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技術是在失敗中獲得的。如果只想展現精彩的一面,只能說謊。”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羅老號核心技術全靠俄 韓太空夢還遙遠◎朝鮮日報(2013.01.31)http://cn.chosun.com/big5/site/data/html_dir/2013/01/31/20130131000013.html

“羅老號”第三次發射終於成功。加上多次延期,可以說是經歷11次挑戰後終於打開了太空之門。韓國接下來的挑戰是2021年利用韓國型運載火箭(KSLV2)將1.5噸商用衛星送入太空。專家指出:“現在又回到了2002年,當時宣佈要自主研發使用液體燃料的運載火箭。”這是因為成功發射羅老號並未給韓國帶來什麼。為羅老號戰勝重力飛向太空提供大部分動力的一級液體火箭是從俄羅斯引進的。只有二級小型固體燃料火箭是韓國開發的。一級火箭和俄羅斯目前正在開發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安加拉”的一級火箭相同。安加拉的試射計畫不斷推遲。因此有人指出“羅老號是俄羅斯安加拉火箭的試驗品”。韓國曾於20世紀90年代推進自主研發運載火箭。之所以把目光轉向俄羅斯火箭,是因為北韓1998年發射大浦洞火箭後青瓦台下令“必須在2005年之前發射運載火箭”。因此韓國選擇了俄羅斯這條捷徑。漢陽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趙辰洙表示:“如果2006年能改變方向走上自主研發之路,現在應該已經開發出一級火箭並進行試射。”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表示:“雖未開發一級火箭,但俄羅斯研究人員私下裏傳授了很多技術。”韓國也通過羅老號學習到了一些東西。修建太空發射場和觀測設施,並且依靠自己從頭至尾完成了發射過程,這些都是韓國在太空開發史上書寫的新篇章。但是,太空開發的核心還是一級液體火箭。航空大學教授張泳根表示:“無論是美國還是俄羅斯,都不可能私下裏傳授核心技術。”政府的一位相關人士表示:“利用俄羅斯火箭執意發射是為了做給國民看。”韓國政府大肆宣傳的第一位進入國際宇宙空間站的韓國宇航員李素妍博士也只是沒有任何任務的參觀者。雖然支付了200億韓元,但俄羅斯在最後階段更換太空船搭乘人員時,韓方一言未發。首爾一家私立大學的教授表示:“太空技術是在失敗中獲得的。如果只想展現精彩的一面,只能說謊。”

【相關閱讀】羅老火箭與韓國太空戰略外交關係學會(2012.10)/雲程譯
美同意釋韓800公里飛彈技術
從韓國的俄羅斯火箭看──以商業手法發展工業
韓國的俄羅斯火箭
韓國第三度火箭發射,又取消
朝鮮半島眼對牙
朝鮮試射飛彈:偷星不著,蝕把米
雙贏一輸:日本代射韓國衛星
南韓羅老號火箭發射暫停
7月30日韓國要發射太空火箭?
衛星發射基地建成 韓點燃「火箭強國」夢想 ■朝鮮日報(2009.06.12)
俄向韓伸出橄欖枝:共建發射基地

從羅老太空中心看韓國的希望
Ivanova★space
南北拼飛彈,量質有辯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太空科技」正逐漸成為一個新的領域。 根據 McKinsey 一份新的報告預測,隨著衛星和火箭技術的日益發展普及,到 2035 年,太空經濟將達到 1.8 兆美元。 太空科技已經驅動著各種事物,從天氣預報到智慧手錶等日益普及的智慧型裝置。同時,太空科技也為零售、消費品和生活方式等產業的利益相關者
    Thumbnail
    夢見我在一個像是太空船的場景。我們手上握有重要的組件,任務是不能讓我這組件落入對手敵人的手裡。 敵人追著我們,想要搶奪這組件。我必須讓太空船立即起飛,來擺脫敵人的追趕。 狀況實在太緊急。當我啟動太空船時,組員尚未完全登機,正攀住艙門上的門把,並且試著先將自己先卡鎖在安全夾槽,來防止掉落。
    一開始看到書名《技術分析聖經:從轉折點、壓力支撐、跳空到趨勢線的原理》的時候有種似曾相似的感覺,因為市面上一堆書都取這種名字,殊不知這可是將近一百年前出版的技術分析書,而在當時,技術分析甚至都還不是主流,也沒有其他類似的理論,所以這本書在當年是走在一個沒有人走過的地方。技術分析一直到1948年後才變
    Thumbnail
    作者特意賦予讀者上帝視角,先是俯瞰島上全貌、邊在背景中揭露時間,已經從書名中模糊預知未來的讀者會不禁隨時間倒數,即便坐在書前,卻能感受到字裡行間撲來的敵脅、跟著屏氣潛伏,同時和書中的戰友們盤點目前具備的條件、沙盤推演目標與未來會發生的數種可能。
    Thumbnail
    原本還在為AI應用的系列文去構思大綱與收集資料,但看到韓國科學家做出常溫超導體的新聞後就坐不住了!! 很希望不是一場詐騙,但若能參與在這個AI與材料的奇異點,我也能榮幸的說我們也是最幸運也最焦慮的一代人。收集各方資訊融合出以下筆記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就許多台灣球迷來說,近幾季或許因為2019年爆發的偷暗號醜聞而對太空人隊選手持有「異見」,甚至刻意忽略陣中擁有出色表現的好手。若是這樣,對於新一代古巴強打Yordan Alvarez的印象很可能就還停留在他2019年下半季橫空出世、拿下新人王,沒發現他早已成了宇宙軍團中不可或缺的打線支柱...
    Thumbnail
    由Steve Carell主創及主演的喜劇《太空部隊》第2季肉眼明顯可見地縮減了規模從10集變成7集。而且,還降低了敘事的政治諷刺打擊維度,抽掉了第1季吸引人的主要笑料,把第1季的諷刺對象--太空競爭新對手「中國」和天兵美國大總統的戲份全部刪除。
    Thumbnail
    今年球季,太空人球員沒能逃過謾罵,打者或許罪有應得,但沒有得到益處的投手呢?與2017年無關的新任高層、甚至今年才加盟的新成員呢?他們應該受到這些對待嗎?又是如何去看這一切的?在陣陣噓聲中,太空人持續獨居分區龍頭,你或許可以繼續憎恨他們,但不可否認地,這支球隊也正朝著隊史第二座冠軍的目標邁進⋯⋯。
    Thumbnail
    寫在前面: 如果我是一個太空人,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在太空船中聽著巴哈的G弦之歌,並眺望著美麗的藍色地球,把地球的美麗、日夜變化,仔仔細細地印在我的腦海中,並寫成一本書,記錄著關於生命的一切,永生不相忘。 太空人和太空船小小模型。 西元2019年,11月在宇宙中有一名藍色星球—地球,上頭有一個名為
    Thumbnail
    在人類歷史的某一個世代,「長大要做太空人」是許多小孩子的夢想,那是一個世界強權在宇宙展現國力的年代。而在《最後的太空人》書中背景的 2050 年代,那時因為一起 20 年前的嚴重太空梭爆炸事故,導致全世界已經不再對太空人抱持幻想,連美國太空總署也因為經費逐年刪減而形同虛設。事實上不用等到 2050
    Thumbnail
    「太空科技」正逐漸成為一個新的領域。 根據 McKinsey 一份新的報告預測,隨著衛星和火箭技術的日益發展普及,到 2035 年,太空經濟將達到 1.8 兆美元。 太空科技已經驅動著各種事物,從天氣預報到智慧手錶等日益普及的智慧型裝置。同時,太空科技也為零售、消費品和生活方式等產業的利益相關者
    Thumbnail
    夢見我在一個像是太空船的場景。我們手上握有重要的組件,任務是不能讓我這組件落入對手敵人的手裡。 敵人追著我們,想要搶奪這組件。我必須讓太空船立即起飛,來擺脫敵人的追趕。 狀況實在太緊急。當我啟動太空船時,組員尚未完全登機,正攀住艙門上的門把,並且試著先將自己先卡鎖在安全夾槽,來防止掉落。
    一開始看到書名《技術分析聖經:從轉折點、壓力支撐、跳空到趨勢線的原理》的時候有種似曾相似的感覺,因為市面上一堆書都取這種名字,殊不知這可是將近一百年前出版的技術分析書,而在當時,技術分析甚至都還不是主流,也沒有其他類似的理論,所以這本書在當年是走在一個沒有人走過的地方。技術分析一直到1948年後才變
    Thumbnail
    作者特意賦予讀者上帝視角,先是俯瞰島上全貌、邊在背景中揭露時間,已經從書名中模糊預知未來的讀者會不禁隨時間倒數,即便坐在書前,卻能感受到字裡行間撲來的敵脅、跟著屏氣潛伏,同時和書中的戰友們盤點目前具備的條件、沙盤推演目標與未來會發生的數種可能。
    Thumbnail
    原本還在為AI應用的系列文去構思大綱與收集資料,但看到韓國科學家做出常溫超導體的新聞後就坐不住了!! 很希望不是一場詐騙,但若能參與在這個AI與材料的奇異點,我也能榮幸的說我們也是最幸運也最焦慮的一代人。收集各方資訊融合出以下筆記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就許多台灣球迷來說,近幾季或許因為2019年爆發的偷暗號醜聞而對太空人隊選手持有「異見」,甚至刻意忽略陣中擁有出色表現的好手。若是這樣,對於新一代古巴強打Yordan Alvarez的印象很可能就還停留在他2019年下半季橫空出世、拿下新人王,沒發現他早已成了宇宙軍團中不可或缺的打線支柱...
    Thumbnail
    由Steve Carell主創及主演的喜劇《太空部隊》第2季肉眼明顯可見地縮減了規模從10集變成7集。而且,還降低了敘事的政治諷刺打擊維度,抽掉了第1季吸引人的主要笑料,把第1季的諷刺對象--太空競爭新對手「中國」和天兵美國大總統的戲份全部刪除。
    Thumbnail
    今年球季,太空人球員沒能逃過謾罵,打者或許罪有應得,但沒有得到益處的投手呢?與2017年無關的新任高層、甚至今年才加盟的新成員呢?他們應該受到這些對待嗎?又是如何去看這一切的?在陣陣噓聲中,太空人持續獨居分區龍頭,你或許可以繼續憎恨他們,但不可否認地,這支球隊也正朝著隊史第二座冠軍的目標邁進⋯⋯。
    Thumbnail
    寫在前面: 如果我是一個太空人,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在太空船中聽著巴哈的G弦之歌,並眺望著美麗的藍色地球,把地球的美麗、日夜變化,仔仔細細地印在我的腦海中,並寫成一本書,記錄著關於生命的一切,永生不相忘。 太空人和太空船小小模型。 西元2019年,11月在宇宙中有一名藍色星球—地球,上頭有一個名為
    Thumbnail
    在人類歷史的某一個世代,「長大要做太空人」是許多小孩子的夢想,那是一個世界強權在宇宙展現國力的年代。而在《最後的太空人》書中背景的 2050 年代,那時因為一起 20 年前的嚴重太空梭爆炸事故,導致全世界已經不再對太空人抱持幻想,連美國太空總署也因為經費逐年刪減而形同虛設。事實上不用等到 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