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3|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癌症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資料,癌症分期通常會在治療前進行,但於依醫療設定及患者需要,也可能還會有「再分期」的必要性,以下為四個癌症分期醫療設定: 臨床分期:作為評估合適治療的診斷步驟,可依身體檢查、血液檢測、成像檢測、內視鏡檢驗,以及切片檢查的結果進行。 病理分期:以手術為第一個治療作前提,類似於臨床分期,根據手術前與手術中的檢測結果作出評估,以獲得更精確的資訊。 治療後分期:需要優先實行的治療,例如前導性輔助性化療(又稱術前輔助性化療)。為了幫助評估癌症對其治療的反應,癌症分期可能會於該治療結束後才進行。 復發分期:若癌症復發或再擴散,可進行癌症再分期。 雖然癌症分期有很多種,但一般都會以下列項目進行評估: 腫瘤的位置 腫瘤(癌細胞)的類型 腫瘤的大小 癌細胞有無轉移至鄰近淋巴結 癌細胞有無轉移至其他身體部位 腫瘤等級(指腫瘤的細胞異常、成長及擴散程度)(推薦閱讀:什麼是腫瘤?良性與惡性腫瘤成因及自我檢查)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指出,TNM分期系統最為廣泛使用,大多數的醫療中心和醫院病理報告都會以它做描述,但血液、腦及脊髓等的腫瘤可能會用不一樣的癌症分期系統。(了解癌症分期後,下一步就是篩檢了,請看:癌症篩檢) 癌症分期系統怎麼看? 癌症分期系統有好幾種,其中最廣泛使用的是TNM分期系統,多數醫療中心和醫院病理報告皆以其作為依據,美國癌症協會針對TNM系統的完整解釋如下: TNM 分期 原發部位腫瘤(Tumor,T) 為評估原發腫瘤的位置、大小,以及擴散至鄰近正常細胞的程度,可細分為: TX:原發腫瘤無法被評估,或無關於該腫瘤的資訊。 T0:原發腫瘤無法被偵測,或無關於該腫瘤的證據。 Tis:癌細胞長在原發部位表層,並未深入內層,此階段也叫做原位癌(in situ cancer)。 T1,T2,T3,T4:指腫瘤的大小及擴散至鄰近細胞的程度。T後面的數字愈大,表示腫瘤愈大,或腫瘤的擴散程度愈大。 淋巴結(Node,N) 為評估癌細胞有無擴散至鄰近淋巴結,以及擴散程度,其可細分為: NX:鄰近腫瘤的淋巴結癌細胞無法被評估,或無關於該淋巴結的資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