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地︱淨零碳排我們做得到嗎?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是提醒我們關注環境永續發展的日子。

raw-image

臺灣已經訂下目標,203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要比2005年減少24%,2050年則要淨零碳排,讓吸收量可以大於排放量。這有可能做得到嗎?從圖表上就可以看出來,很拚,可是一定要拚,不拚就絕對做不到。以前,我們也想不到太陽可以在豔陽高照的中午貢獻全國四分之一的電力,但這也已經成為現實。☀️

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政府想了很多政策:增設太陽光電和離岸風電、引進氫能(2050年發電占比10%)、開發地熱/生質/海洋能、改善電力系統、鼓勵民間節能、研究碳封存技術、市售車輛2040全面電動化、廢棄物循環利用…等。

縱使有這麼多政策,但環境永續不只是政府的事,我覺得而是我們所有人的事。只有我們每個人都為環境貢獻,世界才會變得更好。比如說,我這禮拜選擇走路到全聯買東西,省下騎車的排放!我可以帶環保餐盒到自助餐店夾菜,省下紙餐盒的垃圾!

其實,我們可以做的事很多,只是願不願意而已,選擇的問題。相信你也可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圖地的沙龍
61會員
93內容數
喜歡地圖?熱愛圖表嗎? 圖地,是「圖表、地圖、資訊圖像」的創作園地。 這裡會使用圖像呈現數據資料, 透過數據看見現象趨勢與議題故事。 在 Instagram 和 Facebook 會比較頻繁更新圖表。若有適合的內容會節選修改後發表於此。歡迎大家前往追蹤~
圖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09
你最近有搭飛機出國嗎 ✈️ 臺灣每個機場熱門的國際航線都不太一樣。 桃園機場最熱門的航點是香港,2023年有349萬人次出入境。其實,桃園-香港是全世界前5名熱門的國際航線。東京成田、關西、仁川、曼谷、新加坡也都是很熱門的航點。
Thumbnail
2024/10/09
你最近有搭飛機出國嗎 ✈️ 臺灣每個機場熱門的國際航線都不太一樣。 桃園機場最熱門的航點是香港,2023年有349萬人次出入境。其實,桃園-香港是全世界前5名熱門的國際航線。東京成田、關西、仁川、曼谷、新加坡也都是很熱門的航點。
Thumbnail
2024/01/18
最支持柯文哲的地方在哪裡?你可能想不到,竟然是金門大學! 那最支持賴清德、侯友宜的地方又分別在哪裡呢?
Thumbnail
2024/01/18
最支持柯文哲的地方在哪裡?你可能想不到,竟然是金門大學! 那最支持賴清德、侯友宜的地方又分別在哪裡呢?
Thumbnail
2023/10/18
第58屆金鐘獎頒獎典禮即將在本週末登場(2023年10月22日)。前幾天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金鐘獎入圍者的年齡是否會有什麼趨勢呢?於是就找資料做成圖表。
Thumbnail
2023/10/18
第58屆金鐘獎頒獎典禮即將在本週末登場(2023年10月22日)。前幾天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金鐘獎入圍者的年齡是否會有什麼趨勢呢?於是就找資料做成圖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永續議題相關的淨零排放和淨零轉型目標,是為了應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本篇文章解析了為何目標設定在2030年及2050年以及臺灣在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的五大路徑、四大策略和兩大基礎。
Thumbnail
永續議題相關的淨零排放和淨零轉型目標,是為了應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本篇文章解析了為何目標設定在2030年及2050年以及臺灣在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的五大路徑、四大策略和兩大基礎。
Thumbnail
ESG官網 在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的嚴重影響下,碳中和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努力的方向。碳中和是指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以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這是保護我們星球的最佳方式。臺灣也在這方面積極行動,成為了亞洲領先的碳中和國家之一。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臺灣在碳中和方面的計畫和成就。
Thumbnail
ESG官網 在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的嚴重影響下,碳中和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努力的方向。碳中和是指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以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這是保護我們星球的最佳方式。臺灣也在這方面積極行動,成為了亞洲領先的碳中和國家之一。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臺灣在碳中和方面的計畫和成就。
Thumbnail
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是臺灣政府所提出的一個關鍵計畫,旨在實現到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該計畫不僅關注到能源領域,還涉及到了建築、運輸、工業及負碳技術等領域。政府制定了不同階段的里程碑目標,以確保計畫得以逐步落實。
Thumbnail
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是臺灣政府所提出的一個關鍵計畫,旨在實現到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該計畫不僅關注到能源領域,還涉及到了建築、運輸、工業及負碳技術等領域。政府制定了不同階段的里程碑目標,以確保計畫得以逐步落實。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氣候變化對全球的影響正變得越來越緊迫,公司正在尋找減少碳足跡的解決方案。但是,究竟什麼是淨零碳排放,以及企業如何才能實現這一轉變? 淨零碳排放是一個以科學為基礎的目標設定倡議,重點是實現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之間的平衡。它比單純的碳中和要雄心勃勃得多,後者的目的是通過植樹或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氣候變化對全球的影響正變得越來越緊迫,公司正在尋找減少碳足跡的解決方案。但是,究竟什麼是淨零碳排放,以及企業如何才能實現這一轉變? 淨零碳排放是一個以科學為基礎的目標設定倡議,重點是實現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之間的平衡。它比單純的碳中和要雄心勃勃得多,後者的目的是通過植樹或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
Thumbnail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是提醒我們關注環境永續發展的日子。 臺灣已經訂下目標,203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要比2005年減少24%,2050年則要淨零碳排,讓吸收量可以大於排放量。這有可能做得到嗎?
Thumbnail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是提醒我們關注環境永續發展的日子。 臺灣已經訂下目標,203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要比2005年減少24%,2050年則要淨零碳排,讓吸收量可以大於排放量。這有可能做得到嗎?
Thumbnail
氣候變遷是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台灣雖小但我們仍是地球上的一份子,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降低碳排放的行為,除了是為整個地球環境的永續生存盡力, 也是為了台灣經濟發展的競爭力而付出。
Thumbnail
氣候變遷是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台灣雖小但我們仍是地球上的一份子,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降低碳排放的行為,除了是為整個地球環境的永續生存盡力, 也是為了台灣經濟發展的競爭力而付出。
Thumbnail
昨天(3/30) 行政院國發會與各部會長官針對2050淨零轉型路徑圖進行記者會報告,姑且不論此路徑圖到底好還是不好,但值得思考的是,那我們要做什麼?
Thumbnail
昨天(3/30) 行政院國發會與各部會長官針對2050淨零轉型路徑圖進行記者會報告,姑且不論此路徑圖到底好還是不好,但值得思考的是,那我們要做什麼?
Thumbnail
雖然淨零路徑圖尚未正式公布(預計三月),部分政策方向已在媒體上提前釋出【註 1】。在引文中,下面這段話特別引起我的注意: 「官員表示,若用既有技術,2050 年要達到淨零碳排可能性很低,因此這十年要趕快投入技術研發,包含發展綠氫、地熱、CCUS等,力拚 2030 年前節能、綠能、減碳極大化;透過
Thumbnail
雖然淨零路徑圖尚未正式公布(預計三月),部分政策方向已在媒體上提前釋出【註 1】。在引文中,下面這段話特別引起我的注意: 「官員表示,若用既有技術,2050 年要達到淨零碳排可能性很低,因此這十年要趕快投入技術研發,包含發展綠氫、地熱、CCUS等,力拚 2030 年前節能、綠能、減碳極大化;透過
Thumbnail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日前致詞時指出,台灣到 2050 年綠能占比絕對超過一半以上,甚至會更高【註 1】。 我一看到這篇報導的標題,就感到懷疑 : 一半夠嗎 ? 再看內文,就更是覺得奇怪,既然已經在思索 2050 淨零碳排路徑,卻仍估算「綠能占比超過一半以上」 ? 我的觀念是,若真心追求「淨零碳
Thumbnail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日前致詞時指出,台灣到 2050 年綠能占比絕對超過一半以上,甚至會更高【註 1】。 我一看到這篇報導的標題,就感到懷疑 : 一半夠嗎 ? 再看內文,就更是覺得奇怪,既然已經在思索 2050 淨零碳排路徑,卻仍估算「綠能占比超過一半以上」 ? 我的觀念是,若真心追求「淨零碳
Thumbnail
〈國際能源署〉發表第一個以全球能源系統 達到淨零排放的路徑。報告主要是幫助能源相關政策的制定,分析到要達到減碳目標,需要的行動和時程。 報告提出的是”一個但不是唯一“的路徑,對台灣來說,這份報告可幫我們了解和淨零排放的距離,以及還有那些方向要努力。
Thumbnail
〈國際能源署〉發表第一個以全球能源系統 達到淨零排放的路徑。報告主要是幫助能源相關政策的制定,分析到要達到減碳目標,需要的行動和時程。 報告提出的是”一個但不是唯一“的路徑,對台灣來說,這份報告可幫我們了解和淨零排放的距離,以及還有那些方向要努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