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如下
1. iPhone 15首批備貨9000萬 鴻海拿下七成Pro系列成大贏家
2. 鴻海股東會公布配息5.3元,創1991年上市以來最高!
3. 擔心股利被納入綜合所稅,所以除權息前先賣一波
外資今日買超23億、投信買超14.2億、自行商賣超10億,總計買超27.2億,台股加權指數上漲47.23點,上漲0.28%,收在16,761.66點,成交量2,729億,電子指數收在798.73點上漲2.01點,漲幅0.25%,金融指數收在1639.27點,上漲0.16%,融資金額1850億下跌3.16億元、融券金額32.9億元增加0.2億元,台股期外資買超996口、投信賣超286、自營商賣超685口,總計留倉7,782口
中國大陸媒體報導,即將在9月上市的iPhone 15,首批備貨仍高達9,000萬支,其中,iPhone 15 Pro系列備貨占比更高,而鴻海(2317)拿下七成iPhone 15 Pro系列訂單,而印度也會參與iPhone 15首批備貨,鴻海旗下中國大陸鄭州廠,以及印度廠將是最大贏家。
陸媒手機中國報導,iPhone 15目前已經在富士康(鴻海)完成了試產工作,即將於本月底在富士康的鄭州工廠進行正式的量產。 據悉,蘋果對於此次的iPhone 15系列似乎比較看好,首批給出了高達9,000萬支的備貨目標。 其中,iPhone 15系列的Pro機型和Pro Max機型占比更高
目前,富士康是蘋果手機最大的代工合作商之一。 有相關研究公司表示,富士康和立訊將分別負責生產70%和25%的iPhone 15標準版,立訊和昌碩分別負責60%和35%的iPhone 15Plus版。 此外,iPhone 15的Pro版本和Pro Max版本則主要(大約70%)由富士康進行生產,剩餘部分則會交由昌碩
過去一堆人說立訊要打敗鴻海成為蘋果在中國最大的合作商,高階款的iPhone 15 Pro和 Pro Max版本大部分都是由鴻海進行代工生產,鴻海不只是做下游組裝代工而已,蘋果手機零組件中就有6成是由鴻海製作與研發,立訊總資產1400多億、鴻海總資產3兆6千多億現金餘額都有1兆1千萬,EMS領域是一個重資產的產業,有多少資產才有辦法做出多少的營收,所以立訊想要打敗鴻海還非常遙遠
鴻海今日公告7月4日除息,7月28日發放現金股利,鴻海日前股東會通過配發每股新台幣5.3元現金股利,總計發出新台幣734.7億元現金,為1991年上市以來的新高水準,目前鴻海股價107元,淨值101.5元,淨值已經扣除即將發放的5.4元,如果外資群在除權息前還是這樣股價,當股息後有些股東將會繼續把股息投入繼續椱利,只有要有三成的資金複利再投入,鴻海除權息前後就有20萬張的買盤,這時就會將股價向上拉台,外資群沒有跟著買未來要買回的成本就會增加
有些投資者,擔心股利被納入綜合所稅,所以除權息前會先賣一波,當除權息結束後再買回,這概念就像你今天去上班,當公司要發薪水了,你在前一天離職並且跟人資說你不要領薪水了,因為領薪水會被政府扣綜合所得稅,在現實生活中你絕對不會這麼做,但許多人在股市中總是會智商歸零,做出反常行為,金錢就是勞力抵用券,每天上去工作就是用你的勞力和時間去獲取收入,在股市中也是一樣,只是改為付出金錢和時間去換取收入
有些投資者是擔心股利超過94萬,因為94萬元以下有8.5%免稅額,如果你想法是這樣你永遠不可能將自己的資產滾大,今天你每月薪水10萬元,一年領120萬,今年你表現好老闆要幫你加薪多1萬元,但所得稅級距就會變成20%,你會去跟老闆說不要幫我加薪嗎?還是會選擇讓政府扣稅
薪資收入加股票股利沒有超過30%或40%級距,你都可以選擇合併計稅,除非你薪資收入加股票股利有超過270萬元以上,你可以選擇分開計稅,因為每人有8萬8千元的免稅額與12萬元的標準扣除額,再扣除累計稅率,實際上根本沒有繳到30%或是40%的級距,如果你真的是大戶,一年股利可以領1億,28%股利分離課稅,有2800萬要繳給政府,只剩下7200萬,你會選擇不領這7200萬嗎?還是寧願選擇給政府2800萬要繳給政府?
馬克的觀察股票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