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人導演第一套長片而言,《白》的場面調度之質素相當平穩,但可能因為電影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最佳男主角及最佳原著劇本,我一直翹首以盼(笑),可惜尚未滿足個人對最佳劇本的期待
莫青春,本名哈山的巴基斯坦裔難民男孩,一心想與家人移民加拿大,父親卻車禍死亡;陳白日,70年代偷渡到港的計程車司機,與兒子關係疏離。哈山因涉入黑幫,不得不偷渡逃亡,意外獲白日相助,只是追捕的警察,正是白日的兒子陳康,而白日幫助哈山的理由,也非哈山所能承受之重。
1. 《白日青春》其中一個特別之處是異鄉人在異鄉說異鄉的故事有點繞口,戲外導演是來港升學工作的馬來西亞華人,戲內主角之一陳白日多年前偷渡來港,難民小孩哈山則是在港出生的難民後裔;南亞裔男孩向香港老伯問道「個個都想落嚟香港」,但老的早早死了老婆又跟兒子冷戰,嫩的沒了父親又誤入歧途,異鄉的生活實際充滿各種不如意
而像是回應這些「異鄉人」生活的苦悶,前段鋪陳的節奏較慢,直至白日在夜色中駕駛著的士,載著從未離開新界的哈山遊走九龍見識見識(實際上是逃難)時,整套電影才開始滲出一點浪漫和趣味
2. 其二,《白》描寫了許多父子之間的情與憾,包括哈山/莫青春與父親、白日與兒子阿康、白日與青春……所以我更惋惜白日因為對哈山的愧疚,以及對其身世的同病相憐,再次斷送與兒子修好的機會
結尾男孩成功逃走了,可一個無依無靠、習慣偷雞摸狗為生的小孩子獨自流落異鄉,會比留在香港好嗎──只要離開美麗新香港,就會有出路?而白日把失槍「收為己有」,他會選擇繼續保守秘密,或自首替哈山頂罪嗎?他明知自己身體毛病,卻繼續糟蹋自己,似乎也不想活得太長命,無論是哪種想像中的結局都令我唏噓
3. 片中提及詩句:「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出自清代‧袁枚《苔》),除了是片名及兩位主角名字的由來,亦部分反映香港難民的苦況:哈山一家滯留香港10年但前景不明,父親又突然意外離世,他無心向學,選擇逃學群埋一班不法之徒搵食,小小年紀偷呃騙做齊;在陰暗井底之處,老師寄語哈山憑著頑固的生命力衝破重重污泥,綻放自己的光芒、活出青春人生,但哈山在白日的幫助下才能重獲自由,老師對男孩的盼望,要到往日才(有機會)在另一個異鄉實現
4. 飾演哈山的小演員勇奪金像獎「最佳新演員」,但個人覺得僅是普通童星的演技(巴),且導演描寫哈山時敘事多於敘情,我同情導演所述的遭遇,但未能與角色共感;而秋生飾演的陳白日雖然都好秋生(笑),但市井莽父的形象貼地
5. 值得一提電影的配樂沉穩而哀愁,個人覺得很好聽,且是近年港產片難得令我有印象的配樂(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