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北者日記 no.8496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脫北者日記
想不起來做台北人是如何的自在了。
去過上海,在那十里洋場的繁華,交錯在老城區的電影實影棚即視感,與外灘偶像劇場景的虛幻中,只有組團逛外灘的大媽旅行團像極了台北,只是口音是聽不懂的吳儂軟語罷了。
去過珠海,那兒只與澳門一關之遙,過關比香港與深圳還要迅速,蓮花路不再像是昆山般供外藉富高嬉鬧的聲色犬馬,珠海倒像是宜蘭般人口密度稀少,但也有適當的生活機能,不過這兒廣東話總讓人出戲,啊,還是想念台北。
去過巴黎,人人都說這是魔都,在香榭大道行走,坐在台階傻看艾菲爾鐵塔,拿著住宿酒店送的小瓶紅酒灌著,咬著酒店旁商店賣的甘貝熊軟糖,這一切都很不現實,只有滿地的菸蒂讓我找回小時候的台北印象,是的,現在的巴黎街道如同台北三十年前一樣遍地菸蒂,摩托車也是四處停,不過他們的摩托車多是三輪的,就是前輪是兩同軸輪的超級大綿羊,問當地騎士,竟說這是台灣製造的!又讓我想起台北。
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何方呢?
幼時家庭不斷的搬家,這多歸功於老是換工作失業的父親,很難在同一城市住上五年,直我大學畢業開始打工,台北一不小心就住了二十多年,雖是租屋,也許住在兩坪大的分租雅房,也許住在頂樓加蓋,也許借住在西門町即將要改建的六十年老樓,每次大號完總是得通一下馬桶,要不下次肯定會涌出來整得全屋臭氣四溢,但是,生活與工作大多是在外頭,租屋處似是只是睡覺與洗澡的場所,與網咖沒什麼不同。
但是始終自認為是台北人。出差在外縣市,就算是說得輪轉的閩南話,但鄉親們總是可以明顯得發覺我就是台北人,在中國各城市,即使我用的是大陸用語,沒說什麼特別的台灣腔,但總是被認為是台北人,要嘛是日本或韓國學中文的。如今搬離台北到了人人都說讚的台灣東部,我卻感到很孤寂。
少了該吃那家店的選擇障症,這兒的公共交通系統等於零,沒有摩托車,沒有車,就得用走的。這兒最近的便當店也有2公里遠,而且他們的肉超柴的,蔬菜也是帶著種難言說臭味。也沒有一條街有七八家利店的舒服,最近的便利店是3公里遠。空中中總帶著濃厚的臭味,那是農藥與肥料的味道,天空中每十分鐘都有F16凌空的噪音,這兒的車開得像是把兩線道當典車道野蠻,這就是大內宣說的觀光城市嗎?
沒離開過台北,很難想像自己如此依賴台北的生活方式,但時也運也命也,不知何時能重回台北。台灣這麼小,但何以生活形態相距如此巨大?
avatar-img
4會員
2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多年前,帶孩子去台北玩時寫的,還是可以看看。) 住在台北的幾百萬居民,天天在台北生活,對台北或許已經習以為常,沒什麼感覺。可是對我來說,長期住在中部,一兩、年才上台北一次,上台北可是件大事,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移民台灣的香港人,應否選擇台北作為落腳點?選擇台北與不選擇台北的人各有說法。選擇台北的認為香港人習慣大都會式生活,一切以方便為主,衣食住行樣樣不缺,工作種類還要夠多,台北自然是不二之選。不選台北的人,認為已經受夠香港的擠逼,如果仍選台北,那何不留在香港? 台北的方便不輸香港,然而論擠逼也不如香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篇文章回顧了2001年至2013年間,作者在臺北的租屋生活,描述了搬家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從充滿回憶的板橋老公寓,到擁擠的景美小雅房,最後與女房東共處的溫馨日子,這段北漂經歷塑造了作者的成長與回憶。在這些故事中,作者不僅分享了生活環境的變遷。這段時光成為保存在心中的回憶,也是一種珍貴的生活體驗。
Thumbnail
上午陪著娘來鬆筋,我喜歡東園街的氛圍,沒有進步的街容,長相符合期待中的平實,平庸無華才愈接近我慣用的平常。 這條老舊的街有95%的店家都不年輕,店內的商品與人的流動,以及不修邊幅的言語,就像是民國70幾年的況味。我一直不喜歡待在巿中心及人多的熱區,這會帶來心頭莫名的淒涼。 一直想去墾
Thumbnail
迪化街一段頭尾相距約一公里,這條商街上保留不少老式建築,可以看出有些曾歷經風霜的建築體已經過人為改造美化,但從建築物的外觀仍可欣賞到百年前傳承至今的華麗與洋氣
Thumbnail
來韓國這麼久,還是會有想台灣的時候。 大抵是夜深人靜,而我獨自失眠時,那時候會好想念好想念市府站出來的信義區、又臭又亂的北車、熱鬧的中山、從忠孝敦化散步到忠孝復興的街景、在南京東路騎腳踏車的時光。
跟我一樣從別的縣市飄來的北漂仔,大概都有類似這樣莫名其妙的體驗:假期節慶時,我說我要「回家鄉」,回到家鄉,家鄉的人又問你什麼時候要「回台北」,到底我是要回哪,回到哪裡才是我的基地,哪裡才是回家?有句歌詞說「台北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怪怪的,原來身為台北活人,哪裡都是家。
Thumbnail
什麼是城市?一想到城市最先想到的是哪座城市?紐約、東京還是台北?腦海中是否浮現出交通便捷、商業活動發達、高樓大廈林立、人車多擁擠等畫面?城市為什麼美好,多數人為什麼都嚮往城市?城市是自然產生的的嗎?還是被設計的呢(都市設計)?有可能設計城市嗎?有可能設計只有市中心而沒有郊區的城市嗎?或者說城
Thumbnail
在東京求學多年,我已經深深融入這座繁華的城市。每當夜幕降臨,霓虹燈閃爍的街道上,我不禁懷念起遠方的故鄉─台灣。 偶爾會有些在台灣的朋友問我:「你在國外是不是過得很爽很棒啊?有沒有每週五晚上喝酒參加派對?每週末逛街購物?」他們眼中的國外,是一個充滿自由與刺激的樂園,然而,我的回答總是掩飾不住內心
Thumbnail
來臺北生活,人潮密集、交通壅擠、天氣潮濕,這些都是來自南部對臺北生活最大的不適應。然而,臺北也是個有趣的城市,充滿活力和各種新奇的事物。生活就像一場強姦,既然無力反抗不如好好享受。希望每個人都能用寬闊的心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多年前,帶孩子去台北玩時寫的,還是可以看看。) 住在台北的幾百萬居民,天天在台北生活,對台北或許已經習以為常,沒什麼感覺。可是對我來說,長期住在中部,一兩、年才上台北一次,上台北可是件大事,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移民台灣的香港人,應否選擇台北作為落腳點?選擇台北與不選擇台北的人各有說法。選擇台北的認為香港人習慣大都會式生活,一切以方便為主,衣食住行樣樣不缺,工作種類還要夠多,台北自然是不二之選。不選台北的人,認為已經受夠香港的擠逼,如果仍選台北,那何不留在香港? 台北的方便不輸香港,然而論擠逼也不如香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篇文章回顧了2001年至2013年間,作者在臺北的租屋生活,描述了搬家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從充滿回憶的板橋老公寓,到擁擠的景美小雅房,最後與女房東共處的溫馨日子,這段北漂經歷塑造了作者的成長與回憶。在這些故事中,作者不僅分享了生活環境的變遷。這段時光成為保存在心中的回憶,也是一種珍貴的生活體驗。
Thumbnail
上午陪著娘來鬆筋,我喜歡東園街的氛圍,沒有進步的街容,長相符合期待中的平實,平庸無華才愈接近我慣用的平常。 這條老舊的街有95%的店家都不年輕,店內的商品與人的流動,以及不修邊幅的言語,就像是民國70幾年的況味。我一直不喜歡待在巿中心及人多的熱區,這會帶來心頭莫名的淒涼。 一直想去墾
Thumbnail
迪化街一段頭尾相距約一公里,這條商街上保留不少老式建築,可以看出有些曾歷經風霜的建築體已經過人為改造美化,但從建築物的外觀仍可欣賞到百年前傳承至今的華麗與洋氣
Thumbnail
來韓國這麼久,還是會有想台灣的時候。 大抵是夜深人靜,而我獨自失眠時,那時候會好想念好想念市府站出來的信義區、又臭又亂的北車、熱鬧的中山、從忠孝敦化散步到忠孝復興的街景、在南京東路騎腳踏車的時光。
跟我一樣從別的縣市飄來的北漂仔,大概都有類似這樣莫名其妙的體驗:假期節慶時,我說我要「回家鄉」,回到家鄉,家鄉的人又問你什麼時候要「回台北」,到底我是要回哪,回到哪裡才是我的基地,哪裡才是回家?有句歌詞說「台北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怪怪的,原來身為台北活人,哪裡都是家。
Thumbnail
什麼是城市?一想到城市最先想到的是哪座城市?紐約、東京還是台北?腦海中是否浮現出交通便捷、商業活動發達、高樓大廈林立、人車多擁擠等畫面?城市為什麼美好,多數人為什麼都嚮往城市?城市是自然產生的的嗎?還是被設計的呢(都市設計)?有可能設計城市嗎?有可能設計只有市中心而沒有郊區的城市嗎?或者說城
Thumbnail
在東京求學多年,我已經深深融入這座繁華的城市。每當夜幕降臨,霓虹燈閃爍的街道上,我不禁懷念起遠方的故鄉─台灣。 偶爾會有些在台灣的朋友問我:「你在國外是不是過得很爽很棒啊?有沒有每週五晚上喝酒參加派對?每週末逛街購物?」他們眼中的國外,是一個充滿自由與刺激的樂園,然而,我的回答總是掩飾不住內心
Thumbnail
來臺北生活,人潮密集、交通壅擠、天氣潮濕,這些都是來自南部對臺北生活最大的不適應。然而,臺北也是個有趣的城市,充滿活力和各種新奇的事物。生活就像一場強姦,既然無力反抗不如好好享受。希望每個人都能用寬闊的心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