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讀緬甸,看著波斯匿王山羊噬豹的噩夢實現中

更新於 2021/04/1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初讀《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是七年前,那時陸續看完《一九八四》和《動物農莊》後對喬治歐威爾很感興趣。這次重讀是因為看了《緬甸歲月》,而想讀這本書的念頭當然肇因於這兩個多月來緬甸的動盪。
歐威爾以自己 1920 年代生活於緬甸的五年經驗(擔任大英帝國殖民警察)寫下《緬甸歲月》,出版於 1934 年,是他第二本著作,遠早於 1945 年的《動物農莊》和 1949 年的《一九八四》。《緬甸歲月》以細膩的文筆描繪帝國統治下的緬甸叢林小鎮風情,文風與後兩本的陰森黯澹大異其趣。雖都同樣有著不怎麼美好的結局,但後兩本畢竟是引射共產極權,並未直涉緬甸。只不過就像《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書中作者提到的,「緬甸有則笑話,說歐威爾不只為緬甸寫了一部小說,而是三部:這三部曲就是《緬甸歲月》、《動物農莊》與《一九八四》。」如今我解鎖了歐威爾「緬甸三部曲」成就後,真是心有戚戚焉。
《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的作者 Emma Larkin 是位通曉緬甸文的美國記者,從九〇年代起多次秘密到緬甸查訪,她透過歐威爾在緬甸的駐紮路線,對緬甸社會進行第一手觀察,而後於 2005 年出版這本書,當時還是前代軍政府統治時期。《緬甸歲月》無疑是她旅途上最重要的考察指南,不過《動物農莊》與《一九八四》也被屢屢提及和緬甸的關聯性。譬如她訪問到的一位緬甸人說「《動物農莊》是一本很精彩的書,也是一本很具有緬甸風味的書。妳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它講的是豬和狗統治國家的故事,這種事在緬甸已經持續好多年了。」
另一名朋友則談到,「《一九八四》在緬甸是禁書,因為它可能被解讀成是對當局的批評。」又說,「我在緬甸幾乎找不到幾個人讀過《一九八四》;他們讀這本書幹嘛呢?他們的日常生活已經是一九八四。」
2010 年翁山蘇姬被釋放,緬甸進入了有限度的民主時代。直到今年二月。Game over。
其實回望《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書中紀錄的九〇年代緬甸狀態,與現在軍政府的治下根本無異。書中有一段說:「我有個朋友的弟弟在軍中官拜少校,他沒辦法跟他弟溝通,他弟已經完全被洗腦了,沒辦法獨立思考。」作者還有一次機會與退役軍人聊天,他說他「懷念軍中生活,軍隊是我的家。它是我的母親,我的父親。」
這兩個月我了解到,軍人在緬甸地位特殊、自認高人一等而瞧不起平民百姓,這現象其來有自,甚至可回溯到英治時期。《緬甸歲月》沒有被上個軍政府禁掉,因為與軍政府立場一致:強烈反對殖民主義、宣揚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但也有緬甸人的說法是英國人帶給他們民主,在英國人來臨之前從來沒聽過民主是什麼。現在再聽這種說法恍如歷史無縫接軌,十幾年後民主竟又成了一場夢。這次的軍政府有沒有查禁出版品,我還沒太清楚,但就算有也不意外。
2011 年時緬甸人初嚐民主滋味,《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趁勢再版,作者 Emma 於後記中說:「緬甸未來有沒有希望,完全取決於緬甸人民是否能在自己的國內說故事,不用害怕遭到秋後算賬。我期盼有一天,我們可以克服歐威爾在不經意所做的預言,屆時,我們手上的《一九八四》也終於可以闔上。」現在看來,欲闔難矣。就像佛陀為波斯匿王解夢時說,山羊噬豹的荒謬場景,只有在統治者倒行逆施時才會發生,而現在的緬甸卻正實現著這個噩夢。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8會員
232內容數
2015 年夏末,台灣最知名的披頭四達人馬世芳連續第三年帶團去英國,走訪披頭四相關景點,可謂道道地地難得的搖滾樂進香團。我看了兩年,也盼了兩年,終於在這年初下定決心去報名,圓我身為披頭四粉絲的一個大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白的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為很喜歡黑糖導演的《一首搖滾上月球》,所以當聽說他的新計畫《男人與他的海》正在募資時,我立刻就贊助下去,等將來片子上映時可以直接持兌換卷去戲院看。後來募資順利、片子殺青、檔期排定,卻不巧因為疫情而延宕整年,終得在今年四月上映。想想這一年過得也蠻快的,所以我把握清明假期趕緊觀賞。 黑糖導演很會
如果楊導確有意讓魔幻 > 現實,那若用歷史或貼近原著的角度去評判此劇,就顯得有點無謂。
她心裡在納悶,他們是不是一生下來就帶著毀滅的種籽,他們可以靠哄靠騙逃過一時,卻絕對無法迴避毀滅的下場。酒精、毒品和監獄。爵士樂手並非英年早逝,而只是衰老得比較快。在她唱過的歌裡,她已經活了一千年,歌中唱的是飽經滄桑的女人和她們愛的男人。
曾有評者論此書:「極富詩意,可媲美《尤利西斯》。」 我原本就計劃今年來挑戰《尤利西斯》,但沒打算要讓這本《火山下》暖身欸。事實上,我之前根本不識此書,緣起於年初看了另一本書《文豪們的私房酒單》,其中就用了數頁篇幅介紹 Malcolm Lowry 的《火山下》,是本鎮日泡在梅斯卡爾酒 ...
剛看完 Netflix 上的《The Social Dilemma》(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大家可以看一下。 不是說你想也知道片中會談哪些議題就不需要看,而是就算你都知道,但真實狀況其實比你想的更嚴重。更何況,其實你可能不如你自以為的那麼知道。
做為電影,《飛越杜鵑窩》經典程度固然不在話下,「杜鵑窩」甚至從此成為家喻戶曉的精神病院代名詞。我把握住 2018 年金馬影展重映機會,至今依然回味無窮。 不過其原著 - 肯・凱西 (Ken Kesey) 的同名小說 - 可能就不是那麼多人知道了。書是 1962 年出版,而電影是 1975 年才上映
因為很喜歡黑糖導演的《一首搖滾上月球》,所以當聽說他的新計畫《男人與他的海》正在募資時,我立刻就贊助下去,等將來片子上映時可以直接持兌換卷去戲院看。後來募資順利、片子殺青、檔期排定,卻不巧因為疫情而延宕整年,終得在今年四月上映。想想這一年過得也蠻快的,所以我把握清明假期趕緊觀賞。 黑糖導演很會
如果楊導確有意讓魔幻 > 現實,那若用歷史或貼近原著的角度去評判此劇,就顯得有點無謂。
她心裡在納悶,他們是不是一生下來就帶著毀滅的種籽,他們可以靠哄靠騙逃過一時,卻絕對無法迴避毀滅的下場。酒精、毒品和監獄。爵士樂手並非英年早逝,而只是衰老得比較快。在她唱過的歌裡,她已經活了一千年,歌中唱的是飽經滄桑的女人和她們愛的男人。
曾有評者論此書:「極富詩意,可媲美《尤利西斯》。」 我原本就計劃今年來挑戰《尤利西斯》,但沒打算要讓這本《火山下》暖身欸。事實上,我之前根本不識此書,緣起於年初看了另一本書《文豪們的私房酒單》,其中就用了數頁篇幅介紹 Malcolm Lowry 的《火山下》,是本鎮日泡在梅斯卡爾酒 ...
剛看完 Netflix 上的《The Social Dilemma》(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大家可以看一下。 不是說你想也知道片中會談哪些議題就不需要看,而是就算你都知道,但真實狀況其實比你想的更嚴重。更何況,其實你可能不如你自以為的那麼知道。
做為電影,《飛越杜鵑窩》經典程度固然不在話下,「杜鵑窩」甚至從此成為家喻戶曉的精神病院代名詞。我把握住 2018 年金馬影展重映機會,至今依然回味無窮。 不過其原著 - 肯・凱西 (Ken Kesey) 的同名小說 - 可能就不是那麼多人知道了。書是 1962 年出版,而電影是 1975 年才上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而當時誰也不知道,10年後,這個美國送給法國的紀念品,居然成為了英國王妃遇難的紀念地。』開在隧道裡的蛾把視野移到左前方,『從對面入口進來的第13根柱子,24年前的今天凌晨12點多,黛安娜王妃的座車撞上那根柱子,彈到旁邊的牆上,黛妃在兩小時後急救無效身亡。』
Thumbnail
前陣子,清宮劇大熱,過度消費,最終被大陸相關部門將這一批批的劇集安上“扭曲歷史”的“名分”而全員下架。但站在我的角度而言,誰會看劇學歷史?但無可否認,劇集卻能勾起大部分人對某斷代歷史的興趣。說個題外話,扭曲中國歷史的最强大者莫過於金庸了。
Thumbnail
新北市中和的華新街被大家稱為「緬甸街」。短短一條街上,不只有各種美食,還有著大爹阿孃們飄洋過海的生命故事。地方誌《緬甸街》的編輯團隊,透過在地人的眼光,結合新潮引人的刊物設計,邀請大家一起來緬甸街挖掘文化的珍寶。 撰文.照片提供=鳴個喇叭!緬甸街
Thumbnail
羅興亞危機導致民主女神光環落盡,而國內民族衝突的紛擾、軍人的政變、國外地緣政治的角力和大國在印太地區的競逐,再再牽動這個位處戰略十字路口的國家。這個國家為何至此?政變後將走向何方?又會牽動哪些變動?本文藉由介紹《變臉的緬甸》這本好書,娓娓敘說近代緬甸的內外變遷,並反思台灣與緬甸民主化後的不同。
Thumbnail
「我的經典書目是:達文西密碼」 這本書是我依讀再讀,孜孜不倦且構思泉湧的書。從主人翁的爺爺意外志追查全過程與尋找聖杯「密碼」的結果,在在視覺每該採的內容。 雖然一開頭有點驚悚,但後來尋找密碼的旋轉統是趣味的,情緒轉動是非常高潮迭起。這就是人生,是生命的過程。其中是寶貴的領悟學習的過程。 我為眼盲
Thumbnail
一直都用課本學日文,感覺也該試著直接讀讀看原文作品了…但又好怕讀不懂…「松浦弥太郎」的書推薦給這樣的你。
Thumbnail
他只是所有人中的一個,為了所有人 回來──從那裡──身上多了死亡。 音樂家楊柯正往這裡走來。 我們聽到了他的腳步聲和歌聲。 因為譯者的筆記:辛波絲卡這手詩的名稱顯克維奇的小說《音樂家楊柯》故事描述一個有音樂天分的農村小孩,因為溜進貴族家碰了小提琴,所以被判鞭刑,然後活活被打死。 因為這段典故和語法,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而當時誰也不知道,10年後,這個美國送給法國的紀念品,居然成為了英國王妃遇難的紀念地。』開在隧道裡的蛾把視野移到左前方,『從對面入口進來的第13根柱子,24年前的今天凌晨12點多,黛安娜王妃的座車撞上那根柱子,彈到旁邊的牆上,黛妃在兩小時後急救無效身亡。』
Thumbnail
前陣子,清宮劇大熱,過度消費,最終被大陸相關部門將這一批批的劇集安上“扭曲歷史”的“名分”而全員下架。但站在我的角度而言,誰會看劇學歷史?但無可否認,劇集卻能勾起大部分人對某斷代歷史的興趣。說個題外話,扭曲中國歷史的最强大者莫過於金庸了。
Thumbnail
新北市中和的華新街被大家稱為「緬甸街」。短短一條街上,不只有各種美食,還有著大爹阿孃們飄洋過海的生命故事。地方誌《緬甸街》的編輯團隊,透過在地人的眼光,結合新潮引人的刊物設計,邀請大家一起來緬甸街挖掘文化的珍寶。 撰文.照片提供=鳴個喇叭!緬甸街
Thumbnail
羅興亞危機導致民主女神光環落盡,而國內民族衝突的紛擾、軍人的政變、國外地緣政治的角力和大國在印太地區的競逐,再再牽動這個位處戰略十字路口的國家。這個國家為何至此?政變後將走向何方?又會牽動哪些變動?本文藉由介紹《變臉的緬甸》這本好書,娓娓敘說近代緬甸的內外變遷,並反思台灣與緬甸民主化後的不同。
Thumbnail
「我的經典書目是:達文西密碼」 這本書是我依讀再讀,孜孜不倦且構思泉湧的書。從主人翁的爺爺意外志追查全過程與尋找聖杯「密碼」的結果,在在視覺每該採的內容。 雖然一開頭有點驚悚,但後來尋找密碼的旋轉統是趣味的,情緒轉動是非常高潮迭起。這就是人生,是生命的過程。其中是寶貴的領悟學習的過程。 我為眼盲
Thumbnail
一直都用課本學日文,感覺也該試著直接讀讀看原文作品了…但又好怕讀不懂…「松浦弥太郎」的書推薦給這樣的你。
Thumbnail
他只是所有人中的一個,為了所有人 回來──從那裡──身上多了死亡。 音樂家楊柯正往這裡走來。 我們聽到了他的腳步聲和歌聲。 因為譯者的筆記:辛波絲卡這手詩的名稱顯克維奇的小說《音樂家楊柯》故事描述一個有音樂天分的農村小孩,因為溜進貴族家碰了小提琴,所以被判鞭刑,然後活活被打死。 因為這段典故和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