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畢,在投資上需要資產配置來分散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但是如果沒有進行再平衡,那麼有一天資產配置可能無法發揮原本分散風險的效益,原因是不同資產類別,會因為隨著時間會有不同的報酬率,造成經過一段時間後,資產的比例已經不是一開始配置時的狀況,隨著時間過去,比例可能會超過你可以承擔的風險,或是比例讓資產配置變成較保守。
一般再平衡最常見的方式是定期再平衡,例如每季,每半年或每年一次,那麼如何實際進行再平衡呢?我以每年再平衡為例,年初假設設定的股債比例為80%和20%,資產總價值為1000萬,也就是股票800萬和債券200萬,那麼年底發現股債比例變成90%和10%,資產總價值為1100萬,也就是股票990萬,債券110萬,這時如果要讓比例回到股債比例80%和20%,那麼股票價值就是880萬,債券價值220萬,所以我們必須賣掉股票110萬,然後買入110萬的債券。
那麼多久做一次再平衡比較好呢?先鋒集團在2015年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首先他們回測了從1926年到2014的歷史數據,資產組合在不同比例的股票和債券下的報酬和波動結果,我們可以看到當資產全部是股票時有最大的年化報酬率9.7%,波動率也是最大,最高年報酬是54.4%,最低年報酬是-43.5%,等於相差了97.9%,至於資產全部是債券時年化報酬率只有5.4%,但最高年報酬和最低年報酬則相差40.7%,也因為股票和債券的漲跌幅度不同,所以在資產累積或是提領過程中,資產組合股票和債券的比例一定會發生改變,所以就需要進行再平衡來恢復原本的設定比例。
先鋒集團的研究採用50%的股票搭配50%的債券,一樣回測從1926年到2014的歷史數據,可以看到每月,每季和每年進行再平衡的結果,結果顯示不同再平衡的頻率對於年化報酬率幾乎沒有差異,而年化波動率也是相同的狀況,此外每月再平衡由於進行再平衡的次數最多,所以也有最高的交易成本,至於不進行再平衡的話,雖然有較高的年化報酬率,但年化波動率也是增加到13.2%,從上面的結果我會建議每年進行一次再平衡就可以了。
回到台灣市場的話又是如何呢?我利用Portfolio Visualizer網站來進行回測,由於網站沒有提供0050的數據,所以我採用安碩公司發行的ETF,代號EWT,追蹤的指數包含了台灣市場的大型股和中型股,成分股涵蓋了台股80%到90%市值,至於債券我選擇安碩公司發行的美國7到10年公債ETF,代號IEF,回測數據從2015年1月到2024年6月,結果可以看到50%的EWT搭配50%的IEF,結果一樣顯示不同再平衡的頻率對於年化報酬率幾乎沒有差異,而年化波動率也是相同的狀況,至於不進行再平衡的話,有較高的年化報酬率但是報酬率標準差也會跟著增加,另外我改變了EWT和IEF的比例,可以看到就算EWT的比例增加到80%或是降低到20%,再平衡的頻率對於相同EWT和IEF比例下的年化報酬率和報酬率標準差也是幾乎沒有差異。
從前面的結果我們知道長期來看,再平衡的頻率對於報酬並沒有顯著的差異,較高的再平衡頻率只會增加交易成本而傷害資產的報酬率,所以建議每年做一次再平衡就可以滿足維持資產配置風險的目的,之後的影片我會分享有最好的資產配置組合嗎?歡迎大家訂閱和分享我的頻道。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本篇內容同步發表在我的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