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深夜時看鬼片嗎?
鬼片也有許多我們很少思考卻又發人深省的議題和故事,藏在其中。
其實,很多經典的鬼片,不是只有嚇人橋段,也有許多發人深省的議題藏在一個個故事裡。
近期很喜歡的恐怖片作品不少,其中有些探討的是邪教,這是一個相當深奧又耐人尋味的層面。為什麼邪教也會有廣大的信徒呢?為什麼明明深知哪裡怪怪的卻還是義無反顧陷入其中?
三部恐怖片《咒》、《薩滿》、《哭聲》雖各出自不同國家,但有趣的是,同樣探究了邪教這個魔幻又時常出現於現實生活中的議題。
2022年推出的《咒》,除了上億票房的叫好叫座之外,更堪稱拍出國內恐怖片新高度之作。拍攝手法是由第一人稱模仿紀錄片形式呈現,將「祝福」設為一個伏筆,讓觀者到片尾才知悉這個「祝福」別有意涵,並且讓人留下毛骨悚然的深刻記憶。《薩滿》為泰國導演班莊與韓國導演羅泓軫於2022年共同合作的電影,也是模仿紀錄片,但不同於《咒》的第一人稱敘事,《薩滿》從紀錄片拍攝團隊的旁觀者角度出發,更形塑出如幻似真的臨場感,從中探究了薩滿宗教與邪教之間的拉扯,以及人對於宗教信仰從虔誠到絕望的轉變。《哭聲》則是韓國導演羅泓軫的經典恐怖之作,同樣探討了薩滿、邪教以及人類各種貪婪自私慾望的議題,不僅是怵目驚心的血腥畫面,更有許多對於人性邪惡面的具體呈現。
信仰之前,你真的知道自己信的是什麼嗎
因無知所產生的畏懼,讓人對邪教信仰一步步服從,漸漸地由恐懼到「見證」──若不信服,會受到詛咒,更是讓人難以脫身的背後原因。
電影《薩滿》劇情中,虔誠信仰薩滿教「巴揚女神」的家族,女主角敏被惡靈附體,敏的阿姨開始進行驅魔儀式,深信女神會協助家族脫離厄運。然而直到最終,才發現巴揚女神被斬首,也坦承自己從未真正見過一心信奉的「神」。而更為錯綜複雜的人性邪惡隨著劇情一一被揭開,包含敏曾與哥哥亂倫導致兄長自殺、敏的母親與父親長期非法經營狗肉店、敏的祖先曾因佔據地盤而殺人無數、敏的父親在生意失敗後為詐取保險金而燒掉紡織廠,讓無數員工受害……而他們信仰一輩子的宗教,其實是使人失控、走入自我毀滅的邪教,卻不自知。
反觀《咒》,也同樣有著令人不寒而慄的劇情描述。劇情以虛構的宗教「大黑佛母」為主軸,敘述女主角因觸犯禁忌而讓幼女陷入危機,在搶救女兒的過程中,發生一連串恐怖離奇的事件。雖沒有像《薩滿》探討許多人性陰暗面的議題,但相同的是,當人性面對脆弱無助的狀況時,唯一可以相信的,反而是從來沒有真正見過的「神」。「神」不是具象化的神像或雕像,而是不知到底信仰背後傳遞的精神,到底是正或邪的意念?這個信仰究竟是讓人生更為正向光明,或是走入無法抵抗的悲劇?而《咒》的故事原型,其實來自於某社會新聞中的家庭集體信奉邪教,最終導致家人們陸續起乩發狂互毆,使家族成員身亡的真實案件,更讓人對其所探究的議題感到驚嘆。
在《咒》的情節設定中,一開始當我們一起跟著女主角一起念出那串所謂「祝福」的咒語時,其實詛咒已開始分攤給所有跟著一起觀看實錄過程的第三者。也是這樣奇特的手法,使觀眾久久無法抽離劇情,的確達到了一定程度的內心恐懼。劇中所探討的邪教儀式,以及女主角從一開始的不信邪,到最終為了解救被惡靈詛咒的女兒而深陷其中、漸漸失去理性判斷,甚至在身上寫滿咒語,令人感嘆一旦信仰讓人陷入瘋狂境界,後續所付出的代價是當初所無法預料的。
《哭聲》則是更為具體陳述人變為「魔」的一連串恐怖蛻變,以及人性自私、貪婪、渴望滿足自我慾望的黑暗面。男主角的女兒被惡靈附身,家中親戚說服他去找一名巫師來驅魔,最終才發現,巫師其實與劇中的反派角色早已串通,都是撒旦的化身。而劇中的反派角色「日本人」,透過邪教撒旦的力量,藉著人的私慾佈下一個個餌,讓越來越多人受害,進而得到自己成魔、操控所有人的目的。利用人類對於慾望貪念的渴求,一點一滴接受惡魔的誘惑,最終陷入無止盡的恐怖循環裡。這也是為何劇中用魚被魚餌吸引後上鉤的意象作為暗示。
邪教為何讓人越陷越深?
宗教讓人著迷之處,常是從讓人感受到自己獲得救贖開始。尤其我們遭遇人生挫折時,在迷惘、徬徨和無助中,彷彿獲得一線生機,似乎透過這個信仰,能得到一個嶄新的生命。因而在極端的走投無路、情急或困頓下,人們會失去理性判斷,投入像是《薩滿》的巴揚女神、《咒》裡的大黑佛母、《哭聲》中的巫師驅魔等行為,甚至越走越深、為這些邪教所操控,也就成為可以理解的原因。
在《影響力:勸說的心理學》一書中曾提到,「邪教是利用潛意識規則來達到它們的目的,這些潛意識規則構成了所有人類互動的基礎,它們運用這些手法,徹底改變人們的思考與行事方式。」這也是所謂的「洗腦」。當然,洗腦要成功,也要被洗腦者願意接受這樣的指令。為何在一般人眼中認為奇怪的舉措,在身陷邪教泥淖中無法自拔的人卻毫不懷疑呢?因為誘餌一開始通常都是讓人感到美好、充滿力量且能暫時脫離痛苦的,像是吞下一顆止痛藥,能暫時阻斷疼痛感,甚至對其開始產生依賴。社會心理學家伊恩.麥克葛瑞格也曾研究,當一個人處於極度焦慮無助的狀態下,對於宗教力量所帶來的信念會更加深信不疑。這也是為何當一個宗教開始出現怪力亂神的說法,還是有許多信眾深信甚至崇拜的原因。尤其當人在心靈極度脆弱、而身旁又充滿其他幫腔說服的信眾時,更是無法察覺究竟哪裡不對勁。
《咒》、《薩滿》、《哭聲》三部影片,雖然表現手法各自不同,敘述的內容也有所差異,但背後發人深省的,都是人對於自己深深相信的信仰,究竟是正或邪,好像從未深究,總認為透過超自然的力量,就能得到期待的未來,滿足心中的渴望。
這三齣電影都會讓觀影者在觀看過程,帶來極大的內心壓力與某種程度的不適,而這樣的不適,來自於電影中各個主角面對「信仰」所帶來的絕望。這乍看之下和上文所說的宗教可讓人暫時脫離痛苦好像互相矛盾,但其實在三個故事中出現的信仰,都是為了滿足人們內心的欲求,進行所謂的利益交換,也因此產生強力的執著、掙扎與痛苦。這也讓我們反省:倘若宗教的存在只是為了滿足人的私慾,這樣的宗教,是否還符合信仰原本帶給人們內心安定力量、勸人為善的初衷?有待觀影者細細思考。
最新影評已於天下獨立評論上線:
邪教讓人著迷?從《咒》、《薩滿》、《哭聲》看見內心的執著與黑暗 | 嚴冬晴 / 特約作者 | 獨立評論 (cw.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