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再平衡(1)—股6債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我們常常會聽到法人會在每年的1、4、7、10月份進行資產再平衡。什麼是資產再平衡呢?舉個例子,假設我們現在40歲,手上有10萬美元的閒置資金,只買股跟債兩種資產下,根據我們的年齡將股票配置60%,債券配置40%。

接下來,持有一段時間後,可能股票跟債券都上漲或下跌了,但是其中一類資產相對於另一類資產成長或衰退較多,此時兩項淨資產比例不再是最先的股6債4,然後就在某一時間進行資產再平衡,將漲多的部位賣出一部分,然後買進另一漲少的部位(或將跌少的部位賣出一部分,然後買進另一跌多的部位),將其平衡回股6債4的狀態,這就是法人機構依據本身的資產配置在每年會做的調整

raw-image
raw-image

為了更精確了解資產再平衡對我們的總體資產是否有相當程度的助益,在這篇文章中透過投資SPY(追蹤美國S&P500指數ETF)與IEF(追蹤美國7-10年期政府公債ETF)來進行完全不做平衡與再平衡的比較

假定投資10萬美金,只投資股債兩項資產,股票(SPY)配置60%為6萬美金,債券(IEF)配置40%為4萬美金,而且未來不再新增資金下,為配合IEF發行時間,投資始期訂於2002/7/31,計算至2023/6/6,採用Yahoo財經網提供的調整後(還原息)收盤價。

先來看看投資6萬美金的SPY加上4萬美金的IEF,在沒有再平衡下一鏡到底的報酬率狀況如何?結果顯示2002/7/31投入10萬美金一路持有至2023/6/6,其資產淨值提升至504,396美金,年化回報率8.06%

raw-image


為了方便計算,資產再平衡皆在1個交易日內完成,而且忽略所有的交易成本。

首先,我們於每年1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進行資產再平衡,2002/7/31至2023/6/6共進行了21次再平衡,最後得到的資產淨值為478,843美金,年化回報率7.80%。難道再平衡不會得到更好的回報率嗎?

raw-image

那麼,每年1月與7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進行資產再平衡,總共進行了41次再平衡,看看這樣的結果會不會比較好呢?答案是2023/6/6的資產淨值為469,105美金,年化回報率7.69%。诶,好像跟我們想的不太一樣?

raw-image

繼續操作下去,如果每年1月、4月、7月與10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進行資產再平衡,共進行了83次再平衡,最後的資產淨值為462,257美金,年化回報率7.61%。挖哩,平衡的次數越多,其長期績效與完全不動的差異越大。

raw-image
2002/7/31-2010/4/30 資產再平衡 勝 Win

2002/7/31-2010/4/30 資產再平衡 勝 Win

2010/7/30-2018/4/30 資產再平衡 勝 Win

2010/7/30-2018/4/30 資產再平衡 勝 Win

2018/7/31-2023/6/6 無資產再平衡 逆轉勝

2018/7/31-2023/6/6 無資產再平衡 逆轉勝

以上圖表有沒有發現,過去股6債4的資產再平衡(沒有考慮任何交易成本下)只要平衡頻率降低,多數時間的績效都能超越完全不動時的報酬。但是時間移動到2021年,情況完全改觀,IEF在2020/8月見高點後一路修正,而SPY在這段時間噴漲,FED在2022年暴力升息使得IEF的下跌不少於SPY,而後2022年10月SPY修正見底後上漲至今,反觀IEF並無顯著上漲,因此拉開了無資產再平衡與有資產再平衡兩者之間的差距。

看到這裡,做個簡單的結論:本篇文章所做的資產再平衡(60%SPY+40%IEF)長期來說並無法有效提升投資績效(若加上交易成本後做再平衡並無顯著優勢)。在統計的過程中發現,當市場越趨下跌時,由於股相對債跌勢較重,資產再平衡確實可以降低整體資產的波動度;反之,當市場越趨上漲時,股在此時相對債有更多的報酬空間,資產再平衡反而會降低整體資產的報酬。而,長期來說,SPY在多數時間保持上漲態勢,以至於過度頻繁的再平衡所產生的績效會弱於完全不動的投資組合,越長期差異越大。若再將交易成本計算入內,再平衡所產生的年化績效會更下滑。

資產再平衡也許會降低你(妳)投資組合的波動度,但是可能會使長期績效下滑。

為了有實事求是研究到底的精神,假若每個月底進行資產再平衡,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呢?親愛的讀者們可以猜看看,我們即將揭曉……

本篇文章尚未結束,如果你(妳)能看到這邊,謝謝您的堅持,我想會跟你(妳)過去的認知不太一樣,所以作者會持續抽絲剝繭,到底落差點出現在哪裡?還有資產再平衡真的能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度嗎?接下來的實證結果將告訴我們答案。

★本文是以股6債4(60%SPY+40%IEF且不再新增資金)情境下做統計研究,並無考慮其他種類資產配置,法人機構資金規模、法規限制與績效檢視有其資產再平衡的考量,一般自然人需考慮自身財務狀況、交易成本與資產再平衡對於實際資產有效提升的程度,個案皆有不同,請審慎評估,對自己的投資負責。

......................................................................
2023/5/21台北同樂會
......................................................................


資料提供:

Yahoo財經網-SPY歷史數據

Yahoo財經網-IEF歷史數據


如果您看完本篇文章後,對您在投資的道路上有相當的啟發的話,歡迎多多按讚留言、追蹤分享,我們一同學習成長,感謝您的支持與鼓勵🙏🙏🙏

多桑專題有《景氣循環投資》、《多桑愛閱讀》、《多桑一點通》、《市場即時解析》、《多桑財金小常識》、《廟會》,再次感謝您點閱多桑的作品唷😘😘😘

感謝您的按讚👍追蹤🤜分享🤝
【理財大象】【多桑coco共】【HENG超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多摸摳桑的沙龍
421會員
163內容數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景氣循環四大週期眼繹。 總體經濟趨勢分享。
多摸摳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04
這篇文章分析美國8月ISM製造業指數報告,指出該指數連續第五個月萎縮,但與S&P500指數之間的關係卻顯示出市場的潛在機會。文中探討了歷史數據的意義,並提醒讀者注意服務業在美國經濟中的主導地位,認為市場的趨勢仍然可期。數據顯示,儘管製造業指數放緩,整體經濟仍然穩定,S&P500指數在未來有上升空間。
Thumbnail
2024/09/04
這篇文章分析美國8月ISM製造業指數報告,指出該指數連續第五個月萎縮,但與S&P500指數之間的關係卻顯示出市場的潛在機會。文中探討了歷史數據的意義,並提醒讀者注意服務業在美國經濟中的主導地位,認為市場的趨勢仍然可期。數據顯示,儘管製造業指數放緩,整體經濟仍然穩定,S&P500指數在未來有上升空間。
Thumbnail
2024/08/04
本文針對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數新增加的11.4萬人及失業率上升至4.3%的情況進行分析,探討是否真的可以單靠短期數據來判斷經濟衰退的來臨。透過長期失業人口的變化、JOLTS非農職業空缺率的數據,及美國ISM製造業指數的下滑,文章提供了更全面的經濟觀察角度,並提醒讀者要避免被錯誤訊息所誤導。
Thumbnail
2024/08/04
本文針對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數新增加的11.4萬人及失業率上升至4.3%的情況進行分析,探討是否真的可以單靠短期數據來判斷經濟衰退的來臨。透過長期失業人口的變化、JOLTS非農職業空缺率的數據,及美國ISM製造業指數的下滑,文章提供了更全面的經濟觀察角度,並提醒讀者要避免被錯誤訊息所誤導。
Thumbnail
2024/08/03
本文探討了2023年7月美國ISM製造業PMI指數下降至46.8的情況,低於市場預期及前月數據。我們深入分析了影響生產力循環的因素,並強調不要將短期指標誤解為長期趨勢。此外,文章呼籲投資者需保持耐心,並避免受到不正確訊息的影響,期待未來指標回升以助於美國經濟復甦。
Thumbnail
2024/08/03
本文探討了2023年7月美國ISM製造業PMI指數下降至46.8的情況,低於市場預期及前月數據。我們深入分析了影響生產力循環的因素,並強調不要將短期指標誤解為長期趨勢。此外,文章呼籲投資者需保持耐心,並避免受到不正確訊息的影響,期待未來指標回升以助於美國經濟復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在投資上需要資產配置來分散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但是如果沒有進行再平衡,那麼有一天資產配置可能無法發揮原本分散風險的效益,原因是不同資產類別,會因為隨著時間會有不同的報酬率,造成經過一段時間後,資產的比例已經不是一開始配置時的狀況,隨著時間過去,比例可能會超過你可以承擔的風險,或是比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在投資上需要資產配置來分散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但是如果沒有進行再平衡,那麼有一天資產配置可能無法發揮原本分散風險的效益,原因是不同資產類別,會因為隨著時間會有不同的報酬率,造成經過一段時間後,資產的比例已經不是一開始配置時的狀況,隨著時間過去,比例可能會超過你可以承擔的風險,或是比
Thumbnail
8月是適合年度決策要不要進行股債「再平衡」的好時機,因為我大部分的股息大概在7月底就能到位了,同時年度預算也在這個時間編列完成之後,8月正好可以開始做再平衡規劃跟執行。   自2023年10月起我另外重建了一個新的投資帳戶,開始進行定期定額的被動投資,之後新的投資部位大概都會用這個帳戶進行加碼,
Thumbnail
8月是適合年度決策要不要進行股債「再平衡」的好時機,因為我大部分的股息大概在7月底就能到位了,同時年度預算也在這個時間編列完成之後,8月正好可以開始做再平衡規劃跟執行。   自2023年10月起我另外重建了一個新的投資帳戶,開始進行定期定額的被動投資,之後新的投資部位大概都會用這個帳戶進行加碼,
Thumbnail
財富自由在我看來其實不單單只是你有多少錢,而是究竟底能夠多久不工作、能夠做多少自己夢想的事。今天透過閱讀「穩穩賺ETF,10年投資配置布局」讓大家能夠對於財富自由可以有更多的準備。在本篇文章中我會著重在ETF的資產配置,會帶給大家一些我覺得不錯的資產組合,讓大能夠把資產配置的理論,與現實進行結合.
Thumbnail
財富自由在我看來其實不單單只是你有多少錢,而是究竟底能夠多久不工作、能夠做多少自己夢想的事。今天透過閱讀「穩穩賺ETF,10年投資配置布局」讓大家能夠對於財富自由可以有更多的準備。在本篇文章中我會著重在ETF的資產配置,會帶給大家一些我覺得不錯的資產組合,讓大能夠把資產配置的理論,與現實進行結合.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一輛性能優越的車輛如果沒有定期或是適時檢修保養,那麼它可能無法繼續維持卓越的性能,資產配置也是相同的道理,如果沒有進行再平衡,那麼有一天資產配置可能無法發揮原本分散風險的效益,原因是不同資產類別,會因為隨著時間會有不同的報酬率,造成經過一段時間後,資產的比例已經不是一開始配置時的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一輛性能優越的車輛如果沒有定期或是適時檢修保養,那麼它可能無法繼續維持卓越的性能,資產配置也是相同的道理,如果沒有進行再平衡,那麼有一天資產配置可能無法發揮原本分散風險的效益,原因是不同資產類別,會因為隨著時間會有不同的報酬率,造成經過一段時間後,資產的比例已經不是一開始配置時的狀
Thumbnail
為什麼要每隔半年就記錄一下資產狀態變化呢? 其實不是為了展現誰的投資能力比較好,或是想要藉此吸引人來注意自己。 指數化投資並沒有追求打敗大盤或是哪個門派,而是追蹤市場報酬。所以我上半年整體投資部位的報酬率是多少? 跟配置股票80:債券20的指數化投資人差不多,是10.32%。
Thumbnail
為什麼要每隔半年就記錄一下資產狀態變化呢? 其實不是為了展現誰的投資能力比較好,或是想要藉此吸引人來注意自己。 指數化投資並沒有追求打敗大盤或是哪個門派,而是追蹤市場報酬。所以我上半年整體投資部位的報酬率是多少? 跟配置股票80:債券20的指數化投資人差不多,是10.32%。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聽到法人會在每年的1、4、7、10月份進行資產再平衡。什麼是資產再平衡呢?舉個例子,假設我們現在40歲,手上有10萬美元的閒置資金,只買股跟債兩種資產下,根據我們的年齡將股票配置60%,債券配置40%。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聽到法人會在每年的1、4、7、10月份進行資產再平衡。什麼是資產再平衡呢?舉個例子,假設我們現在40歲,手上有10萬美元的閒置資金,只買股跟債兩種資產下,根據我們的年齡將股票配置60%,債券配置40%。
Thumbnail
我在粉絲團問了一個問題,「長時間下來,股債定期做再平衡會帶來比100%持有股票還要好的整體報酬嗎?」,有些網友提供了他們的想法,我稍微整理如下,在往下看之前,建議你也先想一下你自己認為會不會,為什麼? 以下為幾位網友的想法,我不特別列出網友的名字,僅整理出網友提出的重點: 網友提到了幾個重點:
Thumbnail
我在粉絲團問了一個問題,「長時間下來,股債定期做再平衡會帶來比100%持有股票還要好的整體報酬嗎?」,有些網友提供了他們的想法,我稍微整理如下,在往下看之前,建議你也先想一下你自己認為會不會,為什麼? 以下為幾位網友的想法,我不特別列出網友的名字,僅整理出網友提出的重點: 網友提到了幾個重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