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說職場|仕而優則學

論說職場|仕而優則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相對於《論語》,我覺得我一輩子應該都無法讀懂《易經》。唯一記得的,也就是八個字「變化無常,隱現莫測。」孔子在《易經.系傳》曰:「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所謂的「變化」,原來都是冥冥中的一種因果。問題是,什麼是因,什麼是果呢?我的智慧有限難以參透,只能一廂情願的以為是「偶然」。

孔子在《易經》中說的上面那一段話,說明天下事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幾乎沒有偶然。平常聽人說:「這個機會很偶然」,實際上沒有偶然的事情。
《易經》告訴我們,天下的事,沒有突變的,只有我們智慧不及的時候,才會看到某件事是突變的,其實早有一個前因潛伏在那裡。 《論語別裁》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又回到昔日的世界。回到那個不看書,不彈琴,不寫文的三無狀態。我忽然明晰了當時的心情。大概是精神太緊繃了,以致於放工後都無法鬆弛下來。雖然放工時間比想像中早 (蜜月期),搭車又很是無聊。可我的眼睛和腦袋瓜彷彿分頭行事,看書根本看不進去,簡直一片空白。就刷手機啦,看一些看了等於沒看的內容。即使回到家,洗了澡,我依然什麼都不想幹。就灘在沙發看電視,看到累了就睡覺 (倒睡得相當香甜)。無法靜下來的日子,看書、彈琴、寫文,原來都是一種奢侈。

這是我最擔心的狀態,搞不好又打回原形。彷彿工作以外就什麼都沒有。所以這個系列,我是無論如何都要完成的。因為太有用了。這段時間我雖然沒心思看書,還是翻了幾頁《論語》。畢竟,這是我的「職場聖經」嘛。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一個人,如何在風高浪急的職場保持清醒。面對不可理喻的同事,如何冷靜應對。其實都是一場修鍊。所以,這句「子夏曰」對我來說非常重要。職場每天都有N個難題。如果想化險為夷,我們其實需要喘息空間。所以琴不能不彈,書也是不能不看的。

這兩句話要注意,後來一直成了中國文化的中心思想之一.....我們翻開歷史來看,覺得很可愛,過去的人所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旦成名天下知。」學問有成就,考取功名,做了官,揚名天下。可是做了官以後,始終不離開讀書,還在求學,每個人都有個書房,公餘之暇,獨居書房不斷進步,這是古人的可愛處,就是「仕而優則學」,儘管地位高了,還要不斷求學。
古人不但是讀書,而且把工作經驗和學問融化在一起,所以寫真有價值的著作,準備流傳。《論語別裁》

這大概是我當年學爵士樂的原因。職場上的我是很冷漠的,簡直是麻木。可我本來就是情感豐富的人。但情感豐富在職場是很危險的。為了保護自己,我習慣隱藏,鈍化情感的接收和發放。我從來不會在同事面前 (尤其是男同事) 表現脆弱的一面。也不是好勝的,只是處女座習慣裝得比誰都要強。深恐不堪一擊的玻璃心受到傷害。所以總是把自己搞得很累很累。所以,音樂是我唯一釋放情感的天空。這是我的小書房。

自己內心沒有一點中心修養,除了工作以外就沒有人生,很可憐,所以學一種藝術也可以,自己要有自己精神方面的天地,這是很重要的。《論語別裁》

我很開心。現在除了音樂,我可以透過文字抒發情感。雖然寫出來總是字不達意。不管了,到底是寫了出來。也是一種另類的記錄 (笑)。履新的這段日子,總的來說我是愉快的。除了第一天有點不安,很快我就適應了新環境的節奏。總算是克服了一開始的擔心。未來的挑戰是大的,就盡力而為啦。可我對自己只有一個要求。不要重蹈覆轍,不要回到那個自我迷失的結界。看書又好,彈琴都好。這是我的精神修養的天地。「仕而優則學」,大概是我對於 work-life balance 的終極理想。

avatar-img
快樂村長的沙龍
100會員
4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快樂村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為一個簡單的人,我習慣把複雜事情全盤簡單化。撇除魯定公問的是「政治領導術」,孔子答的是「領導的道德」。這兩句說話,幾乎適用於職場的所有位置。 總覺得。不管是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最重要的是,真誠。沒錯,
不知為什麼,每次看到南懷瑾解釋《春秋》以下一段我都會覺得好感動。 中國的文化是自天文來的。我們知道一年四季的氣候是不平均的,冬天太冷,夏天太熱。講晝夜,白晝在冬天太短,在夏天太長, 都不平均。只有春天二月間和秋天八月間,「春分」「秋分」兩個節氣,就是在經緯度上,太陽剛剛走到赤道中間的時刻,白晝黑夜一
中學時看《論語》,多少有點羊群心理。人讀我讀,當然有看等於白看。除了好多的子曰,也就什麼都看不懂了。坊間對《論語》有許多不同註解。但我還是比較喜歡南懷瑾《論語別裁》的說法。因為比較人性化,沒有神聖不可侵犯的距離感。也就沒有那麼抗拒了。雖然還是懵懵懂懂,總算是解開了小時候的迷思。所以,即使我偏愛道家思
作為一個簡單的人,我習慣把複雜事情全盤簡單化。撇除魯定公問的是「政治領導術」,孔子答的是「領導的道德」。這兩句說話,幾乎適用於職場的所有位置。 總覺得。不管是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最重要的是,真誠。沒錯,
不知為什麼,每次看到南懷瑾解釋《春秋》以下一段我都會覺得好感動。 中國的文化是自天文來的。我們知道一年四季的氣候是不平均的,冬天太冷,夏天太熱。講晝夜,白晝在冬天太短,在夏天太長, 都不平均。只有春天二月間和秋天八月間,「春分」「秋分」兩個節氣,就是在經緯度上,太陽剛剛走到赤道中間的時刻,白晝黑夜一
中學時看《論語》,多少有點羊群心理。人讀我讀,當然有看等於白看。除了好多的子曰,也就什麼都看不懂了。坊間對《論語》有許多不同註解。但我還是比較喜歡南懷瑾《論語別裁》的說法。因為比較人性化,沒有神聖不可侵犯的距離感。也就沒有那麼抗拒了。雖然還是懵懵懂懂,總算是解開了小時候的迷思。所以,即使我偏愛道家思