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結構一層疊一層,坊間盛傳成份的分子量高於500Da,都無法被皮膚有效吸收利用,那膠原蛋白、生長因子不就跟塗了個寂寞一樣嗎?
這個時候,TDDS促滲小隊叫你 請留步 全村的希望在他那呢!
1. CPPs 細胞穿透肽,最初從1988年在病毒中發現,具有特殊穿透細胞的能力。經過研究不斷改良及誕生新組合,可在不傷害細胞的情況下作出高效輸送,有研究指出CPPs可輕鬆到達真皮層,使我們更容易吸收蛋白質、多肽等藥物或中藥提取物。雖然成本不算高昂,但目前CPPs數量繁多,還沒有統一命名和質量控制等完善體系。目前比較多用於醫學治療及研究用途。
2. 化學促滲劑,常見相關成份有果酸、氮酮、酒精、表面活性劑等,通過與角質層脂質作用,改變結構排列,從而增強滲透性。成本低廉,刺激性一般會稍稍高一點。
3. 脂質體,是一種由細胞膜相似的雙層磷脂類分子構成的晶球,因此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與人體細胞膜融合。常見成份(外殼)是Lecithin 卵磷脂,包裹着需輸送成份。在醫學及保養業界都非常常見。
Notes:
CPPs可與脂質體、囊泡等載體結合,形成更高效的經皮吸收系統!期待CPPs經過整理後能普及起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