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柱」,或稱「上樹」,現代的小孩稱之為「阿魯巴」。
只是為什麼好好的上柱或上樹,會變成阿魯巴?莫名其妙。
古時楚國有「上柱國」這一官銜,項梁造反時就幹過。
一時讓我想起「上柱」這件事。
總之,本篇這是對20年前那些事的追想。
××××××
20年前,當年的附中是上柱成風,外加丟水池成風。
每次下課,只要發生這樣的事件,
中正樓與新北樓之間萬頭攢動,歡呼聲不絕於耳。
經歷過那年代的人,應該都難以忘懷吧。
高三那年,教官嚴抓上柱丟水池,還引起公憤。
我的同學「楊偉」(只是綽號),
還為此偷偷跑到施工中的工教館放沖天炮抗議。
我們畢業那期的「附中人」還寫了篇挑戰文,
引起校方不快。他們好像以為那是我寫的,那是後話。
這是當然的,這是反抗的象徵。
××××××
然而,把上柱這件事發揚光大的,是我們679班的「柱王」,
據溫公說,現在是法官了。
當年他三不五時就被抬下樓,抓到新北樓左邊那個大柱子上柱。
至於發揚光大之處,請看下面的圖解;
我們是用旋轉的方式,
打破了傳統上柱的極限。
不要以為這沒什麼,
根據物理法則,旋轉時外圈轉速比內圈快,
所以是有難度的。
我曾經目擊好幾次速度太快而「翻面」的情形,
還好人多,接住了繼續轉。
有次,附中人社的學長千祥看到了,
忍不笑罵說:「低級。」
就是這樣,
結局是在畢業紀念冊上留下的那張黑白照片。
真是懷念。
××××××
「北樓柱上柱王遊,人去樓空柱自留,」
「三根半落欄杆外,二腿中插臭水溝。」
這是當年亂改的2句詩,不過也只記得2句了。
原詩是李白的〈登金陵鳳凰台〉。
要解釋的是「半落欄杆外」,
試想,被抓去上樓上走廊圍牆上的欄杆,
兩腳跨坐在欄杆的洞之間,自己是無法下來的。
至於「中插臭水溝」,上完了丟入水池。
××××××
大概就是這樣。
只不過回想起來,
當年的年輕人有單純的反抗目標,就是無所不在的體制。
現在呢?
好像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激憤的啦,
因為時代的方向已經很清楚,再也不可能改變了。
「柱王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真是沒辦法。
p.s.
照片裡講台右邊拿長矛的,就是溫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