成整個故事。
比如書裡介紹的「結論優先型」模板,即是按照結論→理由→例子→總結的出場順序書寫文章。套用剛才提到的自問自答,模板就像問題的預設順序
結論是甚麼?有甚麼理由支撐這個說法?可以舉出實際的範例嗎?總結是什麼?
這些問題回答完,文章也完成了。模板可以省去設計架構的時間,只要把精力專注在生產內容就好。針對不同的主題,挑選適合的模板,當熟悉這個書寫流程和思考方式,速度和品質都會提升。
這部影片是作者介紹「結論優先型」模板,記得把字幕調成自動翻譯。

4. 寫文章就像送給讀者的禮物
Photo by Marina Abrosimova on Unsplash
公開發表文章就像是送禮物,希望這份禮物能取悅收到禮物的人。
送禮物的時候,我們會思考,禮物要送給誰,對方收到會開心嗎。以此類推,假設文章是一份禮物,我們也會思考,這篇文章要給誰看?讀的人感到開心嗎?如果讀完就過,沒有產生任何反應,等於這篇文章白寫了。
作者說寫作的真貌應該是:只要知道該把禮物送給誰,就能寫出更加打動對方的文章。因此,目標讀者必須明確,才能針對對方的需求去思考送甚麼禮物。
更強調,寫任何文章都要先決定讀者的反應,而且要在腦中具體想像:讀者看過後,會說的話和採取的行動,想像可以具體到,想像對方臉上的表情,可能說出的話,和肢體語言等等。如圖片中,小男孩打開禮物盒一瞬間的驚喜表情和動作。如果可以做到這些,文章的質量絕對會和沒有設定反應之前截然不同。

小結:實做心得
雖然這篇文章是介紹文章寫得又快又好的方法,不過老實說,並不是又快又順利地寫出來,大概花了快兩個禮拜(平日晚上下班及周末)。包含讀書、摘錄筆記、寫讀書心得、查詢作者、蒐集相關資料、選用模板,編輯整理及作圖…等,過程中不斷地消化吸收才歸納產出。
我思考著哪個地方最花時間呢?我想是資訊理解量
一開始寫的時候,我不會看書,先自由寫出最有感觸的部分,常常寫到一半卡住,我發現不是因為沒有想法,而是腦子擠了太多資訊而卡住,這時我會回去翻書,重讀相關部分,通常會發現讀第一次沒有讀清楚的地方,真正讀懂才能進到下一步,整理輸出。
當思想化為文字確實能打通以為讀懂但其實沒有讀懂的地方,而作讀書筆記,就是提升理解最實際可行的方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