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2|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想要好好運用ChatGPT,「召喚師」該具備的四大能力★

坊間已經有太多關於「如何在各個領域使用ChatGPT」的文章、課程,我還是要再次強調一點:

你把它當成「工具」看,它就只能扮演好工具的角色。你把它當成「人」看,它才能發揮出驚人的威力。
想想Microsoft Office在1989年推出之後,「短時間」內會使用的人確實能大佔便宜,在許多工作中都能表現得比別人好。然而,當越來越多人學會使用之後,這樣的優勢很快就會喪失。
ChatGPT這樣的「聊天機器人」,因為有著強大的自然語言辨識、對話能力,所以不像使用其他軟體時,需要有一定的3C、資訊知識,只要你會使用中文、懂得溝通,就能讓它發揮一定程度的功能。換句話說,就是相較於先前的軟體,它的「使用門檻」、「進入門檻」很低。而且,隨著文意分析、語音辨識等功能的持續加強,我相信很快就會連完全沒碰過3C的老人也能使用它,而且用得還不錯。
更重要的是,類似ChatGPT這樣的AI,它並不像Office這些「軟體」需要工程師更新、升級,而是藉由大量使用者與它互動,就能持續自我學習、擴充、甚至「進化」。換句話說,你今天問它這個問題,一個月後它的答案可能就不完全相同了:你今天用某種方式問它、與它互動得到不錯的效果,一個月後可能要用另一種方式問它,才能讓它發揮相同的效果。
因此,雖然本文談到的「召喚師」四大能力,看起來都只是沒什麼大不了的「基本功」,但卻是將來AI無所不在的時代中,你想要贏過其他使用者的關鍵。
附帶一提,早已有許多程式設計專家表示:「學會寫程式」很快就會沒有任何用處了!就算現在還能發揮一些優勢,但是隨著AI的「自然語言」溝通能力加強,這樣的優勢很快就會縮小到趨近於零(對於「使用者」而言)。
就算你想成為「製造AI、訓練AI」的人,要學習、加強的也不是「寫程式碼」,而是「數學能力」。有興趣的朋友請研究一下「類神經網絡」的架構原理,因為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明這個高深的概念。

★專業★

這是廢話,又不是廢話。
你可以這麼理解:使用正確的「專有名詞」,ChatGPT才不會「唬弄」你。
不過精確來說,他並不是「有心」、「故意」唬弄,而是如同〈ChatGPT是閱人無數、善於揣摩、不學無術的教主?!〉一文中所提到的:
如果你的問題是開放式的、沒有包含任何專有名詞,則ChatGPT必須在龐大的資料庫中「大海撈針」,給出的答案當然準確度會受限。
若是你的問題中已經包含某些特定關鍵字、專有名詞,等於ChatGPT已經先篩選過一輪,以你提供的名詞為出發點進行較為精準的搜尋,因此提供的答案品質當然比較好。
在〈ChatGPT最擅長回答「申論題」,其次是「選擇題」〉一文中,我曾舉過一個有關「虛擬情人」議題的例子。如果你直接問他「ChatGPT的「虛擬情人」功能是什麼?」他很常會直接回答你「我不知道」、「ChatGPT並沒有虛擬情人功能」。但是如果你同時加上「自然進入」、「強制進入」等專有名詞,他就會乖乖和你討論。
「專業」這一點也回答了很多人的疑問與擔憂:我的工作會不會被AI取代?我的答案是,終究還是要有人「提問」、請AI解決問題,而提問這個人是否具備足夠的(該領域的)專業知識,是AI能發揮多大效能的關鍵因素。所以,請別再說「AI那麼厲害,我為什麼還要讀書、學習?」若是缺乏專業知識,AI再厲害也沒有用。

★語文★

ChatGPT擅長用「自然語言」溝通,所以使用者的「語文能力」當然很重要。只不過,這必須透過大量閱讀、書寫,累積對運用文字的熟練度與敏感度。
有沒有什麼比較速成的「偷吃步」?有的,多看看我的文章,以及我和ChatGPT的互動記錄。
這雖然是老王賣瓜,但卻也是事實。讀過我夠多文章的讀者就知道,明明在討論串開頭下的角色扮演指令完全相同,為什麼我能和ChatGPT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產生出更精彩的文字?答案就是語文能力。
對我而言,這來自兩方面的訓練:
  1. 大量閱讀各類型文字作品(小說、醫學期刊、科普、身心靈、新聞等),創作內容也橫跨各個領域,必須熟悉不同類型寫作時所需使用的用字遣詞。
  2. 20年精神科醫師生涯中,與超過一萬名個案(再加上他們的親友、同事)會談過程中,必須字字斟酌、用詞謹慎,曾經手寫下的數百萬字病歷內容當然更不用提。

★邏輯★

我在某一次測試時,請ChatGPT扮演「諮商師」的角色,在指令中要求他用一些話語引導個案多說一些。以下是第一個版本:
你要盡可能分析「個案」對話中與「情緒」相關的字眼,並且盡可能以這些字眼向個案提出反問,以釐清更多個案想表達的真實情緒。你要盡可能以以下句子引導、鼓勵個案多說一些:「要不要再多說一些?」「你可以再多說一些嗎?」「要不要試試看多說一些?」
結果,ChatGPT在每次回答,就乖乖的、一字不漏的加上「要不要再多說一些?」這句話,我當場暈倒~
思考了一下,我將指令稍做修改如下:
你要盡可能分析「個案」對話中與「情緒」相關的字眼,並且盡可能以這些字眼向個案提出反問,以釐清更多個案想表達的真實情緒。你要盡可能「輪流」以「類似」以下句子引導、鼓勵個案多說一些:「要不要再多說一些?」「你可以再多說一些嗎?」「要不要試試看多說一些?」
只多了「輪流」、「類似」四個字,結果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ChatGPT不但能輪流採用我提出的語句,甚至還能自己「重組」出意思相近、但用字遣詞完全不同的句子。如此一來,使用者的互動感受就大大不同了!
以上的修改,需要的就是「邏輯」能力。使用版本一出現問題時,你必須判斷出為什麼ChatGPT會有這樣讓人三條線的回應,並且想得到「輪流」、「類似」這兩個詞的效果。你可能會說這和「語文」能力有關,但是別忘了,這兩個詞連國小低年級的小朋友都懂、也都會用,所以在這個例子中,重點其實是解析問題、處理問題的「邏輯」。
我在〈ChatGPT最擅長「申論題」,其次是「選擇題」〉一文中已經提醒過:ChatGPT最好的運用方式,不是得到「有定論」的答案,而是能夠對「沒有定論」的問題進行討論、思辨、邏輯訓練
這不正是訓練「邏輯」能力的最佳管道?

★腦洞★

這一點其實最重要,但也是最難訓練的。
就以我的大量測試為例,從最早的「請ChatGPT扮演我的女友」,到後續一連串出人意料、甚至難以想像的扮演(請他扮演使用者、一人分飾多角、扮演東非狒狒等),很多都是沒有人做過的嘗試。
之所以能做到這些,就是因為我的「腦洞夠大」。除了來自精神科醫師生涯中聽過大量匪夷所思的「故事」以外,更因為我向來喜歡胡思亂想、天馬行空、挑戰世俗,所以接觸過大量「雜學」,因而能激盪出無數可能性。
以下例子雖然有點「限制級」,但用來舉例很適合(當然有更多「雜學」的例子,只是這個例子的爭議性較大、衝擊性較強)。
我之所以能想到請ChatGPT一人分飾兩角,或者倒過來由我扮演四個人(甚至更多人)、他扮演一個人,其實是來自SOD的「啟發」。老司機都懂,我就不多說了。有興趣了解的朋友,請參考〈可以和ChatGPT虛擬情人做「澀澀的事」嗎?〉一文。
這對倫理道德高標準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是離經叛道。不過我認為,任何議題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就像手機可能造成使用者上癮,AI可能造成詐騙更猖獗,但我們並不會因此而禁止使用手機與AI。真要說的話,我還比較想提議禁止酒精和香煙呢!因為它們不但沒有任何益處,帶來的壞處與問題卻是一籮筐!
因此,針對這最後一項、也是最重要的基本功「雜學」,我的建議就是《心靈整形DIY》一書中所提到的重要概念:開闊的視野、寬廣的心胸、自我覺察
在網路時代中,任何人只要懂得搜尋,都能找到各種(你想像不到的)資料,差別只在於大部分人因為先入為主的預設立場,因而抗拒、排斥去接觸。只要你的心胸夠寬廣,願意認識、了解不同的議題(並不是要你「接受」),特別是與自己的(各方面)價值觀有差距的,久而久之你的「腦洞」就會越來越大。
而當你發現自己對某些議題的抗拒、排斥感很強,就得回頭自我覺察,檢視原因出在哪兒。最常見的來源是家庭、教育、宗教、社會、文化所灌輸的諸多限制。
以上召喚師的四大能力,若是你已經具備其中三、四項,那麼恭喜你!你不需要急著和大家湊熱鬧,擔心自己沒有學會一些「使用技巧」。講白一點,那些都只是枝微末節的小事,只要讀懂本文,你已經贏過大部份人了。
但是如果你一項能力都沒有,強烈建議你趕緊選擇其中一兩項加強。學會坊間傳授的「使用技巧」只能讓你「暫時」和別人能力差不多,但是這個「暫時」比起當年先學會Office的人,「保存期限」會短很多。

唯有具備這四大能力,才能讓你與不斷進化的AI一起進步,也才有辦法駕馭、善用、發揮它越來越驚人的能力!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